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征惯战大将军
踩着两三寸的厚底靴,偏要脚下生风;顶盔贯甲、扎着大靠,还得快而不乱地抡兵刃对打,长靠武生的戏真不好演!
武生第一场里,一水儿的白衣飘飘的粉面大将军。其中最具大将范儿的当属王玺龙,一出场便像能在曹营杀个七进七出的常山赵云赵子龙,气韵稳重端庄。他的扮相不是最美的,但眼神却最为灵动、最能配合一身都是胆的赵云。这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只欠更动听的唱和念。
全场得分最高的唐恺身段扮相看着就非常俊美,扎靠翻身动作干脆利落,腿功尤为出众。当然最打动人的是,他饰演的马超看到妻儿被擒被杀后的那几次昏厥。最重要的是当时他脸上的表情符合人物痛失亲人后的情绪,将此戏的悲剧气氛传达出来。他和王玺龙在对打时偏缓,因而显得两军对峙的敌对性弱。
来自北京的魏学雷3个单腿翻身和蹚马动作做得准确漂亮。不过他身材偏矮,与人们思维定式里的杨再兴大将有些距离,好在表演中气势凝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足。李艾春的高宠起霸做得很好,几次抬腿都快到脑门儿了,然而人物的气度拿捏不准,不够舒展,缺点霸气蛮劲儿。二号选手司鸣在武生里算嗓音好的,可他的表现带着观众一起跳出了剧情。
水浒好汉都很帅
两位短打武生都选择了水浒人物,福建的李哲稍占上风。他的柔韧性特别好,身上带戏,动作干脆流畅。腰中带刀还缠着大带,几个翻身儿亮相后,居然刀未碰、带未绕,功夫着实好。其实能选《蜈蚣岭》参赛,本身已经证明李哲身手不凡。一曲新水令,不但让李哲唱出了味道,还增添了武松身上鲜明的梁山好汉气质。国家京剧院的王好强奉献的《三打祝家庄》探路一折,充分体现了国京的实力,连配演的钟离老人身上都那么有戏。王好强的石秀在与老人套近乎时,表现得很有策略而且机警,算是亮点。如果他面部表情再多些就更好了。
苛刻行当显身手
第二场头一个露面的孙逊,腰有点软,结果他的陆文龙就有些奶声奶气。来自大连的杨程,扮相非常英俊,也演出了黄天霸的虚伪一面,但是没有端好官府爪牙的架子。毕竟戏中黄天霸背后有官军撑腰。很多决赛选手将调门定得过高,反而削弱了唱腔中的韵味。其实,仔细观看李少春先生的《野猪林》会发现,他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突出人物悲惨的遭遇和悲剧性的命运上,因而他的林冲感人至深,百看不厌。
红脸姜维有威仪
勾红三块瓦脸谱的“姜维”是第二场里最成功的。孙亮工架大气,靴子功出色,下盘稳,一走一停、一动一静,举手投足间都告诉观众——我姜维是统帅蜀国45万大军的都督,允文允武,有谋有断。他的起霸与《挑滑车》里的大将高宠就不一样,突出的是持重大方不坠威仪。他的遗憾在于表现与敌交战的对打上,速度较慢。要知道此战以性命相搏的决定性战役,应该打出速度和力度来。
是武不是舞
上海京剧院的陈麟身材壮硕,能表现出打虎英雄武松的范儿,工架美,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了就相信他是条好汉。天津京剧院的王俊鹏于载歌载舞中打了一场运动战,前两段略差,后两段唱得有模有样。不过,他们二位都存在刚有余而柔略欠的问题。
三位25岁以下的选手孙逊、杨程、宋柏珑,在表演中最大的毛病是把武打搞得更接近于舞蹈。孙逊展现陆文龙能耐挺大也很骄傲的那一节,动作与音乐配合较好,可惜一对亮银枪耍得有些飘,舞蹈成分多了。杨程的黄天霸与配角对垒时不够严丝合缝,单刀没贴上对手的脖子,缺了交锋的感觉。娃娃脸的宋柏珑有双漂亮的眼睛,在他身上几乎感受不到林冲饱经风霜的味道。从出场后大段的单人表演,看得出来他有较好的腰腿功,只是失于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