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守国粹 名师领航育新才|福建京剧院青年人才培养进行时
近日,福建京剧院特邀京剧名家凌珂、张森老师,分别为我院青年演员姜伟涵、张旭、牛宝童倾囊传授《问樵》与《盗王坟》经典剧目。经过一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打磨,青年演员在7月6日、7日接连完成精彩彩排演出,以扎实的功底进行舞台呈现,展现出闽地京剧人才培养的蓬勃生机。
京剧名家凌珂受邀来到福建京剧院,对优秀青年演员姜伟涵进行《问樵》一剧的指导。在为期一周的学习过程中,凌珂老师倾囊相授,从唱腔、念白的韵味到身段的规范,从人物的心理刻画到舞台节奏的把握,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讲解、亲身示范。
姜伟涵也倍加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他白天跟着凌珂老师刻苦训练,晚上复盘总结,反复琢磨。7月6日,姜伟涵带来《问樵》的精彩呈现,他将所学所悟完美地融入表演之中,这不仅是姜伟涵个人艺术成长的重要一步,更是京剧艺术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张森老师也应邀来到福建京剧院,指导优秀青年演员张旭、牛宝童排演《盗王坟》。此剧特别采用了“AB角轮换、角色互换”的创新培养模式,即优秀青年演员张旭与牛宝童在剧中轮流饰演“时迁”、“贾哑”。
在为期一周的紧张学习中,张森导演依据两位演员的特点,传授表演技巧与舞台经验,助力他们深入领会角色,挖掘角色的内在含义。他还引导二人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深刻体悟人物关系与戏剧冲突,进而提升了他们的艺术理解力和舞台适应能力。
张旭和牛宝童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携手共进。7月6日、7日,两人登上彩排舞台,展示出“丑”的诙谐与“武”的刚劲,通过轮换角色表演所带来的塑造角色能力的提升。
两场彩排演出的圆满完成,是福建京剧院在名师传承、人才培养道路上的生动实践。通过邀请名师走进剧院,为青年演员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让青年演员得以近距离学习前辈的艺术精髓,少走弯路,快速成长。这种“传帮带”的模式,不仅传承了京剧的技艺,更传承了京剧人的精神,为福建京剧院人才梯队建设,为剧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未来,福建京剧院将继续秉持“名师传承、人才培养”的理念,搭建更多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让更多青年演员在名师的指导下茁壮成长,让京剧艺术在福建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我们也期待着这些优秀的青年演员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不断突破,为剧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