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清江浦“京剧+” 做靓文化名片​
国粹京剧   2023-12-11 09:23:28 作者: 来源:清江浦区政府办 文字大小:[][][]

清江浦区:“京剧+”做靓戏曲文化名片

        大运河穿城而过的清江浦区,是南船北马汇聚、历史文脉悠远、人文资源丰富之地,孕育了“通天教主”王瑶卿、“麒派大师”周信芳、“当代红娘”宋长荣等一批京剧名家。近年来,清江浦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原则,在举办戏曲文艺展演、推进戏曲进校园、建设戏曲主题街区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放大文化惠民效应,做靓淮安戏曲文化名片。

举办戏曲文艺展演  扩大戏曲品牌影响力

        举办“红色京剧戏曲”演唱会,让传统戏、现代戏轮番开唱,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关注京剧;举办“都天庙国潮戏曲节”“幸福淮安·文旅惠民”戏曲经典剧目展演等活动,为市民游客送上家门口的文化大餐;与国家京剧院深度合作,设立创传基地,定期举办戏曲艺术节、戏曲论坛等活动,放大淮安戏曲文化影响力……近年来,清江浦区积极传承戏曲文化, 组织戏曲培训,注重研学推广,让戏曲文化贴近大众、走进生活、代代相传。同时,制定《清江浦区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试行)》,特设戏曲创作板块,对标省“五个一工程奖”“淮安文化奖”等评奖标准,对戏剧类获奖作品每部给予8万元奖励,激发创作活力、提高作品质量,努力把清江浦打造成为梨园飘香的戏曲文化圣地。


推进戏曲进校园  提升戏曲作品竞争力

        日前,第二十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审核结果公布,人民小学选送的集体节目京剧《廉锦枫》荣获全省8个,全市唯一“小梅花”称号。这是清江浦不断推进戏曲文化传承的缩影。近年来,清江浦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原则,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传承优秀戏曲文化,以人民小学为试点,成立“京剧艺术传承基地”,开设赏京剧、唱京剧、画脸谱、京韵操等“荷娃学京戏”教学,打造鲜明“样板”,发扬光大京剧艺术。2022年,清江浦区组织中小学参加省市艺术展演,共计获奖节目43个,包括13个一等奖,剧目《红娘》《穆桂英探谷》等节目连续四届获江苏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戏剧类一等奖,人民小学京剧社团还被评为“市首批中小学生十佳社团”,被团省委表彰为优秀学生社团。


建设戏曲文化街区  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戏曲新生。去年以来,清江浦区以“梨园缤纷秀、国粹永传承”为主题,围绕“京剧+”和“民宿+”两大功能规划设计,立足“清江老宅院 静活慢体验”的发展定位,通过保护性开发的方式,明确“优配套、美河景、微循环、修文物、巧留白”建设思路,整合周信芳故居、红旗纸箱厂、王瑶卿故居、长荣大剧院等资源,共同打造“相逢-相识-相恋”的“遇见最美京剧”三部曲,做大“京剧+”文章,致力于将都天庙片区建成有清江浦特色的戏曲文化主题街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国家京剧院《五女拜寿》首次亮相岛
“蕴玉·清辉”剧目展演落幕,展现
清江浦“京剧+” 做靓文化名片
《百年巨匠》“龙凤呈祥”及名家演
贵州京剧院走进贵阳幼高专​
梅花奖40周年京剧专场亮相老舍剧
程派艺术演唱会收官“国戏风华”中
山西省京剧院“周末国粹鉴赏”周六
泰州梅兰芳京剧团首场演出​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一片珺艺开”王珺折子戏专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