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河南京剧乘势而上
国粹京剧   2023-08-12 11:14:13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为改善全国京剧院团发展不平衡状况,文化和旅游部正在实施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有八十年历史的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原河南省京剧院)从中受益匪浅。近年该中心举行了三次集体大拜师,三十一名演职员拜在二十二位名家门下——

河南京剧乘势而上

        连日来,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的杲翔、马飞宇、栾亚隆、闫鑫蕾4名优秀青年演员获得了难得的京剧名家“一对一”学习机会。得益于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郑岩、于万增和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张慧芳、杨少春4位名家正对他们进行为期半年的“一对一”京剧表演艺术提升,传承青衣、小生、武生、文丑等行当经典折子戏。

        “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是文化和旅游部为改善全国京剧院团发展不平衡状况,在“十四五”期间实施的人才政策,旨在通过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与青年骨干演员采取“一对一”传授经典折子戏的方式,帮扶提升技艺,从而推出一批各省的京剧艺术骨干人才和领军人物。2023年“提升计划”将对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四个省区4个院团18名青年演员进行表演艺术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实施的这项人才提升计划,不仅给河南省京剧艺术人才提供了跟着各位专家学习的宝贵机会,还在名师配对和资金扶持上给予双重的协助与扶持,这项人才提升计划一定能激励京剧人才的成长,为中国京剧艺术薪火相传和戏曲艺术发扬光大作出巨大贡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飞说。

        河南是戏曲文化大省强省,除去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地方剧种外,还有大平调、四平调、宛梆、道情等稀有剧种,京剧虽然是国粹艺术但远离剧种发源地,在河南属于小众和“弱势群体”,但近10年来京剧在河南却发展得风生水起。特别是在目前戏曲表演人才普遍存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下,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守正创新、逆势而上,传承了剧目和行当,被称为特有的“河南京剧现象”。

        说起“河南京剧现象”,自然离不开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原河南省京剧院)成立于1944年3月,是河南省目前唯一的京剧艺术专业表演团体,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领导下的民友剧社,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地方管理。该中心有着辉煌的历史,排演剧目近百余台,并拥有自己的原创剧目,其中上世纪中后期创排的现代戏《传枪》《红管家》《好媳妇》还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电影,同时河南京剧也涌现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名气的艺术大家,例如许翰英、侯桂先、吴韵芳、孙毓敏、李民华、阎涤华、张善林、安云武、胡芝梅等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近80年来,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以传承发展京剧艺术、创作演出京剧剧目、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宗旨,为京剧在河南的传承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主任孙银龙介绍,2010年以来,在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解决了省直文艺院团的生存问题,吸纳引进了一批京剧艺术人才,从2015年至2019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每年拿出300万元对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进行专项扶持,每年还有“舞台艺术送基层、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校园”等100多场公益演出。

▲ 现代京剧《突围·大别山》剧照 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供图

        自2011年之后,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上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3次集体大拜师,31名演职员拜在22位全国京剧名家门下,在名师传艺的带动下,复排、创排了一大批优秀剧目,演职员整体业务水平显著提升。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名誉院长李祖铭、夏慧华,京剧名家刘秀荣、孙毓敏、王梦云、王平、邓沐玮、张幼麟、杨乃彭、张克让、陈熙凱、石晓亮等老师多年来对河南京剧指导帮助,通过名家名师的传、帮、带,推出了一批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已先后为张帅、李轩逸、邢鹏远、曹建红、张峰、董亚楠、杲翔、贺雯、赵岩、戴维等优秀青年演员进行推介或立戏,为河南京剧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2023年举办了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郑凤琴三场专场系列演出活动,达到了“推介一个名家,带动宣传整个院团”的效果。

        10多年来,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领导和政策的扶持下,河南省京扬帆起航,乘势而上,先后举办了青年人才推介、青年人才立戏、名家推介、连续10年举办迎新春京剧晚会、中国京剧基金会“希望之星”、文化和旅游部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等重大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些演出和活动的举办,传承了京剧艺术,锻炼了队伍,中心演职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干事创业劲头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

        “河南京剧现象”引起了众多专家的关注。在今年4月26日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举行的“名师传艺”成果展演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河南京剧现象”的形成,基于河南基很好的政策资金支持,关键是有一个想干事、干成事、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全体演职员团结奋进,狠抓艺术创作和队伍建设,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充满活力,表现出旺盛的上升势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冀州送戏下乡 京剧依次上演
河南京剧乘势而上
“青研班”孟宪腾汇报演出《铁面无
青海与山东威海合作打造现代京剧《
名家名票联袂京剧折子戏专场​
廊坊戏曲专场 ​京剧轮番上演
北京京剧院《穆桂英挂帅》惊艳青城
天一戏院涌现英才,江花艺蕾完美收
“厉派班”夏练三伏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一片珺艺开”王珺折子戏专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