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京津冀三地四校会聚北京唱大戏​
国粹京剧   2024-12-10 09:31:45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共赴十年之约,京津冀三地四校会聚北京唱大戏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心愿》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折子戏专场·京剧《火烧余洪》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京剧《八大锤·断臂说书》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京剧《扈家庄》

        11月27日至12月1日,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简称“北戏”)、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携手主办的“同心筑梦京韵流芳”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十周年戏曲教学成果展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

        京津冀三地四校的师生连续5天奉献了6场精彩演出。小演员平均年龄不过20岁,最小的10岁出头,他们精神抖擞,粉墨登场,亮出拿手好戏,唱念做打尽显功底,生旦净丑行行皆精彩,彰显戏曲传承的无限希望。

        这是一场十年之约。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次年,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立,三地四校开启了携手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新征程。十年间,三地在交流演出的舞台上相互切磋,在项目共享的实践中探索创新,在机制共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与企业、院团紧密合作,探寻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崭新模式,为下一个十年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基础。


满园春色,

戏曲师生首都舞台展英姿

        11月29日,展演开幕式在长安大戏院举行。舞台上,青年学子妆容精致、行头齐整,年龄虽小却毫无怯意,《四郎探母》《大登殿》《牡丹亭》《扈家庄》等经典大戏从他们口中唱出来有板有眼,表演落落大方。北戏学子身着练功服带来的毯腿、把子功、身训展示,诠释了戏曲演员“台下十年功”的艰辛与“台上一分钟”的精彩。

        面对学生演员,看惯了名家名角的北京戏迷是否会认可?现场的叫好声是有力的回答。一位戏迷说:“尽管学生演员与专业名角相比尚有差距,但此次演出武戏干脆利落,文戏韵味悠长,不乏极具潜力的好苗子,我们为戏曲后继有人而欢呼。”

        北戏院长吴蕾介绍,此次展演上演了原创京剧《心愿》、京剧折子戏、京剧《八大锤·断臂说书》、京剧《秦香莲》等6场演出,三地四校8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吸引观众3600余人次。除个别剧目为师生同台外,大部分演出皆由学生独立完成,乐队、舞美亦多由学生担当,许多人是首次登上北京的舞台,呈现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准。

        青年学子的风采令人振奋,展演剧目也丰富多彩,既有对大师经典的传承,也有勇于探索创新的佳作,彰显了艺术职业学院紧扣时代脉搏、以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的使命担当。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带来的京剧折子戏专场行当完备、文武双全;参演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八大锤·断臂说书》的“00后”演员占比超八成且独立完成所有表演;北戏在继承经典之余,推出新编京剧《心愿》,此剧为北京京剧院与北戏校企合作的红色题材作品,融合传统戏曲程式与流派特色,兼具现代戏创作理念,加上沉浸式互动,营造出全新的观演体验。

共建共享,

京津冀文化协同再进阶

        京津冀地缘相近、文化相通,都拥有灿烂的戏曲文化底蕴。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组建后,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长,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上稳步前行,人才培养成效斐然,演出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京剧、评剧、河北梆子、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联合演出频繁上演,如三地四校京剧教师携手演绎经典剧目全本《龙凤呈祥》,联合举办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演出,此外,还共同组织京津冀思政教学“中华美德知与行”专题研讨会等,艺术职业教育“同心圆”越绘越美。

        “河北武戏实力强劲;北京凭借首都资源优势,学生得以频繁接触名家、观摩演出,学戏条件得天独厚;天津作为曲艺之乡,观众懂戏、识戏,对演员的锤炼效果显著,三地均具备传承戏曲艺术的独特优势。”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蒋涛说。

        随着合作次数增多,三地同台演出的经验愈发丰富。开幕式当日,两个半小时内要完成13个节目表演,流程紧凑、任务艰巨。在后台,4所学校300余名演员各司其职,节奏平稳有序,毫无慌乱之感,反映了各校教学管理的严谨细致以及三地多次合作练就的默契心态,共同促成了演员在台上沉稳自信的表现。

        校企合作的成果也反映在此次演出中。北戏复排的京剧经典《秦香莲》特邀张君秋先生的亲传弟子关静兰担任指导专家,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郑潇、穆雨作为主教和执排教师指导排练,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舞台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是艺术职业教育创新的鲜活范例。


接续奋斗,

为文化强国献力量

        12月1日,三地四校围绕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合作的话题举办研讨会,与会人员在专业建设、阵地搭建、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吴蕾表示,三地四校通过共同演出、研讨等活动,构建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了区域内文化艺术资源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提升了艺术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增强了京津冀的区域认同感与归属感。未来,期望三地院校进一步发挥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能,打造艺术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示范区,探索戏曲行业产教融合新模式,通过与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合作,推动戏曲行业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开辟校企合作的新路径。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李铭分享了产教融合培育戏曲人才的经验:一是与戏曲院团紧密合作,院团老师舞台经验丰富,学校老师教学理论扎实,二者相得益彰;二是推行订单式培养,依据剧院需求开设班级,邀请院团演员授课,学生毕业后即可进剧团登台演戏。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延凤宇从“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的“五金”维度提出合作构想,建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享课程资源;建立艺术表演类“双师”培养基地,共享课题;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利用三地剧场与院团资源开展演出。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副校长王宁提出,不少院校面临师资断层困境,可借助院团师资力量,邀请退休老艺术家入校教学。产教融合方面,可与院团合作,院团演出时可以直接从学校借调学生,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亦可借鉴此模式,提升舞台实践能力。

        文旅融合背景下,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王海茹建议,把握对外文化交流与入境游的发展机遇,推动京剧与文旅融合。通过“京剧+非遗”“京剧+展会”“京剧+旅游”等形式,探索京剧发展新业态、新场景,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踏上新征程,三地四校将围绕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供需精准对接,持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构建更为紧密的新发展格局,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北戏也将进一步彰显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昂扬的精神风貌推进各项工作,助力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刘铮《霸王别姬》上演纪梅系列演出
京津冀三地四校会聚北京唱大戏​
京剧电影《大唐贵妃》将杀青
纪念叶盛兰先生京剧盛宴梅兰芳大剧
江苏省京剧院巡演高校
天津戏剧节走进济南京剧演出
长荣京剧院展演南京博物院
潍坊市京剧票友擂台赛在寿光市
济南京剧部《反腐先驱邓恩铭》优秀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刘桂娟微博嘲讽雷锋受指责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tp钱包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