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北京京剧院新编武戏用真家伙演真故事
国粹京剧   2021-12-15 10:12:55 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字大小:[][][]
北京京剧院创排新编武戏 用真家伙演真故事寻真故居

        武戏难,新编武戏更难,讲好故事、铺排场面的同时,又要不失主角个性,同时传递尚武精神,如今北京京剧院正在做着这样一出多年来难得一见的新编武戏《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京师武林名侠,一刀倾城,与霍元甲、黄飞鸿、燕子李三等人齐名,影视中屡有展现,但京剧舞台却从未有过。

真家伙、请外援

只为让打斗场面更精彩

        走进北京京剧院,楼道内便能听到冷兵器碰撞的声音,由于剧目背景发生在晚清,王五又是真实的武林豪侠,因而剧中的开打场面有别于传统戏中的虚实结合,更接近于武术和写实。据《大刀王五》的副导演年金鹏介绍,“此次剧中使用的短朴刀和双手带等兵器,都是我们俗称的‘真家伙’。以往传统戏中的兵器都是竹子做的,手柄是藤质地,而这次材质上则是金属再进行电镀,不仅视觉上更真实,听觉上也和传统舞台兵器打出来的不一样,更有那种金石相击的感觉。”

        但正是因为这些“真家伙”,给导演和演员增添了非常大的难度,“兵器变了,打法和手法也就不一样了,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是重新编排的。很多演员都没有拿过这种兵器,所以剧中开打的场面基本都是我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编排的,要跳出传统戏的套路,更接近于真实的打斗场面。”这些年,年金鹏参与的新年京剧晚会中创编过一些武戏,也使用过双手带这样的兵器,“但那只是一些配合曲牌的舞蹈,像这个戏中硬碰硬的展示,几乎没有用过。”

        受伤对于武戏演员来说可谓稀松平常,但因为使用了真家伙,无疑增加了排练和演出的危险性。年金鹏说,“我们会告诉演员这样的刀该怎么用,尽可能降低受伤的几率,但武戏演员磕碰是避免不了的,用我们的话说,‘一定要皮实’。”此次,身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的年金鹏还带来了7位学生,剧中很多繁难的动作,都将由这些武戏新生力量来完成。据他介绍,“武戏的新陈代谢很快,比如北京京剧院2010年左右毕业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技巧对他们来说已经很难完成或者说很吃力容易受伤。而这7个孩子已经具备了演出大戏的技术技巧,又正值最当打的年纪,剧中像‘水斗’中隔着站着的人翻腾的动作,都将由学生们来完成,这些也恰恰是让观众最提神的地方。”


展侠义、重觉醒

只为习武强国振我国家

        在导演张峰看来,大刀王五除了是历史上不能被忽略的大侠大义之人,“他在行镖中的行侠仗义、言出必行,传递的正是何为刀、何为侠、何为义的侠义精神,更有其腐朽中求变革的觉醒思维。因此我们在创排时撷取了两条线,营救谭嗣同和与谭嗣同之间你教我学文、我教你习武的这种惺惺相惜。”

        多年来,关于大刀王五,流传的故事不少,影视剧中也多有展现,新编武戏《大刀王五》并没有梳理其一生,而是着重展现了其为救谭嗣同而劫法场的前后。张峰称,“截取的这个人生侧面展现了万民于水火、他也在其中的困惑。他一个习武之人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去体会,谭嗣同对他的影响非常大。王五本是一个镖师,却可称大侠,可见他在那个年代接触了方方面面,比如时局,比如达官贵人,但更有平民百姓,因此最能看到中国的现状。今天,我们将大刀王五的故事搬上舞台,就是要传递习武强国可以振我国家的理念。国强是所有人的诉求,国强老百姓才有安全感,也只有国强才能民强。”

