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听过5位老旦选手的演唱后,不禁为她们出色的嗓音条件叫好——人人都有一条高亮甜脆的好嗓子!
端好母亲架子
老旦决赛第一场里,最会做戏的是年长的吴雪靖和最小的何婷。《行路训子》中,康氏责备不孝的长子张宣,既提到了已故的丈夫,也讲了做人的道理。吴雪靖的处理是进行区别化表演——先模仿丈夫临终留言的腔调,再回归母亲的身份和口气。从数落儿子的唱段里能听出妈妈的委屈和不解,而且她的眼神能够贴切地配合声腔。小吴出场后的二黄导板唱得比较尖锐,与人物窘迫到无以为生的境况不符。康氏抱伞行走的是崎岖山路,小吴此时的身段和做表比较程式化,很难引发观众的认同感。同样选了此剧的侯宇,念白好听,演唱比较准确,但是表演较为平淡。
师从京剧名家王梦云的何婷,决赛演了《罢宴》。她演的刘妈妈虽然是仆人,却是赢得宰相寇准尊敬的母亲一辈儿人物。她训丞相,靠的是理和忆苦思甜的情感资本。何婷对人物定位准确,载歌载舞的表演中层层递进。小何声音悦耳、音色统一,略欠的是对多派(李多奎)“蜂蜜滋味秋凉韵”的唱腔特色体会不够深,演唱起来高亢有余委婉不足,比如二黄导板“想当年”一段。
初具流派韵味
湖北的陈晓霞较好地完成了《洪母骂畴》中洪母一角,演出了洪老夫人身上的官气和知书达理的大家风范。出场的几个身段和二黄导板都有多派的味道,嗓音条件也很符合多派的要求。近20分钟的演出几乎始终在演唱,初期略涩,后半程唱开了,她的声音更加爽朗响堂。不过,因为气力还不充足,导致高低音过渡不够自然,对反二黄的唱腔没有完全掌握。
张召君在《八珍汤》里的表演颇有几分赵葆秀老师的神韵,身段也柔和。她嗓音纯净,一段二黄导板“问苍天我欠下何人业怨”行腔流畅,听着入味儿。如何用眼神、手势来配合唱腔是她亟须解决的问题。比赛中,孙淑琳一角在泥泞的路上的表演很成问题。
所有选手都处在青春年少的阶段,表现老年人发音特点的“擞音”对她们而言是很大的挑战,怎样把曲谱都无法标记的擞音合理地运用到唱腔中去,还有待以后的舞台实践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