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生振悠杨——西城区举办“京剧发祥地”系列活动之杨派艺术教育传承沙龙
京剧依靠生旦净末丑等诸多行当,在舞台上演绎出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其中须生这一行当,人才辈出、流派纷呈。杨宝森先生创立的“杨派”就是众多须生流派中独秀的一支。他根据自己嗓音宽厚低沉的特点,巧妙利用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古朴恬淡。在做工方面,追求与唱腔风格保持一致,简洁大方,不飘不浮。杨派的出现,丰富了老生的表演风格,它独树一帜,让观众耳目一新,是京剧艺术中极具代表性和个性的流派。
7月23日,“京剧发祥地”系列活动之“守正创新 生振悠杨”——杨派艺术教育传承沙龙在安徽会馆隆重举行。本次沙龙由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北京畅音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中心承办,特邀“京剧发祥地”品牌建设委员会专家、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翟慧生,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叶蓬,“京剧发祥地”品牌建设委员会专家、西城区文化顾问、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许立仁,中国剧协原党组成员、原秘书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崔伟,北京医院院长季福绥,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五色土编辑部主任周家望,中国教育电视台科教思政节目中心主任、《一堂好戏》总导演李红根,外交部港澳台司参赞、二级巡视员庄耀东,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创始人王鑫,京胡名家叶光等戏曲专家共同参与活动。
沙龙中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叶蓬表示非常感谢西城区主办的本次活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非常高兴和各位戏曲专家一起探讨杨派艺术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京剧发祥地”品牌建设委员会专家、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翟慧生对本次活动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本次杨派艺术沙龙讲的是京剧和文化本源的东西,京剧艺术就是要用最朴素、最直接的人物感觉去和观众交流,要弘扬这种优秀传统文化。
主持人:吴 宇
中国戏曲学院助理研究员、梅兰芳纪念馆在站博士后
现场各领域专家助力杨派艺术并积极献唱,带来了众多杨派经典代表剧目《洪羊洞》《捉放曹》《卖马》《三家店》等精彩的演出,其中多句唱词行腔处理恰当的杨派艺术特色结合念白剧情让现场嘉宾感受到了精彩绝伦的国粹艺术视听盛宴,赢得了在场阵阵掌声。
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 许立仁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 崔伟
北京医院院长 季福绥
北京小学校长 李明新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五色土编辑部主任 周家望
中国教育电视台科教思政中心主任 李红根
外交部港澳台司参赞、二级巡视员 庄耀东
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创始人 王鑫
青年编剧、京剧研究学者 尹松健
国家京剧院优秀杨派青年老生演员 沙浩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更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它在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基础上不断综合、融汇、丰富、提高,形成了一个博大而精深的艺术体系,被誉为“国粹”。本次活动致力于打造杨派艺术传承守正,并通过传帮带让青年京剧演员学习前辈艺术家身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让国粹艺术在时代赋予的新机遇中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