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日本的钱江女士回杭探亲了,下午来茶座看望大家,并演唱了《龙凤呈祥》的西皮慢板。钱江女士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表扬我每周六的茶座记事写得好,看我在视频里的台上主持风格好,她说每一周都在手机上看我们的信息。还有,茶座里徐老先生他们这些老观众也说我主持好,愿意听我的调侃,云云。
实际上我自己很明白,这个好其实是朋友们对我多年在茶座里主持的一种习惯性和认同了,他们认可我这样很随意,很放松的主持,徐老先生说钟强主持得也很好,总觉得我比他接地气,他偏严肃一些,哈,老先生们还是比较接纳我。
其实在京剧茶座的主持也有一些特定性,琴师们要伴奏的每一个段子事先基本都不知道的,等我临时报到谁,唱什么段子才有数,这个时候他们要校音定调门,或者换胡琴,抑或要和其他乐手短暂的沟通一下,这个时候就是一个空隙的时间,也就是冷场一两分钟的时候,再比如一个大段伴奏完,让琴师稍微缓一缓,歇口气,都是要来弥补这个空挡的。所以我常常说几句调节的话,即兴的开个玩笑,只要眼睛的余光看到王老师已经定好调门,换好胡琴,马上就让演唱者开唱。
不过呢,用最简单的方法来主持整场演唱,我觉得也是很枯燥的,比如,下面请张三先生演唱《洪羊洞》,请李四女士准备,这样的话,不要动脑筋,不要串联词,估计两三次下来茶座的朋友们要厌烦了。
唱老旦的钱玉珍大姐说,她每周都要在朋友圈转发我写的茶座演唱记事,她的很多票友朋友们习惯了每周都看,偶尔一周忘了转发,她的朋友们就会问她怎么漏发了。听到这些话,也是很欣慰的,说明自己的劳动被朋友们认可,我这大队会计式的流水账记得还算敬业的。(今天听了几位朋友的表扬话,也捎带着写下来了,嘿嘿。)
茶座21年来,每周六的记事已经很容易写了,从在电脑里剪辑照片到文档上写稿子,再发到博客上,如果顺利的话,一个小时轻松搞定,我打字的速度也快,没有指法,没有规范,而且是盲打的,管它呢,只要快点完成任务就好,要是遇到新浪出故障那是头大的事了,所有的东西全部加工好,就是发不出去,上两个星期就是遇到了故障,耽误了一个多小时才发出。
河南焦作京剧团退休的王胜利先生今天来到茶座,不仅给老生伴奏了唱段,也协助王辉老师伴奏了二胡,王胜利先生在散场时和我们说,走过很多的京剧票房,看到你们京剧茶座很正规,水平也高,真的很好。
依稀记得钱江女士上次来杭州大概是两年以前了,今天她突然来茶座,说是回来看望老母亲,回到杭州就要来茶座唱上一段,过几天就回日本了,10月份还要来一次杭州,她说要算好日子,必须要有个周六在杭州,那样就能来茶座唱戏了。钱江说在日本东京也有京剧票房,而且这个华人的京剧票房已经成立了七十多年了,他们的琴师也是国内各个京剧团的专业琴师,定居日本后就在票房给他们伴奏。他们每个月聚在一起唱两次,为的就是那份中华情愫。钱江女士的嗓子很好,清丽嘹亮,临走时还热情邀请王辉老师有空去日本票房玩玩呢。
今天下午来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王跃先生的外孙李兴瑞,和刚刚考入上海戏校的娄佳睿。李兴瑞喜欢唱花脸,在外公的启蒙下慢慢入门,再加上我们浙江的京剧名家王小军老师去学校辅导更是渐入佳境,越唱越好。娄佳睿小姑娘人长得漂亮,身材挺拔高挑,一开口嗓子非常好,能够预测今后肯定是在舞台上的大青衣,王小军老师教学有方,硕果累累那!
今天有点反常现象,以前都是老生多,青衣偏少,今天反过来了,青衣比老生多得多。来自河北沧州的邢文芳,来自温州的高荣赤,和乐队也都配合默契。唱小生的刘恒山先生一段《玉门关》非常细腻好听,完全是姜派的风格,他跟着小生名家杨小青老师也学得很扎实的。
演唱节目单:
华天祜《坐宫》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倪贵明《野猪林》大雪飘
严美玲《状元媒》自那日
邢文芳《春秋配》捡柴 (河北)
吴钟玲《挂帅》捧印
詹苏琴《白蛇传》断桥
陈仕敏《钓金龟》老天爷睁开了三分眼
许云倩《卖马》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
李兴瑞《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娄佳睿《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陈平《借东风》天堑上风云会
钱江《龙凤呈祥》昔日梁鸿配孟光 (日本)
潘谷萍《打龙袍》龙车凤辇进皇城
高荣赤《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 (温州)
刘培芳《太真外传》听宫娥在殿上一声启请
刘恒山《玉门关》听树梢风悠悠人烟寂静 (江苏)
钱玉珍《李逵探母》大不该儿打伤人
姚唯一 邢瑞金《野猪林》游春
顾双龙 钟强 张晓莺《大登殿》十三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