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三代同堂聚合心 共抟当代马派魂
国粹京剧   2021-12-02 09:48:15 作者:撰稿:尚丹 摄影:傅帅 来源:北京京剧院 文字大小:[][][]
三代同堂聚合心 共抟当代马派魂

        11月25日,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马派名家朱强携弟子张凯前往看望迟金声先生,陪老人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充满“戏味儿”的生日。

        听朱强说起12月9日将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与徒弟张凯共同演出骨子老戏《战长沙》,迟金声先生立刻来了兴致,要师徒二人“来一段给我看看”。看到起兴处,先生甚至起身亲自示范了几个动作要领,“颈子要艮住、不能软,吸腹,要显出关老爷的精气神来。和黄忠对戏的时候,动作不要太大,要提着气,要有一股子潇洒漂亮的‘帅’劲儿。”

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马派名家朱强携弟子张凯为迟金声先生庆贺生辰

        说完了戏,迟金声先生又对朱强和张凯讲起了马连良先生和马派艺术:“马派艺术最讲究一个‘准’字,动作唱腔都要尺寸到位。老话儿说‘一指动全身’,就是讲究每一个身段动作都要协调好看,一个动作做多少遍都一点儿不能含糊。学马派唱腔,讲究‘字儿、味儿、气儿’,为了腔儿不折要‘一弓劲’,现在条件好了,你们要反复听录音看录像,仔细琢磨控制气口,要唱出好听的腔儿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迟金声先生深情回忆起马连良先生生前的点点滴滴,盛赞马连良先生品德之高洁:“马先生始终一颗红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他正在香港演出,一听说消息立马要求回京参与建设工作。排演《杜鹃山》的时候,马先生主动承担了‘郑老万’的角色,从没有计较角色大小,他心里装着的是整个舞台。后来又排《年年有余》,一个拿烟袋的动作他都反复排演多次,力求贴近人物形象。在爱党爱国上,马先生做到了义无反顾。”望着1962年拜师时与马连良先生的合影,迟先生讲述起自己自建院以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受到当时剧院多位领导前辈的关怀,如今已是有35年党龄的老党员了。迟先生问起了一旁的张凯有没有积极加入党组织,在得知在场爷儿仨都是党员后,迟先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聆听了迟先生的谆谆教诲,看到迟先生谈戏讲戏时耳聪目明、思维缜密,举手投足间不乏潇洒朗逸之气,朱强感慨道:“迟先生一生学贯南北,熟稔京、昆,青年时代即开始教育、传承工作,长期辅助马连良大师,在剧团担任排练指导、舞台监督工作,并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长年执教,为传承马派艺术辛劳一生,培养了几代马派艺术人才。从我的师父张学津先生,到我这一辈以及我的徒弟张凯,都得到了迟先生的传授和指导。迟先生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的学生,他作为音配像工程的主要导演,执导的几百出戏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为京剧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从未停歇对京剧艺术的关注和工作,整理剧本,为传人们说戏,为我挖掘整理、排练演出了《火牛阵》《广泰庄》《渭水河》《战长沙》《乌龙院》《赵氏孤儿》等众多马派剧目,为京剧的未来仍不停歇地工作。受迟先生影响,我今年也执导了《嫦娥奔月》,如今退了休,想要再多尝试一些导演的工作,把老先生们传授给我的以及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再传授给年轻人,让马派艺术的薪火得以代代相传。”


朱强以《君寿千年》画幅为迟金声先生贺寿

马派三代传人合影

        临别时,迟先生又反复确认了《战长沙》的演出时间,叮嘱师徒二人一定要把戏演好。

        “我等着看你们的演出录像。”迟先生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三代同堂聚合心 共抟当代马派魂
北京京剧院《大宅门》将首次呈现闽
“依”于初心 “弘”扬国粹 梅派
大手牵小手 传京剧薪火
国家京剧院带你“玩儿转京剧”​
京韵芳华京剧经典折子戏专场
于魁智李胜素领衔两部经典登陆海口
石家庄京剧团《挂云山》唱响英雄赞
福建京剧院八闽戏剧进校园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