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首期“京剧会客厅”前两场的亲子活动
国粹京剧   2022-03-04 09:09:33 作者: 王冬冬 来源:瑜音社 文字大小:[][][]
 “小白”们对京剧的好感,是从哪来的?

▲瑜音社京剧会客厅亲子活动现场

        上周末,瑜音社首店成功举办首期“京剧会客厅”前两场的亲子活动。共计40多位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参加。由京剧结缘,社君又多了一批好朋友。

        四五岁也好,十一二岁也罢,到了京剧面前,孩子们通通变身“好奇宝”。女孩会对“铁镜公主”的旗装一见倾心,而年纪小的娃娃看到展台所陈列的盔帽、乐器,就想直接拿。

        3月5日亲子活动仍可报名,请戳图片

▲孩子们听老师讲“同光十三绝”

        这趟迷你京剧之旅,从介绍墙上的图片展开始。这些是王校长经过精心设计的主题:“同光十三绝”“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孩子们听“花脸”闫老师讲京剧过往的鼎盛与辉煌;“周信芳、盖叫天”,孩子们在“京剧与上海”板块,认识“海派京剧”。

        京剧怎么起源、在哪里定名?有哪些行当、分别又有什么特点?两场“瑜音社京剧小课堂”,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小脸庞上写满“认真”。与主持人“孔雀(阙)”老师积极地互动,在学身段动作时也踊跃地模仿。

▲孩子们在活动现场积极参与互动

        “站姿、坐姿、作揖礼”,泱泱大国的风度与美感,在这小小的细节里展露无遗。台步、弓箭步、亮相,生行的李老师用京剧手法演绎“我是一名武生演员”;跑圆场、兰花掌,花旦王老师用京剧的舞台语言表演“认识你们真开心”……

        “策马扬鞭、耍大刀”,道具环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部分。娃们踊跃举手,都想亲手摸摸京剧舞台上的“砌末”,圆一回英雄梦。

▲孩子们在活动现场积极参与互动

        “京剧小科班”的教室里,布置着图片展的另一部分,主题为“科班与京剧教育”。有一些家长会在活动结束后,带孩子上前浏览。

▲家长们带孩子观看图片展

        科班,是京剧教育史上重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大量京剧人才。把科班历史图片放在“小科班”的教室展出,既为致敬先贤、警醒后生对艺术常存敬畏心,同时也想表明,“京剧小科班”与传统戏曲科班,在教学形式和目标上,既有传承,也有与时俱进的思考:
         形式上,“京剧小科班”秉承传统戏曲科班教学的优良传统,“口传心授”与现代教育的特点相结合;从目标上,“京剧小科班”希望培养出对京剧心怀热爱的孩子,有的也许会成为京剧表演者,也可能会走向相关专业,或成为推广者。

        这星星点点,如同恒星汇成银河,共同完成京剧艺术的当代化。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北京京剧院2022年武戏展演启动
杨赤:建议恢复举办全国青年京剧演
史依弘唱响京剧“上海公报”纪念音
湖南京剧传承中心动态展《一念·辛
阜新戏曲公益大讲堂传承国粹
国家京剧院走进邹平
女花脸抖音一年表演170多个唱段
黄鹤京韵云直播展演季
学生艺术节展演 北医附小获金奖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星座星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