        张峰武花脸出身,但近些年投身影视剧担任导演,拍了《丑女无敌》《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以及《一剪芳华》等作品。此次回归舞台,张峰对于京剧依然敬畏。“近年来武戏少,人才更是稀缺,虽然创排《大刀王五》的过程很艰辛,但我们的另一层用意,就是展现北京京剧院武戏演员的精气神,传递武戏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打斗场面用了很多新的创意点,同时借鉴了《伐子都》《雁荡山》等剧中的精华。为了展现主演詹磊是文武兼备的特质,我们还借鉴了川剧的帮腔,既让他在激烈的打斗场面中得到休息,又展示他的演唱功力。”

        据悉,北京元素和地域特色也将是全剧的看点之一。张峰说,“除了展现北京地标式的建筑,老北京的烟火气,比如卖西瓜、糖葫芦,剃头的吆喝声等等都会融入剧中。”

穿大褂、粘胡子

只为让人物更可信

        剧中饰演大刀王五的武生演员詹磊,在上中专时最喜欢的武林人物就是霍元甲、黄飞鸿和大刀王五。“我从小就有英雄情结,中专时曾经在图书馆把能借到的霍元甲的书都读过一遍,他们和我的行当很接近,那时就想演这样的人物。但是很多年我们演的都是传统戏,没有近代的武侠人物,这次也算是圆了儿时的一个梦。”

        确定出演王五后,詹磊第一时间来到源顺镖局旧址,虽然这里多年已是一个大杂院,仅留有一块牌子,但詹磊还是想去故地找寻人物的灵感。“我就是想求证下王五这个人物与书中是否吻合,有时真实的人物世界常常和书本资料中并不完全统一。我就是想知道一个鲜活的王五原型究竟是什么样的。毕竟他1900年就已经故去了,要想找到后人或同时代的人已经几乎没有可能。但没想到的是,我竟然就有缘分碰到了这样一位奶奶,她从10岁就在这里居住,一直到现在。有幸和王五的三姨太一起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如今院子里住的人都走了,只剩下她一个。我向她询问了当时王五家里的环境。她告诉我,那会大家一直管王五叫老总。很多细节都是真实的故事,让我很感动。”

        如今王五的刀法早已失传,当年他使用的刀多大、多重什么形状也不得而知。这虽然成了遗憾,但也给了舞台想象的空间。“京剧舞台上用的刀都是比较程式化的,轧刀、举刀都是舞台化的。我也看了很多武术的视频,包括电影《黄飞鸿》《霍元甲》等等,希望在开打上能更真实。这个戏发生在晚清,比较贴近生活,不像以往的打斗场面是虚实结合,这个戏的武打场面偏写实,要让观众觉得可信。另外装束也比较生活化,说话京白居多。如果完全上韵,就会和服饰装扮有一些脱节,所以我借鉴《铁公鸡》里的念白,目的就是要让观众听得懂。”剧中除了繁重的武戏,还有大段的唱念贯穿情节,排练开始后,剧本一直在调整,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对詹磊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我的行当不同于老生,武生还是以性格武功为主,唱念在武打之后,但这个戏则是武戏与唱念比重各半。”

        眼下,该剧几乎是一天三班进行排练,而詹磊则是白天排练,晚上还要背词记唱腔,常常到深夜12点。“我在剧院出现的时候,都要和同事对戏,自己需要下功夫的部分只能安排在回家后。由于剧中的王五已经是中年往后的年纪,我需要穿大褂、粘胡子,为了戴辫子还要刮头。之前我从没穿过大褂,没戴过络腮胡子,所以就买了影视用的胡子,穿上大褂,夜里12点背完词对着镜子找人物的感觉,把我妈吓了一跳,感觉像是穿越了。我就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在找那个时代的气息和节奏以及人物的魂,一点一滴汇聚到一起,让人物更可信。”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青岛有戏"
长荣京剧院折子戏专场演出“德艺双
北京京剧院新编武戏用真家伙演真故
济南京剧院戏曲电影《邓恩铭》开机
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 国粹“FOL
于魁智李胜素助阵国京一团和振鹏京
襄阳艺术剧院“永远跟党走”京剧名
成都京剧研究院努力打造“剧场杀”
安丘市京剧团演员为社区现场指导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