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浙江京剧团《望江亭》首演元宵节
国粹京剧   2025-02-20 09:32:10 作者: 来源:浙江京昆艺术中心 文字大小:[][][]
元宵献礼 | 新版京剧《望江亭》首演惊艳杭城,姜艳领衔演绎东方女性传奇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北宋诗人苏东坡笔下的上元盛景,2月12日在杭州剧院化作一方传奇舞台,惊艳上演着改编自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经典作品的京剧大戏。

        浙江京昆艺术中心(京剧团)以倾力打造的新版京剧《望江亭》,作为“浙里大戏贺新春”——2025年省属艺术单位新年演出季的亮点剧目,于元宵之夜正式首演。舞台上,乔装渔妇的才女谭记儿在推杯换盏间勇斗杨衙内;坐席间,观众掌声叫好声接连不断,声动剧场。这部镌刻东方女性风骨的传奇大戏,以传统戏曲之美叩击人心,更以诗意舞台彰显古典美学的当代风华。

        京剧《望江亭》是京剧大师张君秋的代表作,由剧作家王雁根据元代关汉卿所著杂剧《望江亭中秋切鲙》和川剧《谭记儿》改编而成,讲述了才貌双全的新寡谭记儿,为救夫白士中孤身涉险,于中秋夜望江亭上设局勇斗杨衙内的传奇故事。

/ 谭记儿-姜艳 /

/ 白士中-姜振宇 /

        舞台中央,巨幅纱幕如烟似雾,其上寥寥几笔线条便勾勒出层叠交织的碧波亭台,与正中的圆月共同营造出简约唯美的“望江亭”意境。随着乐声渐起、灯光渐亮,由中心(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姜艳饰演的谭记儿首先映入观众眼帘。她身着素衣,于清安观内伏案读书写字,举手投足间尽显才女的清冷与婉约。

        无论是清安观内与白士中初见后的以诗寄情、喜结良缘,还是谭州府院内在得知杨衙内诡计后的临危不乱、计上心头,姜艳将谭记儿的智慧与果敢刻画得入木三分,而随后望江亭上勇闯虎穴龙潭更成为全剧焦点。谭记儿假扮渔妇,从手持书卷的闺秀,摇身一变为身披蓑衣、挎着渔篮的张二嫂。她步履轻盈如燕,声音娇俏甜美,眉眼间却暗藏机锋;她与杨衙内对饮望江亭,吟诗月色下,却步步诱敌,终于趁其酒醉之际,轻巧取走圣旨与尚方宝剑,引得观众屏息凝神,拍案叫绝。

        作为张派传人,姜艳扮相俊美清丽,嗓音宽亮动听,做工细腻沉稳,台风端庄大方。她时而运腔如丝,将谭记儿的身世唱得百转千回;时而行腔自如,将谭记儿外柔内刚的心性层层展现,观众席间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中心(京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姜振宇饰演的白士中,则以其清亮的嗓音与稳健的台风引人入胜。初见时,他儒雅俊朗、意气风发,而在官袍加身后,更显威严之姿,念白掷地有声。

        与此同时,中心(京剧团)其他优秀演员的联合演出也各具鲜明性格特点,共同织就了全场戏剧冲突的张力。国家一级演员陈瑞云饰演的杨衙内仗势欺人、狂妄愚钝,优秀青年演员张馨雨饰演的白道姑慈悲为怀、智慧通达,国家二级演员钱少波、优秀青年演员董世超分别饰演的张千、李万则趋炎附势、丑态百出。

        本次创排由安声任剧本整理,在保留故事主体同时,对部分情节进行凝练提升,对部分细节重作逻辑上的严密梳理和文本上的再创作,使故事节奏更加紧凑流畅,人物表演更加集中。

        作为经典大戏的复排导演,江瑶深知“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她坚持完整传承张派艺术精髓,温柔但又严苛地对演员表演提出要求,同时鼓励他们挑战自我,丰富表演形式;她同时主张戏曲艺术应探索更多元化的当代表达,于是在不同场景的时空重构中,传统折子戏也能够迸发出电影蒙太奇般的艺术张力。

        王世明设计的新腔部分既保留了京剧的韵致,又赋予角色更鲜明的性格层次;杨浩平的音乐、配器巧妙融合东西方乐器,为现场营造出丰富的听觉层次;刘开富的舞美设计以写意山水为基调,辅以机械装置打造流畅转换的动态场景;祝世明的灯光设计通过冷暖色调的切换,烘托出剧情的跌宕起伏,引导观众的情绪起落;叶云清的音乐统筹则通过精心编排,恰如其分地强化整场戏剧氛围,深化人物情感表达。

        在为期两个月的紧张排练时间里,江瑶与全体主创、演职人员共同经历了无数个日夜辛劳和不懈探索。从剧本的反复推敲到表演的精细打磨,从场景的创意布局到现场的巧妙调度,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也正是在这份真诚的努力之下,新版京剧《望江亭》成为了一份献给杭城观众的元宵节贺礼大戏。

        在剧场放眼望去,也不乏90后、00后的年轻观众聚集前厅、涌入台前,他们积极地拍照打卡、摄影互动,形成了一种双向奔赴。“我是被前期外景定妆照吸引过来的,没想到京剧现场也可以这么唯美!”大学生观众林同学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直接看到舞台布景的转换,“和魔术一样,就在我眼前换景了,特别丝滑”。

        藉由景片的升降,实景的更替,《望江亭》舞台在细腻写实与飘渺写意之间进行流动的场景表达。它时而是清幽雅致的清安观,时而化为光影交错的潭州府院,时而又变身为威严庄重的公堂,充分彰显了戏曲舞台中虚实相生的独特魅力,而贯穿始终的则是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的核心置景。这种"以简驭繁"的视觉语法,深刻继承了戏曲“舞台小天地”的虚拟精髓,又通过现代科技拓展了如诗如画的戏曲空间。

        梨园新声,古韵今鸣。作为中华文明千年智慧结晶的传统戏曲,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基因与文化乡愁。近些年,浙江京昆艺术中心(京剧团)以守正创新为宗旨,通过系统复排经典传统大戏,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基因,探寻戏曲艺术与当代观众的共鸣点,让百年戏文在现代剧场焕发青春气象。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浙江京剧团《望江亭》首演元宵节
北京京剧院春节前后两次对外交流
京剧《定军山》上演江夏
吉林省元宵京剧晚会演出
京剧闪耀联合国
江苏京剧院《龙凤呈祥》开启龙王庙
“龙韵京华”孟广禄专场京剧演出
中国京剧给美国东岸带去特别的“年
武汉京剧院春节系列演出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刘桂娟微博嘲讽雷锋受指责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推荐文章
 
国家京剧院新春演进汾阳吕梁
福建京剧院迎新演出武平和永定
和龙市迎新春京剧联欢会
刘铮与石家京剧团合作《凤还巢》演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