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用原创艺术精品讲好“大思政课”​
国粹京剧   2023-05-22 09:17:21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文字大小:[][][]
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用原创艺术精品讲好“大思政课”

        2023年3月,在“天津市首批红色资源名录发布仪式”上,由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创作的京剧《爱国三问》,以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和恢弘大气的舞台呈现成为全场焦点,引起广泛反响。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南开大学上演原创京剧的出发点非常明确——通过中华传统美育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固本培元、凝心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德育人

让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火”起来

        红色资源是百年奋斗历程的见证,凝结着革命精神、崇高信仰和红色基因。南开大学的校园拥有不可多得的宝贵红色资源,先贤们曾在这里书写教育救国的壮丽诗篇,与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又曾在这里迎来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曙光,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要保护好、管理好,更要运用好,使之成为学生汲取智慧和力量的生动教材,从而激发他们砥砺奋进的内在驱动力。

        为了将红色基因与文化血脉延续下去,让青年一代牢记历史,更加深刻地理解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增强责任和使命意识,并从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中获得陶冶和启发,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选择用京剧讲述“爱国三问”的故事。

        京剧《爱国三问》的情节紧紧围绕南开大学的抗日救亡运动展开,表现以“允公允能”为核心的南开传统是如何经过抗战烽火的洗礼不断升华,成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为保证史实精准,学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和张伯苓研究会等部门和机构在创作过程中提供了重要支持。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创作团队在进行了近5年的精心筹备与排练后,圆满完成了用艺术精品阐释红色资源的光荣任务。


以情感人

在家风教育中讲好用活中国故事

        家庭、家教、家风不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积极探索发掘地域文化资源,以身边故事入手,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张伯苓校长在民族危亡之时,毅然送子从军,背负着校园被毁、亲人牺牲的国仇家恨,在西南边陲坚持办学,为中国高等教育保存珍贵火种的壮举,正是在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应该讲好用活的身边故事、中国故事。

        京剧《爱国三问》以飞行员张锡祜出征前写给父亲张伯苓的一封家书,引领观众感悟一份舍小家、顾大家的真挚情怀。同学观后不禁感叹道:“看了这出戏才知道,为了让我们有一张平静的书桌,前辈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牺牲。正是他们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用艺术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报效祖国的能力,正是南开百年戏剧教育传统所一贯坚持和倡导的理念。南开的戏剧教育始终与时代精神、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与“育才救国”“育才强国”的创校宗旨一致。京剧《爱国三问》的诞生,正是南开百年戏剧教育传统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创新性发展。

以美育人

通过文化传承促进课程思政建设

        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政教育,每门课程都是一片田、一段渠,而作为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这片田、这段渠的任务就是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优势,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帮助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进而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意识,使之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京剧《爱国三问》多次作为“百年南开·文明校园”重点项目、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案例和“爱国颂党原创京剧”在学校内外上演,自2021年起列入南开大学中文大类新生入学教育内容,2022年举办面向全球南开校友和各界观众的线上展演。《爱国三问》在剧本创作阶段曾入选中国文联青年文艺人才创作扶持项目,上演后多次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当南开人筚路蓝缕、不畏牺牲的奋斗历程被艺术化地呈现于舞台,当震撼人心的“爱国三问”响彻全场,当张伯苓校长在剧中唱出“越难越开不畏险”“且盼那一轮红日早东升”,现场观众无不因前辈们气壮山河、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而深受触动,爱国颂党之情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这既是一堂美育课,更是一堂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思政课。

        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以先进的理念、严谨的态度、扎实的学养创建“爱国颂党原创京剧”这一新的育人品牌,配合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国情教育、家风教育,体现了用艺术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明确追求。这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血脉的新举措,更是对学校美育工作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新开掘,是将戏曲“进校园”变成戏曲“在校园”的有效方法。南开大学与京剧有着不解之缘,由南开人开创的京剧海外演出体制和传播策略沿用至今,南开园更是在百余年间涌现出众多戏剧研究者和学者型剧作家。南开的京剧传承从来不是站在京剧之外谈京剧,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深入艺术内部进行全方位探索,这样的传统正在得到继承和发扬。

        用国粹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以信仰之光照亮未来之路,京剧《爱国三问》的上演体现了用原创艺术精品讲好“大思政课”的新理念。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将继续秉承中华传统美学与美育精神,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创新美育工作思路,让青春与国粹相识在最美好的年华,让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同向同行。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湖北京剧院唐恺《马超》演出广东粤
济南京剧院庆云文化庙会演出《状元
沈阳京剧院开展10余场演出活动
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用原创艺术精
国家京剧院一团与南京市京剧团联袂
“金声玉振耀鹏城”首场大戏成功上
张君秋先生京剧艺术研究会衡水传播
福建京剧院 “00后”主演崭露头
上海戏曲学院赴武汉京剧教学成果展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一片珺艺开”王珺折子戏专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imtoken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