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上海京剧院《大唐贵妃》上演国家大剧院
国粹京剧   2023-02-24 11:13:06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字大小:[][][]
史诗巨作!《大唐贵妃》恢弘献演

        2月19日晚,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落下帷幕。2月17日-19日,上海京剧院出品、梅派大青衣史依弘领衔主演的京剧《大唐贵妃》在2200座的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连演三天,场场火爆,座无虚席,创造了国家大剧院传统戏曲演出的盛况奇迹。

        这是两岸企业峰会文创联盟携手国家大剧院、弘依梅、上海京剧院、上海梅林共同打造的2023开年中国文化盛事,也是《大唐贵妃》乃至京剧艺术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这一舞台艺术最高殿堂。


梅派与海派
共开风气之先

        京剧虽诞生在北京,但“京剧”之名却来自上海。1876年2月7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首次提到“京剧”,并延用至今。

        上海不仅是京剧得名之地,自清末民初以来即京剧重镇。上海也给予众多南下的京角更开放的舞台和在京城所没有的风光礼遇,推动京剧艺术在沪上的融合发展。

        上海也是梅兰芳先生开宗立派、改革创新的舞台。1913年,首次南下抵沪的梅兰芳一唱而红,从此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开创旦角在京剧中的主导地位,也是在海派文化的影响下,他一直追求更新更美的艺术道路。

        继承梅派衣钵的梅葆玖先生,在传承中坚守本分,在普及中又能放下身段。在保留京剧本源的同时,从不排斥LED以及高科技的灯光设备,在唱腔上,从不排斥西方歌剧的演唱方式。

梅葆玖 《大唐贵妃》剧照

        敢开风气之先的两代梅派大师,兼容并蓄的梅派艺术,与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相辅相成,融入《太真外传》到《大唐贵妃》的演变脉络中。


“梅开世界”接力传承

        《大唐贵妃》对梅派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丰富的音乐、板式、旋律体现了梅兰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宗旨。目前主流版本中,三个半都姓“沪”,此次新排和登陆国家大剧院的版本,更是集上海力量的大成之作。

        2003版《大唐贵妃》堪称中西合璧。史依弘忆及两代梅派大师在《大唐贵妃》中凝结的心血时表示,从梅兰芳先生的《太真外传》,到梅葆玖先生融合了交响歌剧、舞剧、合唱的全新创造。以情动人,以美感染人,方能成就一部动人心弦的作品。

        杨派老生名家、李隆基饰演者李军回忆道:“当时年已八十的梅葆玖先生曾表示,想把《大唐贵妃》作为自己的挂靴之作,所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先生一直在为复排奔走。”

        2013年,在参加“纪念梅兰芳大师诞辰120周年重走梅兰芳之路巡演活动”时,梅葆玖先生就提出希望重排《大唐贵妃》,以大型交响京剧的规模进入国家大剧院的舞台。2016年,梅葆玖先生与史依弘在北京见面时,也曾邀请史依弘一起重排《大唐贵妃》。

        梅葆玖先生的这一遗愿,驱动史依弘和上海京剧院进行了2019版的创排。

        新版《大唐贵妃》,不仅对原有的情节进行了调整和梳理,同时,在第三场《梨园》中,史依弘一改以往杨贵妃平地起舞的动作,参照梅兰芳先生《太真外传》的演出剧照,融入古典舞蹈动作和戏曲元素,编创、复现了“翠盘舞”,展示出梅派艺术载歌载舞的艺术特色。

        在此次演出中,当史依弘在一群西域舞女簇拥下,站在一个高高的翠盘上,随着李军的鼓点翩翩起舞时,全场掌声雷动。

        新版《大唐贵妃》在舞美方面一改原版的实景,运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融互补,承载起戏曲表演空间,灵动多变、虚实结合。金碧辉煌的宫殿、诗情画意的梨园等场景生动地将观众们带入进这个具有传奇剧色彩、兼容史诗剧气质的故事。

涵纳时代气象
滋养精神家园

        2月17日首演前,两岸企业家峰会文创联盟和上海京剧院、弘依梅文化等共同举办了“登高雅集·艺术人文对话会”。主演史依弘忆及两代梅派大师在《大唐贵妃》中凝结的心血时表示,新版不仅是一部京剧的概念,而是“一部史诗片,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剧作”。

        “登高雅集”是文创联盟成立时就创办的人文艺术品牌,旨在立足华夏文明的深沉动力,以追求卓越的姿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扩大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两岸企业家峰会现代服务业及文创产业合作推进小组陆方召集人张鸿铭先生在观看演出后盛赞:“新版《大唐贵妃》的演出不仅是一场文化艺术盛事、美事,以此为契机,两岸文化深度交流也将进一步展开。”

        《大唐贵妃》是梅派艺术的精品巨作,也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在两岸各个年龄阶段,包括年轻群中拥有众多粉丝。此次展演是该剧首演20年后再进京,有助于加强年轻群体对戏剧艺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共同滋养精神家园。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上海京剧院《大唐贵妃》上演国家大
武汉京剧院新编《新虹霓关》亮相“
安丘市京剧团走进兴安康养中心​
小演员京剧表演萌翻全场
王艳上演《凤还巢》
山东省京剧院 唱响“人间仙境”
上海京剧院《红色特工》即将崇明上
北京京剧院新编《齐白石》北京画院
京剧戏迷票友走进苏桥大清河人文纪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tokenp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