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郭凡嘉 守护这门艺术的璀璨光华
国粹京剧   2025-07-22 10:03:06 作者:沙芝羽 来源:中国国家京剧院 文字大小:[][][]

第七届“青研班”|我们毕业了:郭凡嘉

第七届中国京剧

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以下简称“青研班”)自2022年9月在京开班,招收54名来自25个院团的青年演员,涵盖6个戏曲剧种。三年间,邀请20余位专家讲授18门文化课,30位名家举办艺术讲座,拓展学员视野。专业教学上,聘百余位艺术家传授300多出传统剧目,确保经典技艺高水平传承。其中,来自国家京剧院的七位青年演员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极汲取各流派的艺术精华,跟随多位京剧名家学习,认真钻研前辈艺术家的表演风格和技巧,艺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展现出了青年戏曲从业者的活力与风貌。2025年1月9日,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后,全体学员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大家表示,不仅要向前辈和老师虚心学习,更要勤学苦练,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新征程上,青年演员要勇担使命,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艺术简历

        郭凡嘉,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刀马旦。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师从刘秀荣、杨秋玲、杨春霞、孟宪镕、尚慧敏、李喜鸿、艾美君、李爱仙等老师,昆曲师从张毓文。201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为师。2012年,荣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表演奖;2012年,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青衣组银奖;2017年,入选2017年度“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

        “青研班”注重对演员全方位素质的培养,这七位演员在学习京剧表演的同时,也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郭凡嘉积极塑造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艺术理念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表演技巧得到提高,还充实提升自身艺术理论素养,力图能够从文化层面去理解和诠释京剧作品,使表演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学习感悟:作为国家级戏曲人才培养平台,“青研班”汇聚了全国各大院团的青年艺术骨干,由戏曲界名家与理论考试组成导师团队,构建了“表演实践-理论研究-创作探索”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入学之初,我便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系统建构戏曲理论认知体系,更加深入研究表演真谛,探索传统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青研班”的第一年以“回归传统”为核心。我们系统学习了戏曲史论、经典剧目分析、声腔音韵等课程,并跟随名家老师进行基本功训练。其中,《美学》课程中对我而言最为印象深刻。比如其中关于“恶”与“美”的探讨,就像《赵氏孤儿》这个故事,程婴为救孤儿,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尤其在屠岸贾摔死孩子那一瞬间,心仿佛都跟着那摔死的孩子去了。反过头来再看屠岸贾,为了找出孩子,宁可杀死全城的婴孩,正是有这种大恶之人的存在,更加体现出程婴的大善大美。

        第二年课程的教学重心转向个性化艺术塑造。课程体系突破传统边界,系统开设戏曲文本创作、舞台导演艺术及跨文化戏剧比较研究等创新模块,促使我们在多元艺术维度实现认知跃升:一者,由“师法形貌”至“心摹神会”——从初期对师长技艺的临摹复现,渐次深入至角色灵魂的探赜索隐,完成由外而内的艺术觉醒;二者,自“恪守成规”达“通变求新”——在深刻体认传统精髓的基础上,领悟到真正的传承在于以当代审美激活古老程式的永恒生命力。承蒙尚慧敏、张毓文两位恩师亲授许多经典剧目,老师们对身段、眼神、气息等表演细节的精妙处理,使我真切领悟到戏曲艺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至高境界。在表演艺术上,我不仅熟练掌握了尚派独特的表现手法,更深刻体悟到昆曲艺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美学精髓,将两种戏曲艺术的精髓融会贯通。而在理论研究层面,我系统梳理并撰写了数万字的专业读书札记,其中多篇学术论文在期刊发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思考体系。

        在学习的收官阶段,我聚焦于毕业大戏排演与论文撰写的双重淬炼。有幸担纲传统剧目《龙凤呈祥》《四郎探母》主演,从文本解读、角色塑造到舞台呈现全程深度参与,同时完成导师指导下的学位论文写作。历经四次巡回演出的艺术实践,不仅锤炼了高压环境下的专业应变能力,更通过观众反馈与专家评议,实现了对自身艺术特质的理性认知。这一阶段的成长,为我的艺术发展路径指明了清晰的进阶方向。

 

2025年3月28日北京毕业公演《龙凤呈祥》郭凡嘉 饰 孙尚香

        在延续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第七届“青研班”着力加强学员艺术实践的提升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先后在京举行教学汇报演出28场,在各地进行教学实践演出200余场。学员在专业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创作排演新剧目50余部,是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和生动体现。

        在“青研班”的成长道路上,我深深感恩于众多师长的谆谆教诲与无私栽培。特别要铭记尚慧敏恩师在表演艺术上的言传身教,其“以戏化人”的教学理念让我领悟到戏曲艺术的境界;尹晓东院长在戏曲理论方面的悉心指导,更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两位恩师“艺品即人品”的处世箴言,不仅塑造了我的艺术品格,更奠定了我为人从艺的根本准则。此外,还要感谢院团领导的支持,以及同窗挚友的切磋砥砺。正是这些温暖的支持与智慧的碰撞,共同构筑了我艺术生命中最珍贵的成长养分。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我将以青研班积淀的艺术底蕴为根基,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求索。一方面深耕戏曲表演艺术的精微之处,将恩师传授的经典剧目不断打磨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投身戏曲现代化转型的实践探索,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始终牢记“艺无止境”的师训,以永不懈怠的艺术追求,践行新时代戏曲人的文化使命。

        光阴如白驹过隙,三载求学历程已近尾声。回望这段交织着汗水与荣光的艺术修行之路,我既为戏曲艺术的渊深似海而震撼,亦深感作为新时代戏曲传承者的重任在肩。“青研班”赋予我的不仅是技艺的提升,更是对戏曲艺术发自灵魂的热爱与敬畏。无论未来如何,我愿做戏曲长河中的一滴水,以微薄之力,守护这门艺术的璀璨光华。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郭凡嘉 守护这门艺术的璀璨光华
我们毕业了:刘垒​
王奕謌从艺30年全国巡演(补7月
任思媛:戏台深处是初心​
常峰赫 “从演员到学员的回炉再
刘长瑜 愿做春蚕,助力京剧艺术
谭孝曾:京剧世家 红色传承
魏海敏:想当京剧“推销员”,让更
“榜首”蓝天 风雪淬炼梅香来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青年张派演员丁一鸣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生产厂家福州技校创场号 不锈钢花箱 公司起名天津信用卡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