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用“摩登”的方式致敬国粹——我拍京剧电影《锁麟囊》
国粹京剧   2022-10-31 09:44:52 作者:滕俊杰 来源:澎湃新闻 文字大小:[][][]

用“摩登”的方式致敬国粹——我拍京剧电影《锁麟囊》

张火丁扮善良的富家小姐薛湘灵

导演滕俊杰在跟张火丁说拍摄细则

张火丁最著名的水袖,电影以长镜头一气呵成

        近期,有了整块的时间,对春节前夕拍摄完成的京剧电影《锁麟囊》创作进行了复盘、总结。我的眼前,闪回着这一电影项目的缘起、启动后的一波三折、最 终拍板、拍 摄的全过程……我一边翻看已有些破损的《锁麟囊》分镜头剧本,一边对特殊过往、拍摄细节和顺利杀青做着一些文字念想。

1 上马

        我是2018年秋正式接到执导京剧电影《锁麟囊》任务的,主演是京剧程派当代杰出传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火丁。

        我们早已合作过,但都仅仅是若干次电视录像的工作交往。真正坐在一起全面研究、合作一个剧目、一部电影,是从201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京剧电影工程”《锁麟囊》项目专题会议开始的。那次,张火丁对我说:“滕导,我看过您导演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和《曹操与杨修》,感觉非常好。”我说:“谢谢火丁。您的程派艺术,声韵并茂,人戏合一,分量十足。”会议最终做出了京剧电影《锁麟囊》正式上马的决定,并列出了全剧复排,北京、上海公演,电影开机拍摄、正式公映的详细时间表。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正开机时间,因受到疫情等等的影响而不断变更。作为导演,我和出品方上影集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广播电视台、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等反复研究,审时度势地调整、优化排练、拍摄方案;还数次带领舞美、化妆、制片部门的骨干去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开专题会议、进行“沙盘作战”;另外,请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一起参与把脉、支持,上海京剧院此次也将派出30多位演员参与电影的拍摄。

        虽然情况多变、疫情起起伏伏,但是,张火丁和演员们的排练还是坚定地推进着。其间,我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观看了张火丁的两场正式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和上海大剧院,无论是开场前的入口,还是大剧场内,或者是散场以后的广场上,都能直接感受到演出市场发自内心的对张火丁表演艺术的热衷肯定、喜爱及带来的“爆棚”沸点。

2 军令

        开拍时间最终定在了2022年1月4日,至月底也就是春节前杀青。地点为目前国内影视制作标杆之一的宁波象山影视基地。

        元旦日益临近,北京、上海各路人马正整装齐备、欲启动出发时,又一波新冠疫情出现,我们的拍摄地宁波地区榜上有名,而且还有加重的趋势。大家的神经一下子又绷紧了。“怎么办?出发还是暂停?”“坚持拍摄还是推到明年下半年后再说?”那几天,跨地域的微信、邮件无数,一次次电话、网络会议,一次次决定形成、推倒、再形成。但是,大伙内心的节奏倒没乱。经“京剧电影工程”领导小组、各出品方与防疫专家多轮的研判,最终认定:象山虽属宁波地区,但离宁波有一百公里,是一个半岛,而且防疫到位,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病例,总体安全可控,有关疾控部门亦相继给出了如上的意见。张火丁的态度也很坚定,她说:“我们科学防范。我已准备好了双倍的行李,拍摄完成后万一有情况,就在外地待一段时间。”

        计划推迟三天以后(主要是接种疫苗和补上防疫课、备足防疫物资),大家斩钉截铁地分别从北京、上海出发了。

        我面对的是“两个确保”的军令状:确保京剧电影艺术创作的质量;确保剧组两百多人的防疫、抗疫完胜。为了挑起这副特殊重担,除了抓紧“恶补”专门知识、请教几位医学专家挚友外,我联合制作人孙杰、中国戏曲学院带队负责老师李华裔一起,依靠各部门,依靠专业方式,依靠全体演职员的重视、自律配合,开始了这项不容易的工作。我们按照最新版的《防疫操作手册》,确立医疗点,所有水龙头旁必置消毒洗手液,天天测体温,天天戴口罩上岗,按当地疾控中心要求,严格检测核酸,切断所有无关人员的进入,包括苦口婆心地规劝一波波前来慰问的热情戏迷返回。专职安全员亮证全天候“无死角”执法,各团队领队“动真格”督查执行要求,狠抓到底。最终,完成了军令状。

