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王越携《铡判官》上海上演
国粹京剧   2025-05-26 09:52:45 作者: 来源:环球网 文字大小:[][][]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国家京剧院王越“摘梅”

        5月21日,“梅花竞放 戏聚东方”——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王越凭借在京剧《铡判官》中的卓越表现,斩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

        《铡判官》是京剧、汉剧、豫剧等剧种中的代表性剧目,为经典包公戏之一,源自清代传奇《普天乐》。剧目以“阴阳双审”为核,讲述北宋名臣包拯为昭雪冤魂柳金蝉之死,亲赴阴曹地府,真相大白后处置判官张洪的传奇故事。

        该剧经国家京剧院孙元意、李长春、孙桂元、宋洋加工整理,突出主要场次和人物,加快包拯出场时间,使角色更加饱满,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和守正创新理念,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京剧《铡判官》角色众多,涵盖花脸、青衣、老旦、老生、小生、文丑、武丑等多个行当,国家京剧院的演员们以精湛技艺塑造出剧中各色人物,齐力展现该剧的独特魅力。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戏剧表演类专业奖项。5月14日,王越携参评剧目《铡判官》在上海上演。作为净角(铜锤花脸)唱工戏,《铡判官》的唱腔艺术极为突出,王越嗓音雄浑醇厚、声如洪钟,每一句唱词都韵味十足,将包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包拯断案的精彩过程,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与喝彩。

        王越介绍,他学演该剧是在二十多年前,当时在恩师一招一式的指导下,需要完成的是有板有眼、有规有矩的字正腔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他追求并逐渐实现的是有根有源、有依有据的戏情戏理。

        从“字正腔圆”到“戏情戏理”,对王越而言是一个逐步揣摩、逐渐严谨的漫长思考过程,这其中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时间年龄的积累,以及随之在不同人生阶段下的感悟。此次荣获殊荣,不仅是对其多年来坚守京剧舞台、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国家京剧院近年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青年演员成长成才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王越携《铡判官》上海上演
李哲赴沪“竞梅” 折子戏专场
石家庄京剧艺术中心戏曲进技师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樱桃园》武汉上
河南京剧艺术中心专场演出​郑州铁
南京京剧团助力新加坡华族戏曲协会
江西京剧团三日九村唱响靖安
湖北京剧人在奥克兰会“知音”
济南戏曲中心京剧部进校园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刘桂娟微博嘲讽雷锋受指责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推荐文章
 
国家京剧院新春演进汾阳吕梁
福建京剧院迎新演出武平和永定
和龙市迎新春京剧联欢会
刘铮与石家京剧团合作《凤还巢》演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