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王本利:“名丑”60年
国粹京剧   2019-02-02 10:44:19 作者: 来源:沧州日报 文字大小:[][][]

    王本利:“名丑”60年  

        他11岁坐科学戏,13岁登台表演,一生再也没有离开舞台。一辈子演丑角,却能将丑演出美,深受观众喜爱。74岁依然宝刀不老,两天三台大戏,台台担纲“主配”,给沧州老百姓带来多少欢声笑语。

        他,就是京剧“名丑”王本利,一个在舞台上唱了一辈子丑角的演员,一个享受了舞台一辈子的人。小小少年

    与戏曲结下一生缘

    2019年元旦期间,沧州京剧团连演两天三台大戏,王本利分别饰演《钓金龟》里的张义、《玉堂春》里的崇公道、《凤还巢》里的程雪雁。三个角色,一个小孩儿、一个老人、一个傻丫头,他演啥像啥,各具神采,博得观众阵阵喝彩。

        这些角色的成功演绎,凝聚着王本利61年的舞台功力。

    他的家乡东光,戏曲氛围一直很浓。小时候,他听书看戏,对戏曲的一切都感觉特别亲切,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学戏。11岁时,听说离家6公里有个戏班,他偷跑出去学戏。13岁时,他进入东光县评剧团,拜王德标为师,学丑角。在那个年代,王德标是天津一带很有名的丑角演员,表演艺术精湛。同时与他一起拜师的共3人,老师最喜欢的,还是王本利。他灵透儿,悟性快,老师一教就能领会。更重要的是,他真喜欢戏,唱念做打都肯下苦功。

        1964年,沧州专区成立文工团,王本利被调了去。在这里,他触类旁通,学会了话剧、歌剧,以及快板书、数来宝、二胡等。1970年,沧州京剧团成立,王本利被调了来,从此开始进入京剧的天地。

        拜师艺术家迎来京剧事业春天中国著名丑角演员刘少泉不仅能演,还能导,对京剧的各个剧目、行当和流派都熟稔于心。他在沧州京剧团呆了10年,王本利亦步亦趋学了10年,得到了亲传。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样板戏之外,各地剧团开始排练新编戏。刘少泉非常喜爱王本利,每次排戏时,都会叫上他。他演《杜鹃山》里的温其久、《磐石湾》里的丁文斋、《八一风暴》里的陈佑民、《追报表》里的小会计……这些角色,虽然都是丑角,但又各不相同。其中,有地痞、司令、知识分子、底层草根,也有高级领导……这些角色,刘少泉手把手地教导。这段时间,成为王本利艺术上成长最快的时期。

        1979年11月,刘少泉从沧州调回天津。沧州京剧团总导演的重任,从此落到了王本利肩上。

        1980年,《徐九经升官记》一演成名。这是一部揭露旧时代官场黑暗的京剧经典之作,直到现在仍长演不衰,剧中“体歪心正”的好官徐九经深入人心。徐九经以丑角应工,非常适合王本利。他进剧场观摩学艺,并向主演朱世慧表示想排演这部戏。朱世慧欣然将剧本相赠。不久,王本利就将这部戏呈现在沧州舞台上。

        之后,京剧团又排练了《潇湘夜雨》《锁麟囊》《焦裕禄》等一大批广受好评的京剧大戏。这些戏的总导演,都是王本利。其中有新编戏,但大多是传统戏。而王本利学戏以来,接触最多的是样板戏。但他凭借自小打下的专业基础,以及老师传授的戏曲知识,开始挖掘整理这些老戏。挖掘整理老戏,也是他艺术上的一次寻根。一辈子演戏

    唱丑角唱出美好感觉

        王本利唱了一辈子戏,演了一辈子丑角。在大部分戏里,丑角可能就是插科打诨,给一部正剧加些笑点和调料。

        作为沧州京剧团的当家一路小花脸(丑角的另一称谓),王本利几乎参演了剧团的所有剧目。因为,正像一道大餐不能缺少调料一样,京剧的舞台上也少不了丑角。

        《四郎探母》这部由生旦搭档的传统大戏,有谁关注过丑角出演的大国舅?王本利演这个戏,却总是有出奇的戏剧效果,从出场到下场,观众们总是被他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

        他说:“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又说:“角色没大小,行当无轻重。”在他心中,丑角不丑。把丑角演出美感、通过丑角表现美好的东西,这才是表演的境界。

        作为地方剧团的一名丑角演员,他一次次站到了更大的舞台上。1991年,王本利和李胜素联袂主持河北省戏曲春节晚会,担任主演的新编戏《任尚仁外传》,参加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年的演出,主演的现代戏《老嘎爷挡车》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12项大奖。

        多年来,从一名普通演员,到业务主任、业务团长,王本利始终活跃在沧州的京剧舞台上,直到退休。后来,全国戏曲不景气,王本利不愿放弃京剧艺术,开始到福建温州一带演戏。后来,他又受邀参加了北京某民营剧团。

        其实,他有一份退休金,本可过安逸舒适的生活,却宁可四处漂泊,也要唱戏。

        “只要还能演,我就不愿意放弃舞台。”他说,戏曲是他的少年梦,梦能成真,这是多大的幸福?

    “名丑”归来沧州京剧又现喜剧王

        2018年5月,沧州京剧团重组后,开始重新演戏。得到消息,王本利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

        时隔10多年,王本利又出现在观众们面前。雷鸣般的掌声、带着家乡方言的叫好声,让他一下子感应到家乡戏迷们的热情和呼唤。“我必须回来,不计报酬地回来!”

        此时,他在北京的一家剧团搭班唱戏,报酬不菲。当京剧团团长王爱民提出想邀请他回团担任艺术总监时,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根本没提报酬的事。

        时光倒流,几十年弹指一瞬,一切宛如当年。2018年5月,时隔13年,沧州的舞台上,又重新出现了曾经顶梁扛柱的本土优秀京剧演员。

        王本利是其中之一。他以丑角应工,每场总是那么喜感十足,让人爆笑。文丑、武丑、彩旦,念白、做工、唱腔。很多戏,他不是主演,顶多是主配,收获的掌声却不少。他是最精彩的调料,也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2018年8月,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来自7个国家的十多名留学生拜他为师,学习京剧基本功。这些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都不长。他们学京剧,非常费劲儿。日常工作之外,王本利每周都抽出时间,为留学生们义务辅导京剧,赢得了他们的赞叹。去年11月,在河北省外籍师生戏曲大赛上,留学生们表演的京剧获得三项大奖,而他们诙谐幽默的表演,来自王本利的亲传。

        “我有个原则:只要对弘扬京剧有利,付出再多,也值得!再说,给留学生排戏,还能让京剧产生国际影响,就更值得!”王本利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王本利:“名丑”60年
专访谭正岩
裴咏杰:“麒派”是京剧艺术的中流
舒桐 担忧花脸行当传承目前人才奇
张建国:年轻人苦练才能有机会
杜镇杰:真正的京剧在剧场
王珮瑜 让年轻一代能重新认识国粹
刘晓鹏 让京剧传唱塞上江南
访沧州籍艺术家裴艳玲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马派传人朱强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11月6日张馨月上演《麻姑献寿》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李维康和耿其昌青岛接受专访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孟广禄透露自己的2013年计划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女孩儿谢涵:拜师裴艳玲 不爱红妆
张学津的“艺和情!”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