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同济大学携手上海京剧院举行师生京剧专场演出
国粹京剧   2021-11-09 09:29:54 作者:周游、杨雨露、李露 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 文字大小:[][][]

纪念梅兰芳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梅葆玖先生逝世五周年,同济大学携手上海京剧院举行师生京剧专场演出

        高校与专业院团携手,挖掘传承京剧濒临失传剧目。作为“梅韵玖传”——纪念梅兰芳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梅葆玖先生逝世五周年主题活动,10月31日下午,同济大学师生京剧专场系列演出之京剧折子戏《太真外传(下)》在上海京剧院周信芳戏剧空间开演。校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出席观看了演出,并为翁思可、吴颖等同济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昆)传承基地授课教师代表颁发证书。

        《太真外传》由同济大学与上海京剧院合作复排,同济大学京剧社师生共同演出。此次演出由上海京剧院、同济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京昆)传承基地共同主办,上海京剧院二团承办。头二本《太真外传》已于2020年12月在周信芳戏剧空间演出,受到梅派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太真外传》是京剧的优秀传统剧目,原为四本,共十余折,分四天演完,蔚为大观。该剧目无论唱腔设计、音乐、舞蹈、服装、舞台美术,均为梅(兰芳)派京剧之集大成者。然而,梅派路子的该剧已有30多年绝响于京剧舞台。梅葆玖先生入室弟子、同济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京昆)传承基地艺术总监李健博士,参照恩师梅葆玖先生,以及言慧珠、魏海敏、李胜素等梅派传人演出本,整合整理出全部《太真外传》剧本。在上海京剧院的大力支持下,继去年上部《太真外传》展现于上海的京剧舞台后,在梅兰芳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梅葆玖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李健将下部《太真外传》近乎完整地复排演出,作为缅怀和纪念。上海京剧院年过八旬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入室弟子张南云先生,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及周信芳先生的入室弟子、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先生分别担任复排导演和艺术指导。

        在《太真外传(下)》的演出之后,还举行了同济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展示演出,包括昆曲清唱《长生殿》、京剧清唱《将相和》《战北原》《钓金龟》、京剧流水联唱《行云流水》、京歌小合唱《梨花颂》等。近年来,同济大学与上海京剧院共建,派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京剧教师翁思可、吴颖等为在校学生开设了“京剧欣赏”“京昆排练”等课程。 

        同济大学历来重视戏曲艺术教育,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引入戏曲艺术教育。同济大学1987年开展昆曲艺术教育,1995年成立昆曲社,1997年成立京剧社。2005年,上海市教委在校设立上海高校中唯一的戏曲类实践基地——“上海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京剧社和昆曲研习社是该基地下的传统文化类社团。学校与上海京剧院、上海昆曲团等专业院团密切合作,将基地建设成为面向青年学子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传统戏曲的重要平台。在历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比赛中,学校连续多年获特等奖、“优秀组织奖”等荣誉,京剧社团获评“优秀大学生京剧社团”。2018年,同济大学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昆)传承基地。自2020年以来,传承基地先后开展《梅韵玖传》系列演出、学生版《长生殿》和“品戏”系列活动,推动京昆艺术在高校落地生根。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国京一团《龙凤呈祥》滨州保利大剧
北京京剧院《大宅门》福建大剧院上
江西京剧团提供优质演艺服务
同济大学携手上海京剧院举行师生京
红桥文化馆戏曲进校园
于魁智李胜素演绎经典 “戏码头
北京京剧院《大宅门》巡演福安大剧
长荣京剧院现代小戏《春风化雨》获
龙潭街道弘扬国粹 做小小京剧传承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