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夏日国粹传承梦想——2025武汉公益戏曲(京剧)夏令营圆满收官!
2025武汉市公益
戏曲(京剧)夏令营
圆满收官!
七月,是充满活力与激情,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夏日里,2025武汉市公益戏曲(京剧)夏令营活动如约而至。活动以贯彻“传承京剧文化,感受戏曲魅力”的宗旨,为营员们奉上了一场精彩多元的京剧盛宴。
韵启梨园梦,共赴京剧夏令营之约
7月19日上午,随着一场别开生面京剧知识讲座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净行演员林伟龙借助生动的视频和图片,详细讲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通过直观的视觉呈现和深入浅出的解读,学生们轻松掌握了不同行当的特征:“生”为俊俏男性角色,“旦”指所有女性角色,“净”是勾画大花脸的男性角色,“丑”则多扮演滑稽调笑的人物。精心设计的问答互动和生动幽默的语言,让传统艺术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讲座现场笑声连连,瞬间让彼此的心灵得以紧密相连。
身韵流转间的京腔雅梦:身段唱腔体验课
随着氛围渐入佳境,体验活动璀璨登场。我们将营员分为、男女生组,分别在专业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习了戏曲的身段课和把子课。从戏曲基本功的扎实训练到身段表演的优雅展现,孩子们在汗水与坚持中,逐渐领悟了戏曲艺术的魅力。在造型定格与身段流转中,致敬传统美。
女生组
在身段教学环节,通过分解动作、示范唱腔,女生组在褚红岚老师、刘思秀老师和刘芯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掌握了京剧“云手”“顺风旗”等动作的核心要领,并学习了《红娘》和《卖水》选段唱腔,将“唱、念、做、打”融入身段训练使得小营员们对荀派表演风格的洒脱、自然,唱腔的清新、流畅等特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坚定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京剧小旋风身训趣:身训把子体验课
男生组
男生组则是以实物展示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展开京剧文化的初步体验。蔡冰老师、林伟龙老师和江卓豪老师在把子课上通过注重基础技巧与艺术美感的结合,从握枪姿势到手腕发力,对小营员们进行示范并逐一指导同学们练习,让同学们在旋转的枪花中感受力与柔。
为了更加生动形象,我们现场选取了一名小营员,进行京剧换妆的亲身体验。勒头带、贴片子、戴网纱、包水纱、戴泡子、簪鬓花、穿彩鞋、着华服、戴凤冠、一步一步,沉浸式体验老祖宗留下的东方美学。
聆听京剧弦音,邂逅传统艺术的诗意之美
下午是我们小营员们最最期待的观摩演出环节,《痴梦》《岳母刺字》《钟馗嫁妹》这三出经典剧目依次登场,为小营员们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让人充分领略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演出伊始,《痴梦》率先亮相。李紫琦饰演的崔氏将角色的心理变化演绎得十分细腻。从嫌弃丈夫时的骄横,到得知丈夫发达后的懊悔,再到梦中欣喜若狂的神态,都被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她从梦中惊醒,面对破壁残灯的凄凉现实时,那种巨大的落差感通过演员的表演传递给了每一位观众,让人不禁为崔氏的命运叹息。
紧接着在课本上学过的课文《岳母刺字》把小营员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家国情怀的情境之中。邱璇饰演的岳母唱腔醇厚,将一位深明大义、爱国心切的母亲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她在刺字时的那种坚定与不舍,通过眼神和动作表现得恰到好处。而刘耀庭则将岳飞的坚毅和对母亲的敬重展现得十分到位。当岳母刺字时,岳飞咬紧牙关、强忍疼痛的神情,以及他对母亲教诲的默默聆听,都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这段戏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京剧的艺术魅力,更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
最后上演的武戏《钟馗嫁妹》这出戏的剧情充满了奇幻色彩,舞台上,钟馗的造型独特,身形高大魁梧,与众小鬼的翻腾雀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宛如一幅活动的民间年画。演员们的表演充满了张力,将钟馗的正义和对妹妹的关爱,以及妹妹的羞涩和不舍都表现得十分生动。尤其是钟馗率众鬼卒送妹途中的那一段群舞,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划一,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铿锵有力,余韵悠长。这个夏天,孩子们用汗水浇灌热爱,以行动传承文化。希望通过这样的深度体验,让孩子们不仅学到技艺,更能领悟京剧艺术中蕴含的“创新精神”与“家国情怀”,做有根有魂的文化传承者。
接下来,武汉京剧院将继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戏曲传承的队伍中来,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