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纪念马连良上海巡演新闻发布会
国粹京剧   2021-11-25 09:19:04 作者:赵玥 来源:新民晚报 文字大小:[][][]

陈少云朱强携手“借东风”,京沪名角用三台好戏纪念马连良诞辰双甲子

        “开票五天,《群英会·借东风》已经出票六成以上”,在(16日)昨天的“纪念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活动上海巡演”新闻发布会上,天蟾逸夫舞台总经理潘熠文透露,这部马派代表性剧目未演先热。1927年马连良正是在天蟾舞台和周信芳首次演出“借东风”,这次将由麒派和马派名家陈少云、朱强合作演绎一回“鲁肃”“诸葛亮”。

图说:演出海报 官方图

        马连良先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之一,著名的“四大须生”之首,他开创的京剧马派老生艺术成为北京京剧院之根基。他所创演的《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四进士》《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赵氏孤儿》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至今广为传唱,深入人心。

        12月3日至5日,纪念马连良诞辰双甲子巡演将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北京京剧院携朱强、李宏图、黄柏雪、梅庆羊,及马派优秀青年传承人穆雨、张凯来沪,与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萧润年、史依弘、安平、奚中路等为广大戏迷观众献上三场经典剧目演出。

        12月3日的夜场,两家京剧院团将共同带来折子戏《游龙戏凤》《春秋笔·杀驿》《打渔杀家》。12月4日至5日的日场,京沪名家将演出《群英会·借东风》《四进士》两部马派经典代表剧目。三台演出,都和马连良在上海的演艺生涯息息相关。

        马连良先生嫡孙马龙是马连良艺术研究会负责人,他表示,马连良从1922年2月第一次来到上海演出,到上世纪50年代末一共来了上海20多次,有时候演出多,一住就是半年,“马连良先生解放前在上海演出‘借东风’,连演三天都满足不了观众的需要”,一直等观众看过瘾了才换下一出剧目。

        在北京演出《四进士》时,马连良演的是要连演四天的小连台本戏,来到上海演完第一天日场,没想到观众都不愿意散场,要求马连良一次演完。马连良大受触动,感受到时代与观众的变化,开始了剧目改革,有了如今观众一晚上就能看完的单本戏《四进士》。

图说:马连良“四十八我”全图

        去年,上海京剧院修复了一组马连良的老照片,是马连良在静安寺一家法国人开的照相馆拍下的“48我”照片,一张照片集中了马连良所塑造的47个舞台形象,还拼入一张他的本色相片,是京剧历史上宝贵的影像资料,这也是京沪两地的一次隔空互动。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冯钢表示,马连良在上海演出过很多次,对上海戏迷影响深远,海派京剧大家汪震华、童祥苓都吸收了马连良的艺术精髓,马连良的弟子张学津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不遗余力弘扬马派艺术,恢复马派剧目演出。这次陈少云、朱强同台又将续写一段传承梨园演剧精神的佳话。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江苏京剧院《凤还巢》泰州大剧院上
北京京剧院《大宅门》对话深圳
李军京歌京剧专场演出九棵树未来艺
“颐和有你”京剧艺术讲座
京剧名家山东艺术学院“名家传戏”
纪念马连良上海巡演新闻发布会
60岁京剧名家退休不退“艺”
《奇袭白虎团》巡演到江西,山东京
京剧交响套曲 《京城大运河》扬州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