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朱虹演出《苏小妹》纪念吴素秋诞辰百周年
国粹京剧   2022-09-17 10:59:41 作者: 高凯 来源:中新网 文字大小:[][][]

纪念吴素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朱虹成功演出《苏小妹》 主办方供图

        2022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京剧院于日前隆重举办“纪念吴素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新闻发布会和专场演出,以及吴素秋先生京剧艺术馆(霜红居)建馆落成仪式,以纪念这位积极推动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者,缅怀其对京剧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吴素秋先生是北京京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先后师从陈盛荪、王瑶卿、李凌枫、筱翠花、芙蓉草、魏莲芳等名家,又拜尚小云先生为师,认荀慧生先生为义父,继承了“尚、荀”两派艺术。吴素秋先生青衣、花旦皆工,四大名旦流派戏均能演出,刀马旦也有光彩,还常串演小生。她表演细腻,嗓音清脆,扮相俊美,擅演剧目众多。她博学广纳,融会贯通,经常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在演唱方面再做处理,形成了独特的演出风格,使剧目经常翻新,久演不衰。

        50年代初,吴素秋先生在北京组织首都人民京剧团,后加入北京市京剧四团任团长。20世纪70年代后期,吴素秋先生与李万春先生共同组成北京京剧院二团,为北京京剧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京剧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吴素秋先生入室弟子有吴纪敏、于淑敏、朱虹、张云、王慧娟、王晓燕、宦桂珠、王萍、刘淑云、李雪艳、欧阳慧、李雅兰、李奇、孙谋华、陈况等。吴素秋先生凭借着自身的特色与风格,吸引着众多艺术传承者,由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一批又一批的戏迷观众对彰显她艺术风格的剧目充满期待。

纪念吴素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主办方供图

        在新闻发布会上,吴素秋先生之孙吴坚表示,感谢剧院举办纪念演出活动,预祝演出圆满成功。同时,经过多年努力,吴素秋先生京剧艺术馆(霜红居)现已正式建馆,未来将以霜红居为平台,持续举办小型演出及京剧交流活动,传承发扬京剧艺术。

        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迟小秋表示,吴素秋先生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和北京京剧院的艺术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吴素秋先生曾赴东北演出授课,其唯美的舞台呈现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乃华深情回忆了向吴素秋先生学戏的点滴过往,吴先生如慈母般倾尽心血的教授不仅使先生的弟子们、学生们收获了艺术成就,也使他们深刻领悟到所肩负的传承使命。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细致讲述了向吴素秋先生学演《苏小妹》一剧的心得体会,并见微知著,以“守正”勉励青年演员夯实根基,踏实做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意蕴发扬光大。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丹菊表示,吴素秋先生与其先父宋德珠先生是师兄妹,也是她深为崇敬的前辈艺术家。吴素秋先生是中华戏校第一个“挑班”的女演员,闯荡于大江南北,鼎盛时期其班社拥有叶盛兰、叶盛章、袁世海、高盛麟、孙盛武、贯盛习、胡盛岩等名家。据其父宋德珠先生生前回忆,一次在上海,恰逢佳期,梅兰芳班社、宋德珠班社与吴素秋班社在相邻的三家戏院同时演出,各自拿出拿手好戏,最终三家全部满堂,传为佳话。

        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杨洪义当日总结称,吴素秋先生艺术风格独特,擅演剧目众多,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留下很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和脍炙人口的唱腔唱段。由她所组建的班社最终汇入北京京剧院,为北京京剧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吴素秋先生凭借她自身的特色与风格,吸引着众多艺术传承者,此次专场演出由吴素秋先生弟子、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朱虹再度演绎先生的经典佳作《苏小妹》,不仅是对经典的一次重温,也是对大师的再次致敬。

        当晚,吴素秋先生弟子、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朱虹以精良的舞台呈现传承恩师艺术特色,成功演出《苏小妹》。

        据介绍,朱虹自2001年起跟随恩师吴素秋先生学习花旦艺术,得恩师亲授《红娘》《苏小妹》《游龙戏凤》等剧目。作为北京京剧院目前唯一的吴素秋先生亲传弟子,如何更好地发扬先生艺术风格,将先生塑造的优秀舞台艺术形象演绎好,朱虹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的使命就是一定要把老师的艺术传承下去,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苦心培养。”

        据悉,吴素秋先生京剧艺术馆(霜红居)建馆落成仪式也已于日前隆重举行。(完)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朱虹演出《苏小妹》纪念吴素秋诞辰
长荣京剧院“进社区下基层”演出活
吉林戏曲剧院京剧《杨靖宇》唱响艺
鲤隐台戏曲晚会 学唱京剧过中秋
宁夏京剧院《庄妃》廊坊上演
精彩好戏陪伴市民度中秋
黑龙江省京剧院文旅品牌建设向纵深
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创编《爱国三
好戏天天演​欢乐迎中秋带来了京剧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imtoken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占星入门知识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