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京昆名家同台纪念俞振飞演出
国粹京剧   2022-12-19 10:55:55 作者:潘妤 来源:澎湃新闻 文字大小:[][][]

连演三晚,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诞辰120周年演出群贤毕至

在舞台上回望俞振飞

        12月9日-11日,连续三晚,清风雅韵传千秋——纪念专场演出在逸夫舞台连续上演。从首场主题晚会几代上海昆剧人同台,到最后一天京昆名家同台,剧场里始终满满当当,台上台下热烈非常。

        今年是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诞辰120周年。作为上海昆剧团的创立者、艺术风格的奠定者以及上昆的精神象征,俞老一生奉献昆曲艺术,为昆曲留下丰厚的遗产。上海昆剧团自今年起策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从年中的展览、研讨会、《振飞曲谱》曲谱再版首发,至年末推出系列专场演出,致敬先贤,缅怀大师,隆重纪念这位近现代中国戏曲史上的传奇人物、上海昆剧团首任团长俞振飞。

        首场晚会可谓“群贤毕至”,整台演出汇聚了上海昆剧团老中青几代演员阵容,以隽永真挚的晚会氛围,通过“人、生、传、韵”四个篇章,串联起数十位演员的表演片段。昆三、四、五班演员分别表演了《临川四梦》四剧中的片段;京、昆、越、淮、评弹多剧种演员与昆剧演员同台。而后是昆大班、昆二班的国宝级艺术家们依次登台,周志刚、张静娴、计镇华、张洵澎、梁谷音、岳美缇和蔡正仁等都表演了各自片段。

        此后,俞振飞亲传弟子岳美缇和三代学生黎安、胡维露、倪徐浩一起登台,以一出《墙头马上》演绎了昆剧艺术的代代相传。而另一位得俞振飞真传的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则和胡刚一起表演了一小段《太白醉写》。俞派唱法和富有“书卷气”的独特表演风格,都在专场中颇有体现。

        演出最后,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登台朗诵了一段话:“创新剧,谋发展,上昆四十年,盛世雅音。泽百戏,共携手,俞风远四海,美誉流芳。昨日之盛况,当可追;今日之佳会,当共勉。”舞台上,俞振飞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而台上所有昆剧人都转身望之,如同一种艺术的传承和对望。

        第二天的专场更是让很多观众翘首期盼了半年之久,久违的国宝级艺术家们纷纷彩扮登场,上演各自拿手好戏,岳美缇、张铭荣的《问病》、梁谷音的《思凡》、计镇华的《扫松》、蔡正仁、胡刚的《醉写》,几位艺术家们以八十之龄再次展现昆剧舞台艺术之精妙。

        “行云回雪,几度沧桑歌未歇。大好河山,碧管红牙海宇宽。盛时新响,应喜后来居我上。老健还加,愿作春泥更护花。”这首俞老为上昆所作题词《减字木兰花》,也是昆曲艺术代代相传与生生不息的见证和写照。

        谷好好表示:“我们今天纪念俞老,就是要担起这份承自先辈的沉甸甸的文化责任,不仅要传承好俞老等前辈艺术家们的表演技艺和经验体会,更要延续他们毕生不畏艰难、艺无止境的从业精神,将大师精神和艺术风范一代代传下去。”

        本次纪念演出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昆剧团、上海艺术研究中心承办。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京昆名家同台纪念俞振飞演出
北京启动“国粹第一课”活动
乌鲁木齐市京剧团在乌鲁木齐京剧院
紫云县组织京剧送到板当镇
​​江西京剧团新创复排荟萃一堂下
青岛市京剧院跨界合作
杨扬突破行当 反差演绎两出
宿城区京剧票友协会负责人任职前公
雅安市区送戏曲进校园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