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国粹京剧   2024-04-22 09:25:53 作者:张 盼 来源:人民网 文字大小:[][][]
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
京韵不绝,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魏海敏在收徒仪式上与3名弟子合影。
魏海敏京剧艺术文教基金会供图

        “梅派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在既有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探索创作的多种可能性。今年是梅派艺术宗师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恩师梅葆玖诞辰90周年,我想以‘不一样的演唱会’来纪念两位先生。”“台湾第一梅派青衣”、梅葆玖开门弟子魏海敏对记者说。

        魏海敏近日携手岛内民乐团体,创新演绎京剧声腔,以“在梅边——天上人间”为名倾情献唱。她随即前往北京、天津等地参加纪念演出,与大陆的京剧名家共话传承、致敬大师。


在岛内播下京剧的种子

        “在台湾,梅派是大家最熟悉的京剧流派。”“国光”剧团团长张育华告诉记者,1949年前后,从大陆来台的京剧演员,不少是梅派传人,包括顾正秋、章遏云、秦慧芬等,他们通过演出和教学等方式,在台湾播下京剧的种子,也让梅派艺术传到台湾。

        魏海敏回忆,台湾早年间有很多“票房”(戏曲票友自发组织的演出活动场所),学校里也有京剧社团。在台湾的票友之中,喜爱梅派者众多。魏海敏从戏迷票友处学习梅派唱腔,还四处寻觅资料,跟着录像带学戏,慢慢熏陶“梅味”。

        1982年,京沪两地京剧院团联合赴港演出,梅葆玖和童芷苓带领北京京剧院和上海京剧院的名角们在戏院连演半个月。魏海敏彼时正在香港待产,一场不落地追了每一部戏。“从没想到打小就练的四功五法(指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竟然可以传达出如此深刻的内涵。原来,这才是京剧啊!”她震撼不已。

        10岁起进剧校学戏,已是“台湾最忙全才旦角”的魏海敏,此前对前途偶感迷惘,不知该不该继续唱戏,曾一度去拍过电影。直到25岁首次亲睹梅葆玖演出,她终于下定决心,要以京剧表演为毕生志业。1988年,魏海敏通过票友,在香港与梅葆玖见面,并提出拜师愿望。“台湾也有京剧吗?”梅葆玖对京剧在宝岛的传承倍感惊喜。

        1991年,魏海敏随两岸交流大潮来到北京,向梅葆玖正式行梨园传统拜师礼。“老师特意播放了梅兰芳先生谈艺的录音,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梅大师讲话的声音。行拜师礼的时候,我喜极而泣。”魏海敏说。

        2014年,在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回演出时,梅葆玖在台北的舞台上说,“我父亲的遗憾之一是没有到过台湾,我很幸运,不但来过好几次,这里还有我的开门弟子魏海敏。”这次巡回演出中,魏海敏最后一次和恩师同台。

将流派精髓融入新编戏

        “魏海敏拜师之后,用了10多年时间沉浸在梅派艺术中,除了传承经典剧目,还将学到的梅派精髓、涵养的气质和品格,运用在新编京剧的角色塑造里。”台湾知名戏曲学者王安祈对记者说,作为“国光”剧团、当代传奇剧场的灵魂人物,魏海敏出演《欲望城国》里的麦克白夫人,演得沉稳大气,又在《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中扮演泼辣王熙凤,辣得很有气度,这些都是她以梅派为基础的再创造,也造就了台湾新编京剧的时代。

        “那些年的生活非常奇妙,新戏演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创作力枯竭。所以,学老戏对我来说就像把钱存银行,在北京存、到台北花。”魏海敏说,存和花之间,也相互交织对照,渐渐地养分就长在了身上,成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

        1996年,魏海敏凭借梅派经典剧目《宇宙锋》《贵妃醉酒》,摘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她也是迄今唯一获得“梅花奖”的台湾演员。2005年,魏海敏又以《四郎探母》《玉堂春》获上海“白玉兰戏剧奖”。在台湾,她是京剧舞台上“永远的女主角”,跨越流派、行当和艺术样式,自在游走于传统、新编之间。从艺至今,魏海敏演出剧目超过150部。

        “京剧艺术在台湾的传承,由于资源有限,非常不容易。如今台湾观众对梅派比较熟悉,很重要的原因是魏海敏数十年间在舞台上的精妙演出,让观众时常有机会领略梅派传人的艺术创造力。”张育华说。

接续两岸传统文化血脉

        1957年出生的魏海敏,作为两岸如今的梅派“大师姐”,越发感到肩上传承的重任。魏海敏说,多年来,一直有人希望拜她为师,但她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代师传艺”,没有资格收徒。新冠疫情期间,她通过长时间沉淀思索,认识到唯有通过收徒,才能将所学所悟传给年轻一代。“特别是梅兰芳大师德艺双馨,我在艺术生涯中也循此而行,希望把唱好戏、做好人的艺术真谛,与学生们分享。”她说。

        去年6月,魏海敏接受剧团托付,正式收“国光”剧团黄诗雅、当代传奇剧场黄若琳、陈允雯3名优秀青年旦行演员为徒。黄诗雅、黄若琳毕业于台湾戏曲学院,陈允雯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如今即将研究生毕业。“2020年,当时我是中国戏曲学院大三学生,主修剧目是梅派《凤还巢》,在梅兰芳和梅葆玖两位先生的录音中,我逐渐感受到梅派的美。”陈允雯告诉记者,期待通过向魏海敏老师一次次学戏,努力把梅派剧目学扎实。“更希望随着年龄增长,我能对梅派有更深的体悟,把内涵吃透并融合在自己身上。”她说。

        早在收徒前,魏海敏便时常关照指点台湾年轻戏曲演员,从无门户之见。对于徒弟她严格要求,8个字的唱词,有时也要磨上四五个小时。多年前,魏海敏专门成立基金会推广京剧,还在台湾中小学及大专院校举办推广讲座,免费送戏进校园。近年她获颁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大陆的梅派师妹也经常向她请教。

        “旧雨新知在梅边”——魏海敏梅派经典演剧曲集,4月中旬将在大陆登场,魏海敏将与大陆京剧名家同台献艺。“纪念两位梅先生,推广京剧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希望梅派艺术的薪火,在两岸绵延不绝。”她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张萌20年伴随福建京剧院一起成长
马良:重老戏,也需开新路
王珮瑜 “南京是京剧演出的重要
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对话史依弘、李军:观众认可,才是
张佳春:京剧是我的生命​
王善平:隐于幕后廿二载,托举京剧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