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82岁尚长荣的一堂表演课​
国粹京剧   2022-08-31 09:32:48 作者: 诸葛漪 来源: 上观 文字大小:[][][]

独家 | 82岁尚长荣的一堂表演课

        双休日,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没有休息。上午不到9点半,82岁的他,坐在上海京剧院504排练厅,开启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研习班新的一课。


    “唱到这里,大家都入戏了”

        八张长条桌围成一个正方形,师生们坐在一块,每人面前都放着《廉吏于成龙》剧本。作为尚长荣三部曲收官之作,《廉吏于成龙》是囊括中国所有舞台艺术大奖的大满贯作品,尚长荣细腻传神地塑造一代名臣清廉、刚正的经典形象,拿到了自己第三个中国戏剧梅花奖。《廉吏于成龙》也是此次“尚研班”重点教学剧目。

        没有客套话,尚长荣打开剧本,要求学生们逐一演练“于成龙”唱段。“相聚榕城咫尺遥,京师传召将我调”“我只待来日公事了,归故园尽享天伦乐陶陶”,排练厅里响起学生们整齐的声音。尚长荣一边听,一边用折扇敲击节奏,兴起时,自己哼起锣鼓经,为学生们“伴奏”。

        学生们唱完一小段,尚长荣逐字逐句分析唱词技巧:有时是正音,“‘哪’是‘哪’,不是‘呐’”;有时是气息运用,“中间要偷气”“不要拿气冲”;有时是情绪管理,“低着唱,唱出感情”。

        注意细节的尚长荣,生怕学生们顾此失彼,忘了表演要领。他时不时做手势,“这里要笑!”他把食指、中指比作v型,在下颌撑出一个嘴角向上的动作,向左右轻轻摆了摆脸,让两边学生都能看到,提醒大家不要光顾唱得正确,忽略角色表情。

        “你身染疾病口不言,苦痛自承担,怕我心悬念,于成龙欠你一百年……”学生们唱到于成龙与妻子邢氏倾吐心声,尚长荣又加了一句,“跪下后,要赶快把他搀扶起来。”

        《廉吏于成龙》第一、第二幕演练结束,尚长荣意犹未尽,拍了拍桌子,“唱到这里,大家都入戏了。”


    “不要拍,没啥大不了的”

        时隔6年,今年8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第二届“尚研班”迎来15位学生,他们来自上海、北京、山东、吉林、河南等9个省市13家艺术院团,还有跨剧种学戏的婺剧演员,其中花脸11人、老生2人、武生2人。主教老师尚长荣、李春城、王立军和上海京剧院领导组成招生小组,观看报名学生提交的表演视频,进行综合评分。

        按照日程,“尚研班”这几天跟随尚长荣坐排,抓唱为主,没有身形、动作练习。10点半,一二幕练唱结束,尚长荣突然提起,“休息20分钟,把桌子撤了,我们‘下地’排一排动作,抓紧每分每秒,多温戏。”

        学生们相顾又惊又喜,快速站起来,七手八脚抬桌子、搬椅子,放到排练厅角落。尚长荣笑眯眯地看着大家忙碌。

        休息的20分钟里,学生们喝起奶茶、咖啡、矿泉水,助教杨东虎的脚边放着一个1升的吨吨杯。尚长荣喝茶,端着茶杯的他先问本院学生,京剧院这几天折子戏都是谁在演。他问得很细,每个角色都问了一遍,“好好演,给院里争光。”转头,他又问一位京剧世家出身的学生,家人近况如何。学生们拿着手机给他看,转达外地戏迷发来的问候。

        聊着演出轶事,尚长荣撸了一下裤脚,左腿一道五六厘米长的疤,是膝盖手术后的痕迹,“扎过针,像上刑一样。唱戏的,每个人都有职业病啊。”

        瞥见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举着手机靠近,尚长荣立刻放下裤脚,“不要拍,没啥大不了的。”排练厅响起一阵轻快笑声。

