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听梅派青衣讲述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国粹京剧   2022-10-22 09:34:55 作者:宋雪 来源:央广网 文字大小:[][][]
听梅派青衣讲述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2年10月22日是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28周年纪念日。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以高超的艺术造诣、极具民族精神的佳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他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了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在音乐、唱腔、台词、舞蹈、舞美、服饰、化妆等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和实践积累,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在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入室弟子、梅派青衣郑潇的眼中,梅兰芳先生的表演风格雍容大气、清新自然,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和之美。“梅派的艺术风格比较适合给青年京剧演员打基础,每个学习旦角的京剧演员或多或少都会学一些梅派戏。”郑潇说,曾有戏迷问她:“如何才能唱出梅派的感觉?”“我觉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中和’的含义,掌握好‘度’、不过火。”她回答。

梅兰芳大剧院内的梅兰芳雕像(央广网记者宋雪 摄)

        不仅在唱腔方面有所突破,梅兰芳对服饰、妆容、身段等方面也有创新,将京剧旦行表演艺术推向新的高度。“比如《贵妃醉酒》这出戏吸收了许多昆曲的精华,梅先生增加了许多舞蹈身段配合演唱,让人物更加丰满,可看性更强了。”郑潇举例介绍,“再比如,在《西施》编演过程中,梅先生首次将京二胡加入京剧乐队中,让配乐更加柔和动听,并沿用至今。”

图为郑潇与恩师梅葆玖先生(受访者供图,央广网发)

        为了让京剧艺术走进更多年轻人的世界,近两年郑潇尝试了很多跨界合作。其中,最“出圈”的当属国乐版《琵琶行》——这段流行唱法融合京剧戏腔的表演在某视频网站上点击量已达七百多万,收获了众多网友的走心好评:“不愧是国家队”“戏腔一出来,太惊艳了”“一开嗓,一千年前的枫叶荻花、浔阳灯火又鲜活了起来”……

        这次意外“出圈”让郑潇坚定了通过跨界合作的形式传播京剧文化的信心。“单纯戏曲唱段的视频传播度有限,如今年轻人对国潮国风很感兴趣,有这么一个喜闻乐见的方式能让更多人了解戏曲,何乐而不为?”郑潇说,艺术要为时代、人民服务,“我觉得传统文化应该放下身段。要让年轻人先看到传统京剧文化的魅力,才有可能走进剧场看京剧。我想延续当初梅先生的创新精神,用我们这代戏曲人的方式去传承和发展京剧文化艺术。”

        除了京剧跨界合作“出圈”,如今,各大京剧院团和京剧演员陆续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通过各种形式科普、推广京剧艺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90后、00后已成为抖音听非遗戏剧的主力。戏曲舞台从线下来到线上,直播间已成为很多戏曲演员的第二个剧场,让更多网友体验到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江苏京剧院《太真外传》(电影)首
听梅派青衣讲述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创
京剧票友惠民演出 展别样梨园风采
“文韬武略”蓝天专场显文武京昆功
天津京剧院三台梅派剧目年末飨戏迷
通州区惠民演出京剧专场活动
两岸青少年京剧文化交流活动
怀化京剧协会组织各县(市区)协会
国家京剧院“秋之韵”阶段性验收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imtoken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占星入门知识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