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上海京剧院新编戏“接力棒”传交新一代
国粹京剧   2024-11-14 09:39:00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新编戏“接力棒”传交新一代

延续“上京品牌” 成就时代经典

现代京剧《龙潭英杰》剧照

        近日,上海京剧院各个排练厅皆火热朝天,一团、二团全员出动连轴转磨戏。继“京昆群英会”演出季系列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京剧演唱会”拉开“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上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序幕,现代京剧《龙潭英杰》修改提高版将于11月1日、2日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紧随其后,上海京剧院潜心打造的新编历史剧《武帝刘彻》,也将重磅亮相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并于11月14日、15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首演。

一心一意磨精品

        红色题材现代京剧《龙潭英杰》由李莉、张裕编剧。该剧聚焦中共隐蔽战线,以长期在中共隐蔽战线工作的革命英烈事迹为原型,讲述他们潜伏于敌人内部,为我党提供大量宝贵情报,并在危急时刻不顾安危、不惧牺牲,做出杰出贡献。

        “六年磨一剑”的《龙潭英杰》数易其稿,至今还在精打细磨中。为演好主角“李剑飞”,蓝天翻阅关于“龙潭三杰”的相关资料,研读人物传记,参观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创排期间,他和主创、演员日以继夜泡在排练厅,琢磨人物、细抠表演,力求从眼神到手势,每个动作都符合情景和人物情感走向。同为主演的董洪松也表示,这几年在剧院创排新戏的感受是“畅快”,而这份愉快来自整个剧院在艺术追求上的高度契合。

        事实上,上海京剧院“压箱底”的经典剧目,无一不是这样千锤百炼而来。院长张帆总是玩笑说:“上京排戏,就是‘七稿八稿’,没完没了。这已经成为上京的一种习惯,一种共识。唯有如此,才能打造出一部留得下的经典作品。”

        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陈少云三部曲《狸猫换太子》《成败萧何》《金缕曲》,新编历史剧始终是上海京剧院的一块“金字招牌”。从当年的新作到现在的经典,它们既是京剧发展史上的烙印,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如今,新一代也将推出属于他们的新编历史剧,“呼之欲出”的《武帝刘彻》将延续“上京品牌”,让观众看到年轻一代的探索和创新。

传承“一棵菜”精神

        好作品和好演员相辅相成。十余年来,上海京剧院依托“上京实力派”“青春跑道”“风华正茂”等平台,力推新人新作。

        剧院人才梯队建设完备,以尚长荣、陈少云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为引领,汇聚史依弘、安平、胡璇、严庆谷、李国静、熊明霞、王珮瑜等一批中坚力量,再到傅希如、蓝天、杨扬、杨东虎、杨楠、高红梅、田慧、郝杰、郝帅、王玺龙等风华正茂的新晋实力演员,以及赵宏运、鲁肃、孙亚军等后起之秀。这支星光熠熠的人才队伍行当齐全、流派纷呈。

        在老艺术家们的传授下,青年一代逐渐“接棒”《智取威虎山》《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成败萧何》等一批上京看家大戏,通过“传帮带”机制传承“一棵菜”精神。而傅希如、蓝天如今也走到舞台中央,独当一面,挑梁创新剧目《武帝刘彻》和《龙潭英杰》。新版《七侠五义》亦悉数由剧院新一代青年演员演绎。此外,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的两位主演也由90后赵宏运和李瞳胜饰演严伟才一角,上海京剧院的新生力量已然为全国京剧界所瞩目。


擦亮“上京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经典之作、潜力新秀要如何让更多观众了解也是上京面对的重要课题。海派京剧连台本戏《七侠五义》以上、下本连演的形式完整登上舞台。年初,这部具有鲜明海派特色的连台本戏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中国京剧节,获得满堂彩。8月,该剧受邀赴港参加“2024中国戏曲节”及“首届中华文化节——焦点城市上海”暨“上海文化周”,又“圈”了一波粉。

        《七侠五义》走出上海,在四川、香港的演出既展现了京剧连台本戏的魅力,同时也亮出新一代京剧偶像。此外,上京还和兄弟院团合作“走马换将”,让蓝天、杨楠、董洪松、杨扬等齐齐亮相全国舞台。

        “京昆群英会”如今已是全国响当当的“上海文化品牌”。这一植根传统剧目,主打名家名剧的“金字招牌”影响力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每逢春节、“五一”和“十一”,上京都会推出主题演出,也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钟意的那台戏。而“看戏庆佳节”也成为新风尚。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河北京剧艺术研究院《小兵张嘎》天
上海京剧院新编戏“接力棒”传交新
烟台市京剧院《党员登记表》亮相山
这场京剧演出有传统又有新意​
京剧专场进长安
上海京剧院《龙潭英杰》打磨再上演
内蒙古京剧团《穆桂英挂帅》乌力格
全国省市京剧票友联谊湖广会馆连办
北京京剧院新编《百年首钢》长安大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一片珺艺开”王珺折子戏专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tp钱包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