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摄影作品展上海揭幕
国粹京剧   2023-01-17 09:40:48 作者: 来源:文汇报 文字大小:[][][]
37年演出千余场,梅兰芳的《霸王别姬》何以成为经典?

        《霸王别姬》是梅兰芳艺术生涯中最具影响力的剧目之一,也是京剧艺术的璀璨明珠。根据梅兰芳自述,他在1922年至1959年的37年间,演出《霸王别姬》千余场。经典何以成为经典?艺术大师如何养成?

        1月10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主办的“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摄影作品展”全国巡展的首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揭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梅兰芳纪念馆馆藏历史照片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通过《霸王别姬》相关珍贵影像及文物文献的展陈,将梅派经典剧目《霸王别姬》不同时期舞台的样貌、创演历程展示给大众,并借此展现梅派之表演特色,阐释梅兰芳排演新戏之创作精神。

        《霸王别姬》首演于1922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九。依据此次现场展示的首演戏单,梅兰芳第一次演出该剧的地点是在第一舞台。他本人回忆选择这里是因为“可以多上人”:“平常第一舞台最多卖个五成座就算不错了,所以北京的班都不愿在那个馆子演,只有义务戏可以满座。这次《霸王别姬》居然也满了。”

        自1922年首演以来,《霸王别姬》广为流传,甚至走出国门,远赴欧美及日本。在37年的演出历程中,梅兰芳共与七位霸王合作过,杨小楼、沈华轩、周瑞安、金少山、刘连荣、袁世海、汪志奎皆是京剧武生行当、花脸行当令人瞩目的名家。本次展览中展出了梅兰芳与这七位演员合作演出的戏单,并将合作历程进行了梳理呈现。

        从中可以看出,舞台上的成功,背后凝聚着梅兰芳及其团队的艺术之思和艺术追求。37年间,《霸王别姬》常演常新,在剧本、唱腔、扮相、舞美等方面不断完善,终成经典。以剧本为例,自首演后几易其稿,不断地在舞台实践中淬炼。根据梅兰芳的自述,初稿有二十多场,逐渐打磨精简,到1936年减到十二场,新中国成立后减到八场,而后又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将场次增至九场。

        在《霸王别姬》中,虞姬剑舞是全剧最受瞩目的一大亮点,它是剧中虞姬对霸王情感最为浓烈的一次表达,也是虞姬对霸王无比郑重的一次告别。舞剑的位置,是环绕在四个犄角和中央,成为一朵梅花式的图案,假使舞蹈步法不够准确和严整,就会给观众一种残缺支离的感觉。在排演《霸王别姬》之前,梅兰芳曾经请了一位武术教师教他太极拳和太极剑,另外还从凤二爷学过《群英会》的舞剑和《卖马》的耍锏。设计精巧的身段和复杂浓烈的情感让这一段剑舞成为《霸王别姬》的戏核,也成就了梅派表演艺术的一幕经典。

        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13张梅兰芳剑舞舞姿的剧照,将其与《访美艺术图谱》中的“剑舞”舞谱(绘画卷轴)做了一一对应,并将梅兰芳家藏的练剑照片配合展出,让观众直观感受梅兰芳在艺术创作上的精益求精。

        一旁的展柜中,陈列着梅兰芳使用过的双剑。该剑为梅兰芳送给王熙春的拜师回礼,后由王熙春之妹王熙苹捐赠给梅兰芳纪念馆,很是珍贵。

        并置展出的梅兰芳首次赴沪戏单及演出合同,则述说着他与上海的深厚渊源:1913年,梅兰芳初次赴沪演出,虽是挂二牌,却在报刊和戏迷中引起轰动,并在演期最后以一出《穆柯寨》唱大轴,获得巨大成功。对于彼时不满20岁的梅兰芳来说,这是他从“声名鹊起”走向“独当一面”的里程碑。他自己也曾说过:“我第一次到上海表演,是我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

        除了梅兰芳纪念馆收藏的文物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霸王靠复制件。这套戏衣的原件与梅兰芳纪念馆收藏的鱼鳞甲、斗篷都是由谢杏生设计制作的。谢杏生曾回忆:“每次梅先生来上海期间,总是要添置、定制一批戏装。例如鱼鳞甲,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改了许多次,每次都要求有所创新。”

        “这个展览不仅是缅怀,是赞美,更是对当下的激励,它激励着我们沿着前辈巨匠当年的脚步,以实际行动践行‘守正创新’的理念,并把真正的‘东方之美’呈现给世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虽未能到达现场,但十分关心此次展览并发来贺信。

        “梅兰芳在戏曲舞台上,扮演和塑造了百余位女性形象,演出、改编和创排了众多的传统戏、新编戏和时装新戏,那些以梅派流传的剧目,打上了梅兰芳艺术鲜明的个性,也是最为观众和戏迷所喜爱的剧目。”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表示,梅兰芳的经典剧目是中国传统艺术美的标高和象征,他的至美艺术对今天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群华说,梅兰芳使得《霸王别姬》不仅与传统审美心理相契合,也与当代审美变化相呼应。当下的博物馆由关注过去到关注未来,由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理念变化使得两馆合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上海特征。“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传统表演风格,蕴含着中国人审美观、道德观与价值观,作为博物馆的我们也有责任和使命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展示给公众。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尊重,也启发着人们去接近国粹,回望传统,体味追求中国艺术源远流长的‘中和之美’。”

        近年来,梅兰芳纪念馆以学术为先导,先后策划了多个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主题展览,2022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被誉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的梅兰芳综合展览之一,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举办的“艺术劳动者——梅兰芳”展现了梅兰芳由“剧界大王”到“艺术劳动者”的不凡历程,从文化自觉到实现文化自信的历史迈进,展示了他艺术生涯不同阶段的抉择与决心,以启迪当下艺术工作者再次明确“艺术为谁”的时代命题。除展览外,梅兰芳纪念馆整合馆内外资源,充分利用文物文献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陆续推出古琴、京剧跨界演出《琴芳梅兰》,沉浸体验式活动“遇见梅兰芳”等。“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摄影作品展”是梅兰芳纪念馆首次以剧目为主题策划的专题展览。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26日,观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预约参观。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湖北京剧院下基层进景区进社区系列
安丘市京剧团《龙凤呈祥》官庄镇
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摄影作品
于魁智李胜素“京”典大戏《龙凤呈
京剧“文化大篷车”行驶在黄土高原
天津京剧院线上线下好戏迎春​
山东多部入选进京集中示范演出剧目
湖南京剧传承中承办送戏曲进万村
临清开展京剧传承在行动打造京剧会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