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杨七娘》开武戏展演大幕 李红艳等来“武戏的春天”​
国粹京剧   2022-03-09 10:45:33 作者: 王润 来源:北京晚报 文字大小:[][][]

放了十年的《杨七娘》开启武戏展演大幕 李红艳等来“武戏的春天”

        “太过瘾太好看了!很多年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武旦戏了!” 3月2日,“武”彩“京”华——北京京剧院武戏展演在国家大剧院启幕。首场演出《杨七娘》由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李红艳、黄彦忠主演。整场演出,现场观众反响热烈,掌声雷鸣,叫好不绝,大家都为能看到这样一出文武兼备、精彩纷呈的新编武戏感到兴奋和激动。尤其对于主角李红艳的表演,更是交口称赞,赞叹她虽然年过五旬,“动作又脆又帅又美又利落”,而且不仅武戏好,唱得也好,充分展示了一个“全能旦角”文武兼备的艺术才能,然而,在此次演出前,面对着这出已经放了十年没演的高难度大戏,李红艳内心曾经充满了忐忑不安。


    年过五旬重拾《杨七娘》百感交集

        “作为一名武戏演员,我进入这行至今已经41年了。这四十多年来,我坚持练功,坚持教学,但近十年基本已经不演武戏了。当我接到演出《杨七娘》这个任务时,心里一直很忐忑。我问自己还行吗?对一个武戏人来说,放下了十年,已经太久了。我最开始真的不自信、没把握。”说这话时,李红艳不见舞台上的飒爽英姿,而是难抑激动,多次哽咽。

        2012年,北京京剧院推出了为李红艳量身定做的新编历史京剧《杨七娘》,两位非常了解李红艳的编剧,创作出了一部既能展现李红艳卓越武功、超凡技巧,同时也能表现她唱、念、做、打全方面特长的大戏。剧中既有恢弘的战争场面,又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突出豪迈的家国情怀,具有充足的“乱世佳人”戏剧题材元素。而李红艳主演的“杨七娘”,几乎涵盖了所有旦角的扮相:花旦、青衣、女扮男装、扎靠女将……整个演出节奏流畅自然,文戏武戏交相辉映。然而,由于复排该剧难度很大,再加上多年来武戏的边缘化,使得这出《杨七娘》在之后十年都没有演出。这让李红艳曾经深感沮丧和失落。

        如今,北京京剧院重振武戏,去年年底推出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汇聚一流武戏演员的新编京剧武戏《大刀王五》,今年又隆重推出“武”彩“京”华——武戏展演,并且特意选择《杨七娘》作为展演开幕大戏,让李红艳的心情又紧张又激动。

        “现在我每天都能在排练场看到年轻人,剧院里的排练场几乎都不够用了,大家都很自觉地练功,要为我们的武戏增添光彩。我仿佛回到了20多年前在排练厅的感觉,那种练功的劲头又来了!”李红艳的心又被点燃了,她激动地表示:“听到院领导做出提高、发展、传承京剧武戏的决定,看到剧院引进武戏人才的新生力量,我真的发自内心由衷高兴,也替青年演员们感到高兴!”

    舞台风采不减当年

        3月2日晚,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年过五旬的李红艳风采依旧不减当年。她饰演的杨七娘初上场时,是一个怀春少女,李红艳用花旦的方式展现七娘的娇俏妩媚;洞房之夜,七郎不肯拜堂,李红艳以似波涌般的水袖表达七娘内心的气恼;过铁牌关时,七娘女扮男装,李红艳显示出其英姿勃发一面;天波府哭灵,是李红艳全场“文戏”表演的精华,她大段的青衣唱腔梅派韵味十足,凄美委婉催人泪下;最后一场,血战辽兵,这是全场“武戏”的精华,作为一名刀马旦,李红艳潇洒干练的武功技艺得到充分的展示,尤其是反手接枪,丝毫无误,赢得观众掌声。

        一位看过十年前《杨七娘》演出的资深戏迷盛赞道:“《杨七娘》这个戏难度也太大了!可以说现在除了李红艳,没人能演这个戏。这个戏要求演员文武兼备,不仅武戏要演得特别好,而且文戏还能唱反二黄。以前的传统老戏,几乎没有在一个戏里要求演员又能演武戏又能唱反二黄的。李红艳的演技非常扎实,无论接枪、下腰,都特别稳当,而且动作完成得也极为漂亮,可以说是又脆又帅又美又利落,让观众看着特别舒服过瘾。和十年前相比,这个戏现在又增加了很多技巧性的东西,武戏场面也更丰富出彩。除了李红艳,其他的花脸演员和小武旦也都很不错,展示了一出文武大戏的风采!”

    感恩叶红珠梅葆玖两位恩师

        演出当天,李红艳的恩师、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著名武旦演员叶红珠亲临现场观看,她对李红艳的表演非常满意。李红艳对恩师也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她说:“1992年,我一进京剧院就拜了叶红珠先生为师,距今整整30年。我所演的武旦戏、刀马旦戏,都是叶红珠先生一字一句一招一式手把手传授给我的,她对我要求特别细致和严格,所以我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作为梅派弟子,李红艳还特别感谢恩师梅葆玖先生:“十年前我们创排《杨七娘》时,我到梅先生家跟他商量唱腔,他说这出戏虽然是新编剧目,但唱腔一定要按梅派走。他还教我如何刻画人物、处理人物情感和唱腔节奏的运用把握。”李红艳至今还记得,2012年3月11日,《杨七娘》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梅葆玖先生亲临现场,“本来他应该到包厢就坐,但他坚决表示要给自己的学生把场,所以整个晚上他都站在舞台侧幕条边上,让我特别感动!”

本报记者 苏岩 摄


    链接

    武戏展演连演30场

        面对京剧武戏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北京京剧院振兴武戏的决心和举措,出身武生世家的82岁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少春也非常激动,他认为武戏展演活动意义重大,是梨园盛事,是“京剧院所有武戏演员的大喜之日”。杨老特别强调,人才是最宝贵的,而武戏边缘化是对武戏人才很大的损失和伤害。“武戏演员的艺术黄金期比较短,跟运动员有相似之处,即使以前有很好的功夫和表演能力,但到了一定年龄,艺术寿命基本就要画句号,但是他们从小到大的付出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些武戏演员。”

        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介绍,本次武戏展演将于3月、6月、7月、9月、11月分别在大剧院、长安大戏院、吉祥大戏院演出30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杨七娘》开武戏展演大幕 李红艳
李佩红戏曲艺术工作室在静安开班
又闻《梨花颂》,又见翠盘舞
重庆京剧院送演出进基层活动
李光:我的艺术生涯是党给予的​
武汉有戏“三八”妇女节展播《铁弓
“弘扬国学 唱响国粹” 迎“三八
国家京剧院为人才培养搭建“快车道
常东 “我的任务,就是要把关东京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星座星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