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张建国:“在沧州演戏,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国粹京剧   2019-03-29 10:23:39 作者: 来源:沧州日报 文字大小:[][][]

    国粹京剧与沧州文化发生了哪些关联?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感慨--- 

    在沧州演戏,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3月16日晚,荀慧生大剧院,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加盟演出的骨子老戏《秦香莲》,让观众们如痴如醉。戏散后,演员谢幕,新老戏迷停伫台前,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愿离开。

   张建国加唱《大漠苏武》中的“不堪回首”一段,悲怆之情,忧愤之意,响彻剧场,动人心魄;再加唱《空城计》,脍炙人口的唱段,另有一番醇郁、清雅、潇洒的神韵。之后,他深鞠一躬,那种对观众、对舞台、对艺术的恭敬,尽在这深深一躬中。

   这就是张建国,中国京剧奚派老生的领军人物、一位造诣颇深的艺术家的风采。

   17日上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说:“在沧州演戏,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全国政协会后

    首演来到沧州

   张建国的到来,提升了沧州京剧团的演出品质。这出《秦香莲》,唱得疏密有致,荡气回肠。精彩处,掌声雷动;低回时,感人肺腑。其中,张建国塑造的丞相王延龄,睿智、慈厚、幽默、正义,宛如春夜洞箫,令人回味隽永。

   这是张建国参加完今年全国政协会后的首演。说起刚刚结束的“两会”,张建国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政协会上,他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让他倍感荣幸和骄傲。他说:“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舞台、屏幕、网络上,低俗的东西越来越少,文艺创作一片繁荣,讴歌新时代、传递正能量的作品越来越多。”

        作为一名京剧演员,张建国今年的提案都与振兴京剧有关。其中,关于京剧艺术与5G技术融合发展的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内容是:借助“互联网+”,通过5G技术,全方位呈现京剧的艺术精髓和台前幕后的故事,让京剧搭上5G的快车,让这一古老的剧种时尚起来,也让京剧艺术更贴近人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让年轻一代在不知不觉间得到熏陶,进而产生兴趣、最终爱上国粹。

   亲耳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张建国感受最深的是总书记对文艺界的两个寄语“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是总书记继2014年文艺座谈会后,又一次关于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新时代讴歌人民、表现中国精神方面,具有方向性的意义。总书记强调的精品意识、明德思想,让张建国感触良多。他说,打造艺术高峰,首先要练好自己的内功。这种内功,不仅指扎实的基础,还包括良好的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也就是总书记说的“立大德”。

    三代同台献艺

    薪火代有传承

   对张建国来说,这场演出,也很有意义。戏中,他饰演王延龄;他的亲传弟子、旅美归国演员吕维忠饰演陈世美;孙子孙女张海崑、张雯菁饰演春哥、冬妹。三代同台献艺,沧州观众在这场演出中看到了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

   对京剧,张建国倾注了一生的爱。从小乡村爱戏的稚童,到为了克服倒仓而口含黄连的少年,再到拜师张荣培先生门下,把原来不甚规范的唱腔、身段一一改过、经常学到深夜一两点,第二天依然正常上班的青年……1989年,他只身闯上海,连唱三天一炮而红。后来,他调入国家京剧院,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传承奚派艺术,收获了一名戏曲演员所能获得的所有奖项。在京剧界,有人说:“张建国复活了奚派艺术。”也有人说:“天不生建国,奚派恐万古如长夜!”

        对这些,张建国连连摆手:“在传统文化面前,在京剧艺术面前,在前辈老师面前,我永远是膜拜者。这些东西,我几辈子都学不完,更何况一生!”

        张建国不仅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其书法造诣得自欧阳中石的亲传。时至今日,他依然保持着每日吊嗓练功、每日临帖的习惯。而他尊师重教、视师若父、严于律己的种种故事,更是令人感动。

   吕维忠,是张建国的亲传弟子之一。师徒俩相识于20多年前,拜师却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对弟子,张建国多番提携,倾囊相授,他的手机常常成了亲授专线。去年,吕维忠受邀到沧州演出,张建国来沧为他亲自指导、化妆、把场,殷殷之情可见一斑。今年,吕维忠来到沧州京剧团工作,张建国应邀而来,不仅自己来,还带来孙子孙女同台献艺。这场演出,也因此成为梨园界的一段佳话。

   说起张海崑、张雯菁,张建国的语气中流露出喜悦之情。他说,孙女雯菁从几个月时就开始听戏,五六岁就登台演出。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9岁,一上场,就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大家窃窃私语:谁家的孩子?小小年纪竟然能上台演戏?直到最后,看到张建国手拉春哥和冬妹上场谢幕,大家才似有所悟:原来是早有家传呀!

    感受文化底蕴

    让戏曲年轻起来

   对沧州,张建国并不陌生。不仅因为这里有他的弟子,还因为沧州浓厚的文化积淀、戏曲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向荀慧生大剧院的那一刻,他就在心底对这位前辈京剧大师致以深深的敬意。他说,沧州不仅涌现出荀慧生、李多奎等大师级的人物,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京剧演员。在艺术上,张建国精益求精。为了给沧州市民奉献精彩的演出,3月14日,他就来到沧州,参与《秦香莲》的指导、排练。在与沧州京剧团上上下下接触的几天中,他感受到这个剧团蓬勃向上、年轻朝气的一面。在戏曲不甚景气的情况下,沧州演员传承京剧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他。

   “这几天在沧州,我感受最深的,一是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二是沧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在街道上与人聊天,不经意间,大家都会聊到诗经、运河、铁狮子。在这个地方演戏,我能感受到与文化的碰撞。”张建国说,这种碰撞,是能激发一个演员的灵感的。

   采访中,张建国再次提到16日晚的演出。演出结束后,应广大戏迷们的热情相邀,他加唱了《大漠苏武》中“不堪回首”一段唱。《大漠苏武》是新编历史剧,唱腔多有创新之处。只有来自国家京剧院的琴师李杨熟悉这段唱腔,其他伴奏者都来自沧州京剧团,此前并未合作过这段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配合默契地圆满完成了表演。

   演出结束后,热情涌到台前的观众也让他非常感动。他说:“沧州观众非常懂戏。我发现,现场观众不单单是戏迷,年轻观众也很多。这应该归功于戏曲进校园、进教材、进社区等一系列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就应该像沧州这样,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戏曲,爱上国粹,让戏曲的种子像根一样深深植入年轻一代的心中。”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张建国:“在沧州演戏,能感受到浓
京剧“奚派”传人——张通
杨赤 十年坚守传统文化魂
王小蝉:奚派,改变了我的人生
北京京剧院演员与戏迷们有“腔调”
刘欣然:一个人的独角戏
王蓉蓉:和光同尘 与时舒卷
第一位外籍京剧职业演员石山雄太:
鲁肃:人虽年轻,“老味儿”十足!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马派传人朱强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11月6日张馨月上演《麻姑献寿》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李维康和耿其昌青岛接受专访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孟广禄透露自己的2013年计划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女孩儿谢涵:拜师裴艳玲 不爱红妆
张学津的“艺和情!”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