3 斗寒

        我曾在浙江海边参军多年,深知隆冬腊月的东部海岛,潮湿而寒冷。之前我已经带导演组、舞美组、灯光组来过象山多次,颇有寒冬之感,而此刻的象山,更是如此。

        但是,象山影视基地两个刚刚建成、颇具规模的大型摄影棚在热情地迎接着我们,当地机构和许多后勤工作人员也为我们竭力配套着。这两个摄影棚,一个有3500平方米,另一个有18000平方米,足足两个足球场大小,够我的导演想象力,够电影舞美的空间设计、多场景布局,也够艺术家、演员们的表演施展。上影集团费尽心血,运用电影的专业方式,最终“奇迹”般地拿下了档期。

        只是,季节正值冬天,到了寒冷、潮湿的一月,空调就显得不够,灯光全部打开,也补不足适合的温度。真是为难了艺术家、演员们,也为难了制片、剧务部门。我要求“拆东墙、补西墙,墙墙不倒”,室内温度必须升上来。在相关部门的多道招数并用下,现场状况大为改善。

        按拍摄电影的通常惯例,制片组给剧情压力最重的一号主演开辟了用餐小灶,并安排好了一辆专用房车。但是张火丁静静地说:“咱们不费这个钱、不搞这个特殊化,用餐跟大灶一起,房车也不需要,我每次拍完一段戏,在现场找一个角落坐着就行,天气冷,我有暖宝宝。”在她的诚恳坚持下,小灶当即“停业”,开到摄影棚外第一天的房车也只能掉转车头,退回去了。

        正式开机那天,我们没有举办仪式,也没搞庆祝活动,我只讲了一段话权作动员:“普通的团队,往往重复自己,卓越的团队,往往追求超越自己,并且完成超越。我们京剧电影《锁麟囊》剧组必须硬核加持,完成这种超越。”

4 “勒头”

        在整个电影拍摄中,需要不断变化机位、调整灯位、适配道具、设计剧情动线和运镜方式等等,因此时间成倍拉长。这对习惯于舞台表演一气呵成的京剧演员来说,是非常吃重的一件事。特别是对“全副行头”“全程紧绷装束”的主演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开拍前,我和张火丁专门讨论过这一问题。张火丁的整个妆容、勒头、包头、贴片等多道工序通常需要三个小时。其中,勒头对体能、职业素养的要求极高。张火丁在北京排练时曾对我说:“我会用练就的方法延长每天勒头后的拍摄时间,尽力坚持五个小时,超过了就有可能顶不住。若是,我会提前跟您商量。”凭我的了解,青衣与京剧其他行当不同,一旦上完妆,就无法“添头”(即约半小时松卸一次勒头的绑带),必须坚持到结束。五个小时,实属不易。但为了抢回时间,第一天开机后,我们就不知不觉拍到了晚上11点。从下午1点算起,张火丁已经“勒头”足足十个小时了。我很担忧,拍摄结束问火丁:“是否吃得消?五小时后为何不对我说一下?”火丁说:“我看到你们更辛苦,不停地满场奔跑着说戏、调度、换机位,忙个没停,我被现场的氛围感染,就不愿打断您的计划和节奏。有空了,就静坐‘默默戏’,同时,防止无谓消耗能量,也挑战一下自己的忍耐极限。今天看来还顶得住,以后实在不行了,我再悄悄地向您提出。”

        事实上,在后来的所有拍摄中,张火丁一次都没有提过这一要求,每天10小时拍摄成为常态。

5 “摩登”

        程派创始人程砚秋先生曾在1931年8月26日说道:“我们致力皮黄的人,应当大而且硬地负起一种责任,什么责任?第一步,要使皮黄‘摩登化’,第二步要使皮黄完全成为‘摩登’的社会教育。”这一重要论述,对我今天拍摄《锁麟囊》的理念和手段的运用,有着跨时空的指导意义。我们采用的就是十分“摩登”的电影最高科技手段:8K+全景声,它在迄今为止的电影摄制中很是少见,当然,整个难度系数陡然上升,但我的信条依然是:“不选择舒适,只选择对的。”

        我率领的8K全景声摄制组,来自于同为出品方之一的上海广播电视台技术中心魔D电影工作室。魔D电影工作室联袂国家大剧院、SMG幻维数码、东方卫视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8K全景声长片电影荣获了8K电影国际最高奖“卢米埃尔奖”。此次,在总监徐玮带领下,投入了最好的8K前后期设备和摄影师、DAT(数据处理)、CG特效工程师团队。东方卫视还派出了一支8K纪录片摄制组全程驻拍,形成了京剧电影正片、纪录片双“8K”的独一无二阵容。

