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国家京剧院“秋之韵”阶段性验收
国粹京剧   2022-10-20 10:01:00 作者:易玲 来源:中国网 文字大小:[][][]
秋水长天共京韵 好戏连台绽芳华

▲《白毛女》剧照国家京剧院供图

        京戏传情,国粹流芳。9月12日至10月8日,国家京剧院“秋之韵”演出再度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7场传统大戏、3台折子戏专场、1场武戏专场、1场名剧名段演唱会缤纷上演,京剧表演艺术家和中青年演员会聚一堂,行当齐全、流派纷呈,以国粹京剧诠释传统美德,精心演绎中国故事。

        自2021年举办“秋之韵”演出季以来,连续第二年在国庆期间推出“秋之韵”,既寓意春华秋实的收获喜悦,又传递秋韵京韵交织的绵长情意,剧目及演员甄选也更加注重守正创新和薪火相传,延续国家京剧院对艺术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融合与发挥剧院艺术特色与优势,展现剧院始终不渝“讲好中国故事”的艺术追求。


经典名剧文武兼备 

春华秋实国粹流芳

        2022年“秋之韵”剧目既有展现浓浓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作品《三打祝家庄》《白毛女》《赵氏孤儿》《麒麟山》,又有充满平凡烟火气和生活旨趣的清新之作《锁麟囊》,更有适合举家观看的经典“猴戏”《大闹天宫》。在传统大戏异彩纷呈的同时,经典折子戏也交相辉映。既有武戏折子戏《扈家庄》《时迁盗甲》《收关胜》各路豪杰争相竞彩,又有《西施》《断桥》《卖水》《探皇陵》《金玉奴》《连升店》《孽海记·思凡·下山》折子戏专场,凸显青衣、花旦和文丑行当流派特征;既有现代戏专场《白毛女》回首峥嵘岁月,在10月1日还特别推出《京剧名剧名段演唱会》,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联袂演唱名剧名段,献礼祖国生日。

        2022年“秋之韵”是剧院“百日集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果体现。立足于激发动能、固强补弱、突出重点、全面提升的原则,剧院于今年3月起开展“百日集训”活动,在大练功、创作排练及艺术实践中全面提升全体演职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科学的长远规划、有力的具体举措,覆盖到每一位专业人才,让各专业岗位融会贯通。“百日集训”遴选了领军人才培养对象6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30名,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资深老艺术家全程把关,集中力量打造43场专场演出。

        此次演出正是“百日集训”的阶段性验收和考核,遴选的剧目均为剧院多年来广受戏迷观众欢迎的传统经典大戏和小型折子戏。从“二为”思想到守正创新,赓续延安精神。9月12日,文武兼备、青春阵容的经典大戏《三打祝家庄》作为“百日集训”复排剧目,开启了2022年“秋之韵”演出季大幕。从延安出发,到人民中去。1942年,受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鼓舞和感召,国家京剧院的前身延安平剧研究院创排京剧《三打祝家庄》,并逐渐成为国家京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从延安时期算起,《三打祝家庄》经历了5代京剧人的传承发展,也见证了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

        为了纪念杜近芳先生90周年诞辰,“百日集训”重点剧目《白毛女》作为“秋之韵”演出季剧目于9月14日上演,行当齐全、主线突出、高潮迭起,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京剧《白毛女》于1958年首次在国家京剧院(原中国京剧院)创排,时隔64年,复排《白毛女》既是赓续延安文艺精神根脉,也是深化人才建设的有力举措。《白毛女》的创排是剧院守正创新的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为京剧艺术当代化表达指引了方向。

        2022年“秋之韵”以戏促功的排演方式最大限度地锤炼青年演员的技艺,提升了其业务水平,深化了他们对剧院艺术风格的传承与理解,实现了以演出发掘人才、培育人才的目的。


创新开拓宣推策划 

点面开花实效显著

        此次系列演出的营销方案和促销策略,突出以观众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化营销理念,特别制定了分类实施的票务销售方案。基于精准分销的定价和售票方式,根据疫情防控75%上座率的规定,12场演出上座率达到可售座位数的95%,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全媒体时代,京剧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也必须依靠符合时代要求、观众需求的宣传和推广方式,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覆盖更广泛的受众。此次系列演出早在策划阶段就将营销推广及宣传策划工作纳入整体布局及安排之中,量身定制宣传方案,分阶段完成官宣预热、正式演出期间深度报道等多轮宣传工作,有亮点、有新意、有观点的宣传为此次演出季的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秋之韵”演出季期间,国家京剧院微信平台推出三大板块微信,台前幕后全面介绍演出季盛况。一是“剧目导赏”板块,从专业视角和趣味视角介绍剧情概要、剧目看点,分析看点亮点、普及京剧知识,通过专业视角降低理解剧情和走进人物的门槛,为观众提供全面详细、清晰明了的观演指南,深化了观众对剧目内容理解认识;二是“电子节目单”板块,设计清新典雅,图文并茂,颇具文学性和艺术性;三是“精彩回顾”板块于每场演出的次日推出,以现场报道的方式回顾热闹的演出现场,配以精彩剧照和花絮照,此外还特别刊出现场观众采访和线上观众留言,激发观众互动热情。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著名歌唱家、教育家乔佩娟说道:“上世纪50年代时我就是剧院的观众,现场看过杜近芳同志和李少春同志演出的京剧《白毛女》。今天,我到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看青年演员演绎这出戏,很激动。”

        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兼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任尼古拉斯·皮勒尔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看京剧。猴王的故事,我非常熟悉。但是今天看了现场演出,太精彩了,不可思议!”

        更有观众留言:“《锁麟囊》传递了世事无定、祸福难料,为人要有德有善,为贫要有志有气,为富要有仁有义的道理。”“《赵氏孤儿》情节丰富,感人至深,唱腔优美,极具戏剧张力!”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国家京剧院“秋之韵”阶段性验收
大连京剧院《承诺》宏济大舞台上演
聊城京剧院临清京剧院拉开晚会序幕
河南京剧艺术中心上线“中原文化大
国粹寻根,曲韵西城
隆回县戏剧家协会京剧唱进乡村
北京京剧院“周末场演出计划”天通
陕西京剧院《谢葆真》联排初审
陈霖苍从艺60年首次收徒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imtoken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占星入门知识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