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文化艺术盛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19日迎来了京剧版的《王子复仇记》。这出由上海京剧院根据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改编的京剧让莎翁故乡的观众真真切切感受了一回东方古老艺术的魅力。
纯正的京剧唱腔和扮相,完全的中国乐器伴奏,演绎的却是一段西方的经典故事。在丹麦、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上演并获得当地观众极大的认可后,上海京剧团终于带着这出创排于2005年的新编京剧来到了原作者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国度。
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对京剧《王子复仇记》此次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充满期待。
孙重亮说:“取得成功以后我们总有一个梦想,什么时候能够到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来演出,能够参加爱丁堡这样的戏剧节,世界顶级的戏剧节。对我们来讲,这是圆了一个梦。我们排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能够经过英国的观众的检验,这很重要。希望这个戏能够做到很多海外观众给我们的评价——很莎士比亚,也很东方。最终检验我觉得还是应该英国——莎士比亚的故乡的观众能给我们肯定,一定会使我们增加信心,能够不断用我们独有的舞台语汇去演绎世界人民熟悉的故事。”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英国这个有着戏剧传统的国度里,观众以挑剔闻名。京剧版的《哈姆雷特》能否征服挑剔的英国人呢?主演傅希如对此并不担心。
傅希如说:“如果有挑剔和意见,对于我们这个戏的促进也是有帮助的,毕竟这儿对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是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也太专家了。能得到他们的评论,不管是好的、坏的,我觉得都是有促进作用的。况且我们也去过丹麦、荷兰、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从我们受到的评价和观众的反应来说,我还是越来越有自信的。”
19日首演后台下观众报以的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为傅希如的自信做了最好的注释。
“我真的很喜欢这出戏,当然有些不太一样,但当然还是《哈姆雷特》,我非常喜欢。”
“真是流光溢彩,音乐非常棒,表演、场面整个都非常精彩。”
京剧版《王子复仇记》在爱丁堡还将演出两场。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说,希望这一出戏能够搭建东西方更好的沟通桥梁。
孙重亮说:“艺术是无国界的,东西方都是可以很好沟通的。我们能够理解莎士比亚,也通过理解莎士比亚理解英国的广大观众、英国人民,其实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出让他们了解我们中国其实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只要大家多沟通。”
《王子复仇记》和另一个本次艺术节的主要剧目——中国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英国之行都得到了文化部的资金支持。中国驻英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吴逊表示,推广文化艺术是政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