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第九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国粹京剧   2021-11-17 10:00:25 作者: 来源:文旅中国 文字大小:[][][]
第九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11月5日至7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京剧与现代教育——第九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李必友致闭幕词,院长尹晓东致开幕词,副院长冉常建作大会主题发言,副院长张尧等出席会议。

研讨会现场(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李必友指出,本届研讨会正值习近平总书记给全院师生回信一周年之际,是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一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尹晓东回顾了17年来京剧学学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肯定了中国戏曲学院京剧学研究团队在京剧文献的发掘整理以及学院在戏曲理论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果。

        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特别指出了戏曲教育中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呼吁在京剧的人才培养中应加大重点人才的实践力度和实践机会。作为京剧人,对京剧艺术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为了避免舞台表演的机械化,要重视对京剧文化内涵、艺术范式、审美理想的感知。

        大会主题发言中,冉常建指出,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其目标是立体的,即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时代课题,需要培养大批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全面发展的京剧人才来完成这项重要任务。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探讨了演员身上的“绝活”与演人物之间的关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郭安瑞的研究呈现了法国人视野中清代晚期京剧的生态。

        大会发言中,十五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学者梳理了张君秋的教育理念,并强调当“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成为戏曲艺术高端教育的成功范本之时,应铭记张君秋在京剧教育领域的筚路蓝缕之功;有的学者注意到了演员进行基本功训练时的运动原理以及防止损伤的训练方法;也有学者探讨了中国戏曲学院著名教育家王诗英教授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如何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优势、如何创造性地改造人才培养模式等。

        在小组讨论中,数十位学者围绕“理论与政策”“科班与剧场”“教学与实践”“域外视野及其他”四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交流了京剧与现代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也涉及国家政策对于京剧教育发展的作用,富连成等民国时期的科班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对于京剧人才培养的贡献,剧场、校园、社区等场所对于京剧演出的推动等问题。课堂教学与实践、当前京剧院团的人才培养,更是此次会议最为集中的话题。域外视野对于京剧教育、京剧传播的聚焦也是独特视角。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学术总结,他对比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各种戏曲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得失,强调作为以身体训练为主的京剧艺术,必须高度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和上台演出的机会,只有尊重艺术规律,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实现京剧内生的现代化,现代京剧教育才有可能成功。

        来自中国以及美国、法国、丹麦等海内外的戏曲专家学者、表演艺术家、院团管理者及社会各界京剧爱好者近150人线上线下参加会议,提交论文110多篇,研究视野开阔,研讨广泛深入,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北京京剧院《大宅门》亮相江城又演
第九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京剧交响《京城大运河》云上展播继
成都京剧研究院走进青羊附属小学
惠州京剧进农村进社区进公园
北京京剧院《大宅门》三天两场火爆
蓝天万里赶场,“四郎”周末奔忙
国家京剧院​“春之声”将接力“秋
戏聚凤凰第七季 年轻票友当主角​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