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看点丨艺术 | 探班京剧《白毛女》“守正创新”精彩即将上演
“大雪飞,北风紧,天阴云暗,盼新年,怕新年,偏到新年……”随着“喜儿”清亮婉转的唱腔响起,将探班记者一下子拉入到京剧《白毛女》故事中那个风雨欲来的雪夜,一幅历史时期劳苦大众抗争不公命运的感人画卷徐徐展开。
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杜近芳先生诞辰90周年”,国家京剧院以院团“百日集训”重点项目为契,复排经典剧目《白毛女》。经过近半年打磨,该剧即将于9月14日在梅兰芳大剧院与观众见面。
京剧《白毛女》首创于1958年,由戏曲艺术家马少波、范钧宏根据歌剧《白毛女》改编,首演汇聚了李少春、杜近芳、叶盛兰、袁世海等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阵容十分豪华。该剧一经上演即引发轰动,“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无钱难买来,红头绳扯上整二尺。来来来,爹给你亲手扎,扎起来。”等唱段更是家喻户晓,成为国家京剧院颇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
为加快青年人才培养,落实“以戏促功、以演推人”,本次《白毛女》复排大胆启用新人。遴选优秀青年演员刘琪饰演喜儿,一级演员李博饰演杨白劳,二级演员杨威饰演黄世仁,一级演员张兵饰演王大春,国家一级演员徐孟珂、优秀青年演员谢毅饰演穆仁智,一级演员毕小洋饰演黄母,二级演员谭小令饰演王大婶,一级演员蔡景超饰演赵大叔,优秀青年演员訾睿饰演张二婶,由青年编剧陈卓担任复排剧本整理,并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郑岩、张建国、陈淑芳、江其虎担任艺术指导,为演出保驾护航。
从彩排效果来看,复排《白毛女》剧情更为紧凑,将原版三个多小时的剧长浓缩近一半,在保留经典唱段的同时,更为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节奏,主线突出、高潮迭起,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服装、道具方面也更加精细巧思。特别是一些细节,如第一场杨白劳家在原有的房片上面设计了一道枯树形象的网幕,第二场黄世仁家把原来悬挂的小圆灯笼换成更大的长灯笼,第八场破庙重新设计了破庙形象网幕和残破的佛龛造型等等。这些细微处的刻画与展现,以及数字化的声、光、电等舞美效果,让复排后的《白毛女》更具舞台表现力,辅助营造更鲜明立体的氛围感,让演员的情绪调动和动作施展更有支点。另外,在音乐方面,本此复排配乐由交响乐团完成,听感更为细腻恢弘,还融合了少许歌剧、民乐等元素,增添与观众的互动感。
对于这些“新”设计,京剧《白毛女》的复排导演徐孟珂表示:“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仰视和学习的角度复排此剧。这个‘新’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新从旧中来的‘新’。所以,我们在创新时首先做的是‘守正’,这个‘正’是恪守京剧表演中四功五法的正道,以‘李、袁、叶、杜’四位京剧大师为代表的表演风格的‘正’,即舞台上的一切以刻画人物为核心。同时,也要很好的地继承前辈艺术家在每个人物中所运用的技术技巧,不但要做到‘知其然’,还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对前辈传承的坚守,在几位主演身上同样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本次复排中,担任复艺术指导的郑岩、张建国、陈淑芳、江其虎等几位大家,正是以往京剧《白毛女》中穆仁智、杨白劳、喜儿、王大春的扮演者。在历时半年的排练过程中,大师们延续京剧“传帮带”的传统,一对一悉心指导,对青年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仔细打磨,力求向观众呈现最好的效果。
“我的师父就是这么教我们的。”从三月份开始,陈淑芳就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刘琪,随着演出临近,更是几乎驻扎在剧院,陪伴青年演员们成长。有趣的是,陈淑芳和刘琪都是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杜近芳先生的徒弟。回忆起师父,陈淑芳眸中闪耀着光,“我的师父是一位将一生都奉献给京剧的老艺术家,在师父心中,戏比什么都大,所以她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严苛,也在言传身教中,把这种对观众负责,对舞台负责的态度传递到我们身上。”直到今天,陈淑芳都记得师父第一次给自己指导“喜儿”这个角色时,只“盼新年,怕新年,偏到新年”这一句唱词,就练习了很多遍,“因为任何技巧都是为人物服务的,在词句当中完成角色情绪的递进与转换,这种细节处的精准就是我们京剧表演者必须做到的。”在本次复排中,陈淑芳等人也将这种老一辈艺术家追求完美的精神传递给年轻演员,三代“喜儿”完成了艺术的接力。
对于刘琪来说,京剧《白毛女》这部戏有点难,“因为我此前一直演传统戏,这是第一次出演现代戏,在理解人物内心、增强声音爆发力等方面都对我是个挑战。”在现代戏与传统戏的区别上,艺术指导张建国有一个巧妙的解释:“一个要求艺术生活化,一个要求生活艺术化,所以演员必须放下传统戏中的一些固定程式,生活中怎么走,现代戏中就怎么走。”通过数月的排练,青年演员们提升飞快,完成了艺术的再突破。“这些孩子们演的太棒了,感觉杜近芳等几位前辈后继有人。”参加排练指导的领导嘉宾纷纷表示。
据了解,京剧《白毛女》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一遍遍打磨,期待拿出更精彩的演出展现给观众。“因为我们肩负着传承的责任,要把老一辈艺术家的光荣传统和高超技艺传承好,还要通过京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感受我们传统艺术沉淀的魅力。”李博说。
正如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在《白毛女》建组会上所述,《白毛女》的创排展现了该剧包容性、创造性、时代性的独特魅力,“如今我们既要继承传统,也要表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和理念。”期待9月14日京剧《白毛女》唱响梅兰芳大剧院舞台,向经典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