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于魁智、李胜素:优秀传统文化应代代相承​
国粹京剧   2021-03-08 10:28:04 作者:吴侃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字大小:[][][]

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优秀传统文化应代代相承

        “京剧艺术要薪火相传,京剧的海外传播也要一代代接力下去。”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于魁智和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近日受邀参与四海同春·2021年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节目制作,合作演绎了交响京剧《神州礼赞》,云联欢将于北京时间2月26日与观众见面。

资料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左)。

资料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左)。

        于魁智和李胜素是“四海同春”慰侨访演的老朋友,过去十余年间曾多次随“四海同春”艺术团赴世界各地演出。回忆慰侨演出的经历,让于魁智印象深刻的是海外侨胞们对京剧艺术的喜爱。“虽然他们旅居海外多年,但京剧的伴奏一响,台下总是掌声雷动,大家还能跟唱一些耳熟能详的唱段。”

        “对我们来说,每次出国访演不仅是完成演出,也是在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国声音、传递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于魁智表示,前辈梅兰芳先生早就把京剧带向了世界,他要沿着前辈的道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他说,过去总觉得外国人看不懂京剧,早年间出去都演《闹天宫》《三岔口》《雁荡山》等武戏,观众大多是看热闹,如今《凤还巢》《将相和》和《太真外传》这样的文戏也走出去了。

        李胜素对此也深有感触,“近年来我在海外演出时场下都是座无虚席,记得有次演《白蛇传》,结束时外国观众为了表达喜爱,向台上扔了很多玫瑰花,在他们看来中国戏曲很神奇,好玩好看又好听。”

        如何让京剧更好地走出去?于魁智建议在文字的翻译工作上多下功夫。“唱词的翻译要尽量做到准确,同时宣传册上的剧情介绍也要翻译好,让观众入场前就对内容有初步了解。”

        他表示,国家京剧院近年更多地携全本大戏赴海外演出,通过充分的前期宣传、精心的字幕制作、邀请当地知名艺术家协助导赏、表演中适当增加表情和动作幅度等办法,让国外观众看得懂。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从艺近50年,于魁智仍然被京剧的魅力深深吸引。“我10岁开始学戏,从无名之辈一步步通过舞台实践走出来,现在演每一场戏仍然会带着兴奋的心情,充满创作的激情,京剧已经成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融入到血液中。”

        “我们把所有的精力投入戏曲中,没有其他爱好,也没时间思考其他问题。”李胜素说,她和于魁智现在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每次演出前都会深入排练场,对青年演员的一招一式手把手指导。

        李胜素表示,学习戏曲艺术是漫长又辛苦的历程,从小就要苦练基本功,没有10年的时间,一个戏曲演员不可能站上舞台。“京剧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我们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要把前辈艺术大师留下的宝贵经验和艺术品德传递给青年演员们。”

        “如今京剧的观众呈现年轻化趋势,‘追戏’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于魁智说,去年西安演出时,在后台遇到很多年轻人,能感受到他们对京剧艺术的热情。

        在于魁智看来,京剧艺术需要传承,京剧的观众也需要培养。“未来希望通过表演吸引海内外更多的青年人热爱、传扬京剧艺术。”(完)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于魁智、李胜素:优秀传统文化应代
张建国:抢救京剧老艺术家艺术 完
杨赤: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进每
京剧演员安丽娜这个年很充实
张军强说 为何将筑路工人的故事
谈元再上春晚:把最好的状态展示给
傅希如:除夕夜央视春晚是英雄杨子
张建国初八《文艺名家讲故事——老
杜镇杰委员:建议放宽北京传统艺术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马派传人朱强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齐淑芳:让京剧在美国扎根
11月6日张馨月上演《麻姑献寿》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李维康和耿其昌青岛接受专访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女孩儿谢涵:拜师裴艳玲 不爱红妆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北京拆迁律师模板网站星辰影院高考志愿填报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