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新一代上海京剧偶像驰骋青春赛道​
国粹京剧   2022-01-21 10:51:30 作者: 王筱丽 来源: 文汇报 文字大小:[][][]

一人分饰“元堇”和“王熙凤”的背后,新一代上海京剧偶像驰骋青春赛道

        “知道《原神》吗?听过《神女劈观》吗?想知道原唱是谁吗?”今天的朋友圈里,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为京剧《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打call的文字获得众多点赞。

        原来,为全球游戏玩家瞩目的“云堇”和“王熙凤”竟是同一人——青年演员杨扬。不为人知的是,在新一代“京剧偶像”火出圈的背后,是这位“荀派”花旦在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培训计划“青春跑道”上十年不歇的奔跑。

        在这同一条青春跑道上,与杨扬共同奔跑着的还有117名年轻京剧人。随着上海京剧院“青春跑道”第二季日前的圆满收官,十载光阴、200余出剧目见证了这批青年演员从默默无名到C位的无数磨炼,也见证着代际更迭中经典剧目的传承交接。十年如一日的耕耘收获了丰硕成果:“青春跑道”两季参训演员傅希如2019年斩获“梅花奖”、院团连续五年将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收入囊中、三人入选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十年收官,更是一个新起点。”诚如张帆所说,传统戏曲文化的赓续仍需久久为功,唯有步履不停地前行,才能引来新的春光无限。

        京剧大家口传心授,出人出戏相辅相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全国京剧界都经历着一波人才断档、剧目断档、观众断档的“三断档”危机,上海京剧院也曾数度面临过演出需要“借演员”的窘境。时任上海京剧院院长的孙重亮决心建立一支属于上京的青年队伍,“业务管理部门”就此应运而生,主抓任务便是人才培养。

        项目的诞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从最初排戏前的一小时加练、到开设夏季集训训练班再到邀请艺术家进行个别辅导,经历了两三年的摸索后,寓意为“在艺术跑道上,青年人一直往前,永无止境”的“青春跑道”最终铺就。秉持着“戏是出人的载体,人是出戏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的初衷,并兼顾到有大量演出任务在身,上京最终决定“以戏促功”,根据每位演员的个人优势循序渐进地打造培养计划,一季五年,分别以“起跑”“跨越”“接力”“冲刺”“决胜”梳理出青年人才培养的整体脉络,每年一次甄选,最终以“金字塔”式培养理念甄选出剧院最拔尖的青年人才。

        “这十年激励着演员人才辈出,成名成材并不难,成大材则不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表示。名师出高徒,口传心授是戏曲传承过程中的公认规律。尚长荣、叶少兰、陈少云、王梦云……在“青春跑道”的导师名单中,可以看到一众大家名字。十年间,来自全国各地的89位京剧表演艺术家都是这条跑道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们发扬“传、帮、带”精神,以艺术指导的身份毫无保留地向青年人传授舞台表演经验,并为每一次的汇报演出坐镇把关。

        精心构筑的培养项目与不居人后的青年演员总是互相成就。十年前,已经是“青京赛”冠军的傅希如为争取更多锻炼机会主动报名进入“跑道”。“李浩天老师的《将相如》、祝元昆老师的《响马传》、童祥苓老师的《失空斩》……”向记者回忆起学戏经历,傅希如如数家珍,名家们的悉心教导被他化进表演中的一招一式。“艺术的进步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从一开始追求外形逐步过渡到追求流派神韵与人物神韵。”他对记者说道。排练厅里流下的汗水最终凝结成舞台上的星光,第一季“青春跑道”结束之时,傅希如收获了“白玉兰主角奖”。三年后,他站上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领奖台,成为上京第九位“梅花奖”得主。

    一人一策,蓬勃朝气满溢舞台

        “流派纷呈,各展风采。青春真好。也许在艺术上理解还稚嫩,也许不足,也许太过,都不要紧。因为有时间攀登。朝气蓬勃总是令人喜爱的。”在天蟾逸夫舞台看完三天“青春跑道”第二季汇报演出,京剧名家史依弘在微博上如是写下。

        纵观全国,青年演员展示平台并非“青春跑道”独家,但归行归路为演员制定“一人一策”,上京走在了前面。不止关注青衣与老生,花旦、花脸、老旦、小生,哪怕是一个主要配演,上京都会请来艺术家特别教学。“光优秀的主演已经不能支撑起当下的舞台,满台生辉需要四梁八柱、各行各当的共同提高。”张帆对记者说道。

        系统性的规划还体现在经典剧目的代代相传上,上京清晰地看到,优秀作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绝不是振兴京剧的上策,为了保证老艺术家花费无数心血的优秀作品在舞台上长久地绽放光彩,上京也将“传承”纳为己任。“尚长荣三部曲”、“陈少云三部曲”、《盘丝洞》……借由“青春跑道”,上京的一批保留剧目如今已由年轻人们全盘接演。

        “刚向大师们学戏时,因为学不下来没少哭鼻子。”杨扬告诉记者:“在学校里,学一出大戏要用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艺术家教戏则不同,往往只需要两三天,最多一周”。2008年,杨扬从学校毕业,加入剧院不久后她便发现自己的表演距离登台水准仍显得相当稚嫩。对于她来说,这条跑道更像是提升演技的加速器。《红娘》《霍小玉》《玉堂春》《百花赠剑》……杨扬一部部戏啃下来,逐渐找到了融会贯通的窍门。如今,那个对大戏望而生畏的小花旦已不见踪影,已然蜕变成台上挑起大梁的成熟演员。

        “培养青年人才,我们永远在路上,”谈及对未来的展望,张帆期待的语气中透露着笃定:“希望在下一个十年的规划中,年轻人们可以从高原走向高峰,在全国甚至世界的舞台上,成为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图片:上海京剧院供图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新一代上海京剧偶像驰骋青春赛道​
安徽艺术学院设立新京剧名师工作坊
华人春晚京剧国粹专场演出​
江西京剧团《碧血慈云》首轮巡演遂
上海京剧院交响京剧唱出初心使命
贵州京剧院参加“三下乡”示范活动
长荣京剧院陈乙畅获江苏文艺银奖
经典京剧进商场 好戏连台迎新年
于魁智携刘垒上演《打金砖》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