京剧新闻
 
 
 
 
 
 
 
 
 
 
于魁智李胜素领衔一行80人台北演出
国粹京剧   2025-08-16 10:14:2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文字大小:[][][]

大陆京剧名家台北举行公演——

“让更多岛内青年感受戏曲之美”

图为表演结束后,演员们上台谢幕。

        《四郎探母》《凤还巢》《白蛇传》《红鬃烈马》……8月12日,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领衔的大陆戏曲名家一行80人一连6天在台北举行公演,带来戏迷们耳熟能详的连台好戏。

        经典的剧情,优美的唱腔,流畅的动作,鲜艳的服饰,让岛内观众过足戏瘾,直呼精彩。剧场里,大家的情绪随剧情的跌宕起伏而变化,倾心享受一场场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饕餮盛宴。


展现精湛演艺

        8月13日晚,受台风外围影响,台北市区阵风不断。但戏迷们依旧兴致勃勃,开场前半小时左右便陆续抵达剧场。19时,随着舞台大幕拉开,乐器伴奏声响,全场观众齐声鼓掌,表达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对演员们的敬意。

        这是本次公演的第二场戏,为梅派经典剧目《凤还巢》。戏中,李胜素饰演二小姐程雪娥,她以回眸含情的眼神、轻盈柔美的身段、明快跌宕的唱腔将主人公的心境和性格生动表现,高超的艺术水平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剧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8月12日演出的是首场戏《四郎探母》,门票在开演前十天左右就已售罄,演出期间剧场座无虚席。与《凤还巢》作为轻喜剧不同,《四郎探母》体现家国情怀,故事细节多,情节起伏大,观众的情绪一直随剧情的变化而波动,情到深处会不禁落泪。直到这台戏落幕,很多观众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现场掌声不断,演员们上台谢幕共达6次之多。散场后,不少戏迷还在剧场的演职人员出口等待表演者们,一起互动交流、合影留念。

        精湛演艺的背后少不了细致安排和辛苦付出。记者从剧团了解到,为了能给台湾观众呈现最精彩的演出,所有演职人员克服天气炎热的困难,每天进行三次排练,一直练到大家赴台的前一天,努力实现表演的“丝丝入扣”。


实现代际传承

        王钲淇是中国戏曲学院大三的学生。年纪不大,但已有多年的舞台表演经历。“这次能和名家教授们一起到台湾演出感到很荣幸。和老一辈艺术家们同台演出,能更好学习京剧表演的艺术形式和手法。”王钲淇表示,自己不是主角,但出场时台湾观众也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这让他在台上表演时更有底气和自信,也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温情。

        “‘传帮带’是京剧艺术的优良传统。1993年,我随京剧大师袁世海、杜近芳等第一次来台湾演出时,也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与老一辈艺术家同台献艺的经历,让我在艺术领域获益良多。”于魁智表示,自己如今已经64岁,要把老艺术家传下来的东西再传给年轻人,给年轻人更多舞台实践的机会,因此本次演出中多出戏码中特别安排“双演”或“三演”模式,即新老演员前后分饰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角色,让优秀年轻演员有更多发挥空间。

        在观众席上,记者看到既有耄耋老人,也有95后的年轻群体,甚至还有和家长一同前来的小朋友。“我自己是一个京剧迷,平时学唱的时候我女儿在身边也会咿咿呀呀学唱几句,所以今天带她来现场,一起感受戏曲的魅力。”台湾观众张小姐在受访时表示,京剧是国粹艺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传承,发扬光大。


共促文化交流

        家住新北市的吴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时酷爱观看京剧表演。“我爸爸是山东人,从小我就跟着他一起欣赏京剧表演。成年后,每次有大陆剧团到台湾演出,我都会第一时间买票。”吴先生告诉记者,两岸同根同源,都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希望未来两岸能开展更多活动深化互动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来自台湾的95后陈小姐是一名资深戏迷。为了完整欣赏这次公演,她买了套票,打算把所有场次都看个遍。“我在大学时期就爱好京剧和昆曲,毕业后也会参加剧团组织的戏迷交流、体验活动。”陈小姐表示,期待将来可以到北京和苏州观看更多的京剧和昆曲表演,甚至可以上妆、登台,沉浸式体验戏曲之美。

        “数十年来,两岸在戏曲方面的交流十分密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的专家会轮番来台湾任教,每次都会倾囊相授。台湾学生也持续不断地到中国戏曲学院就读,到大陆演出实践,有些后来回到台湾加入京剧团,为台湾的京剧发展带来新鲜血液。此外,每次我们剧团来演出,都会找机会来大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于魁智说,希望通过演出、交流等形式,把国粹京剧艺术传递给更多台湾民众,让更多岛内青年感受戏曲之美。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于魁智李胜素领衔一行80人台北演
8月16日河北京剧艺术研究院新编
淄博京剧《红嫂》拉开纪念抗战胜利
青春演绎《韩玉娘》 一台好戏传薪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与上海"
北京京剧院《野火春风斗古城》五天
刘露工作室折子戏展演“行走的非遗
辽阳京剧演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贵州京剧院新编《天眼》上演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刘桂娟微博嘲讽雷锋受指责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推荐文章
 
国家京剧院新春演进汾阳吕梁
福建京剧院迎新演出武平和永定
和龙市迎新春京剧联欢会
刘铮与石家京剧团合作《凤还巢》演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生产厂家福州技校创场号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