        11点,“下地”排练开始,回到第一幕:助教杨东虎饰演于成龙,与上海京剧院演员陈志鹏饰演的随从山牛,走在福建官道上。上个月,尚长荣召集杨东虎等,又抠了一遍《廉吏于成龙》,以求教学时有最精准的示范。

        尚长荣一边打节拍,一边指出要点,“于成龙有时背手,有时没有背手,都要自然。”“山牛提到‘从没见面的小孙子’,脸不要向内,要朝着观众的方向,有一个停顿,让大家看清你的表情。”说到兴起时,尚长荣走上练功毯,边演边示范,学生们举起手机,记录珍贵的一幕。

        演完一遍,尚长荣招呼学生们跟着他一起上场。“一群老爷来了啊”,全场人又被他的话逗笑了。“人要有一点幽默感。”尚长荣话锋一转,“但演戏一定要规范、讲究。”

        他的规范、讲究无所不在。尚长荣三部曲之一《贞观盛事》传承版首演时,他要求年轻演员注意皇帝冕旒珠子始终保持顺直,“皇帝的一举一动皆有法度,绝不会头乱动,以致珠子乱颤。”


    “一出好戏永远是八仙过海”

        示范结束,尚长荣叮嘱助教,明天向舞美部多借几件于成龙用的草帽、烟袋,“排练时,手里有道具,心里有准头。”
        有些演员排练时喜欢哼唱,身段、动作随意比几下,美其名曰“台上见”。尚长荣要求学生,“排戏如练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根据我的经验,排练100分,上台之后或许只能表现出70分。排戏不能做到极致,正式演出很可能索然无味。”

        京剧名家李春城是尚长荣邀请来的导师之一,他与京剧名家王立军一起为“尚研班”学生抠戏。第一届“尚研班”学生舒桐、杨东虎担任助教,配合三位主教老师根据花脸、老生、武生的不同行当,进行分组教学。“一出好戏永远是八仙过海,不是独角戏。”尚长荣说。

        和尚长荣一样,李春城一大早来到504排练厅,“我年纪大,睡不着觉,别人是9点上班,我是9点收摊。”他告诉学生们,“只要你们让我早来,我就可以来。来得早,大家聊一聊演戏小技巧。珍惜时间,多问多学,比如为什么你们唱了三遍,老师否了前两遍。”

        李春城因《廉吏于成龙》调入上海京剧院一团,“尚研班”琴师张纪华则是《廉吏于成龙》唱腔设计兼京胡伴奏尤继舜的学生。2009年拍完电影《廉吏于成龙》后,尤继舜因病入院。一段琴声结束,尚长荣感慨地问张纪华,“最近你去见过师父吗?”

        今年恰逢《廉吏于成龙》首演20周年,故友新知聚在“尚研班”。尚长荣对学生们说,自己生平最难忘的三场《廉吏于成龙》分别在鄂州、宁波与上海,“观众们的掌声仿佛要把屋顶掀翻。”

        “这三场演出,您是超常发挥吗?”尚长荣摆摆手,回答出人意料,“演戏要发挥正常,不要超常,超常容易出舞台事故,比如手上兵器掉下来。”

        曾有人建议尚长荣,在《霸王别姬》里给霸王加戏,他一口拒绝,“想听我唱,可以去其他戏。乱加戏,戏会垮。”

        “有定力,有鉴别力,经得住外行吹捧,经得住内行推敲。”这些年,尚长荣常提到《荀子·修身》一段话,“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边演边讲,一转眼快12点,尚长荣宣布下课,“明天早上见。”他叮嘱学生,“不要喝酒,不要聚餐。晚上可以去外滩看一看,注意防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李胜素指导湖南京剧中心复排《谢瑶
侯丹梅京剧电影《新铁弓缘》全国院
82岁尚长荣的一堂表演课​
呼和浩特《京腔国韵》京剧晚会首演
云南京剧院惠民演出走进富乐镇​
北京风雷京剧团国粹京剧体验基地
聊城京剧院现代京剧《黄河滩上凤还
南开大学新编京剧《爱国三问》线上
国家京剧院将三团改名“青年团”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占星入门知识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