        据我感知,目前,世界上8K科技正在迎来一个大突破和规模化使用的历史拐点。北京冬奥会开启了多项目8K成功直播的世界元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也已带回人类用8K拍摄关于太空的第一部纪录片。抓住引领的先机,拍好、制作好这部电影,正切要意。它用最“摩登”的技术,向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致敬,向程砚秋先生告慰,也为弘扬传统文化添一份光和热。


6 “剧透”

        时有好朋友打电话给我,让我讲讲拍摄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故事。由此,我常常会想起“春秋亭的雨”“街头离散”“朱楼找球”“善德互报大团圆”等等。这些段落,我在导演阐述和分镜头剧本中写得较为详尽,拍摄时的运镜表达也顺畅。只是目前还将紧锣密鼓地后期剪辑、CG特效制作、配音、套底、合成,还要做一系列京剧化、电影化的融合、提升,因此现在一一展开还不到时候,谨各用一段话来简叙“剧透”。

        春秋亭,是整个《锁麟囊》当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戏。我结合京剧和电影融合的品相张力,拍了“无雨”“有雨”两套方案,重点是后者。在巨大的摄影棚里,拍摄了“雨中春秋亭”的全套画面。剧情还是这段剧情,只是现场的氛围、视觉、听觉的层次中有了别样的感受,按照张火丁对我的说法:“透过眼前的风雨看出去,多了一番 触 景 生情的感受,心理体验一下子加深了,唱和演似乎更有了内心的触动。”

        又如“街头离散”和“朱楼找球”也有比较精心的京剧化+电影化的交融设计。其中,重点下功夫的,是特殊场景、狭窄场景下的高动态、高强度移动长镜头的动线布局和高质量拍摄,将主人公薛湘灵眼波流转、柔软韵动的身段调性和情绪爆点中令人目眩的水袖、脚步透出的超凡力度,融汇成气氛氤氲、紧贴剧情、一镜到底的电影真实完成度。两遍下来,张火丁和身扛几十斤重“斯坦尼康”稳定器、摄影机的摄影师已大汗淋漓,但都意犹未尽。在大范围调度、大情感起伏、大动线对冲中,我们又优化方案,增拍了两遍,以求最佳效果。这种运动长镜头,充分刻画了人物的特定心绪及出神入化的功力,流畅、灵动地打开了“三面墙”,值得期待。

        再如,电影最后“善德互报大团圆”中,张火丁与赵守贞的扮演者、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著名梅派青衣徐畅的演唱及大段双人水袖表演,都堪称京剧+电影化的经典。

7 感恩

        张火丁对每个阶段的各位老师一直深怀敬意,其中,对自己的恩师,也是程砚秋先生嫡传弟子赵荣琛先生的敬仰溢于言表。在拍摄现场,我曾问张火丁:“无论是走地位,还是正式开拍,你都较着劲儿地满弓满调,体力消耗很大。而在换机位、换景、换灯位期间,你在边上角落歇息时,也不说笑、不玩闹,一心静思、想戏,或者琢磨紧接着要拍的下一段戏。这是为什么?”火丁说:“因为我头顶上有一双眼睛,时刻在注视着我,我不能辜负、不能愧对。这双眼睛就是我的恩师赵荣琛先生,老师对我有严格的要求和期待。”我又问:“你的许多戏迷,包括拍摄现场,也有不少人尊称你为‘灯神’,你怎么看?”她说:“我不是神。我把支持我的戏迷朋友们的‘灯神’称呼,理解为希望我的表演要充满神韵。我会一直努力,一直为京剧点灯……”

        记得,在拍摄完电影最后一组镜头之际,我对全剧组做出过一个规定:正式的拍摄已经完成,但是,在必须面对的抗疫、防疫特殊时期,我们还不能宣布胜利杀青,也取消庆祝活动。只有每一位都回到自己家中,14天后大数据汇总,全员报平安,一切安然无恙了,我们才能正式对外宣布:8K全景声京剧电影《锁麟囊》拍摄胜利杀青。元宵节前一日下午,制片人孙杰给我正式电话,确认报告剧组全体人员全部健康正常。至此,我油然一阵感慨,也稍稍松了口气。此刻已奔赴天南地北的剧组每一位艺术家、同仁们:深深地感谢你们!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张派经典《西厢记》下月天津亮相​
用“摩登”的方式致敬国粹——我拍
福建京剧院《连家灯火》线下首演改
​​京剧《鉴证》2022巡演再开
小小少儿京剧社唱出大名气
胡文阁的双面人生
探班“幽谷出幽兰——张兰专场”:
河北京剧艺术研究院《少年英雄·
天津京剧院名家领衔三台梅派剧目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imtoken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占星入门知识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