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皮黄雅韵唱赞歌 百剧百人庆百年
国粹京剧   2021-01-31 09:50:40 作者:牛春梅 来源:北京日报 文字大小:[][][]

 皮黄雅韵唱赞歌 百剧百人庆百年

        2021年1月1日下午2点,北京京剧院的演员们在长安大戏院为观众献上了传统剧目《林冲夜奔》与《辛安驿》,为北京京剧院2021年的演出拉开序幕,2021年全年计划“百剧百人庆百年”展演活动正式启航。这一系列展演活动是北京京剧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推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京剧院以已有二百三十年历史的京剧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剧院自身丰富的人才和剧目储备力量为基础,数百位京剧演职员以皮黄雅韵歌颂祖国、歌颂党,既彰显传统艺术的魅力,又传播爱党、爱国的情怀。

    ● 全国首场庆祝建党百年演出拉开百剧帷幕

        在2021年1月1日去长安大戏院观看京剧《林冲夜奔》与《辛安驿》的观众,一定会发现手中的节目单多了一个醒目的图案,红色圆圈内,正中央是醒目的黄色数字“100”,上方沿着圆圈内边缘有文字“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数字下方同样是两行醒目文字“百剧百人庆百年”与“北京京剧院优秀剧目展演”。

        这意味着,北京京剧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推出的2021全年系列展演活动——“百剧百人庆百年”在长安大戏院正式拉开帷幕。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介绍道:“这场演出应该是全国第一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演出,从2021年1月1日下午第一场演出开始,2021年北京京剧院计划将有108部展演剧目陆续和观众见面。北京京剧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流派众多,荟萃了二十余个京剧流派艺术。各流派留传下来的剧目是京剧艺术得以弘扬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用剧目展演的形式,以文艺工作者特有的方式来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表达我们最深情的祝福。”

        北京京剧院“百剧百人庆百年”展演活动中,共包含108部展演剧目。有70部传统经典剧目如《状元媒》《珠帘寨》《吕布与貂婵》《锁麟囊》《赵氏孤儿》《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穆桂英挂帅》等;16部原创新编剧目如《李大钊》《许云峰》《党的女儿》《下鲁城》《宋家姐妹》《画龙点睛》等;5部红色现代戏如《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3部小剧场剧目《马前泼水》《昭王渡》《浮生六记》;13部近期挖掘整理剧目如《双合印》《万里封侯》《高亮赶水》《凤鸣关·天水关》《酒丐》《封金·挑袍》等;以及一部原创音乐会。

        在一年之内展示北京京剧院建院以来丰富的传承创新成果,对拥有强大人才储备力量的北京京剧院来说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出于对艺术的高追求和对演出的高要求,即使是对各类剧目早已熟稔的名家们也倍感压力。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一团团长、张派名家王蓉蓉提到面对的挑战时表示:“作为演员,演每一出戏时都应该感到有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确保演出呈现高质量高水平。这不光是对我个人的要求,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们会要求整部剧的主演、配演,包括群众演员都应体现最高水平,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叶派名家李宏图说:“这个工作量非常巨大,我们不仅要精心排练打磨,还要合理组织演员阵容,要慎之又慎地选择剧目和演员。哪个角色由谁来演更合适,谁和谁搭配更合适,这些都需要琢磨。”为确保演出剧目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剧院在排练过程中都力求挖掘能够提升观看体验的细节。或增加情节,丰富故事,提高剧目生动性与观赏性;或适当删减原剧中一些重复过场,使演出节奏更加紧凑、一气呵成,令剧目逻辑性与流畅度都极大增强,提升观演体验。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老生名家杜镇杰说道:“我们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观众,一切为了舞台呈现更加完美。”

    ● 名家引领“传、帮、带”豪华阵容“一棵菜”

        在“百剧百人庆百年”展演活动中,北京京剧院180名演员、110名演奏员、80名舞台技术人员和10名主创人员全部参与其中。对于如何在庞大的体量之下达成舞台上的默契配合,刘侗院长表示:“我们在演出中采用名家引领‘传、帮、带’,老中青结合的方式,让名家们带着青年演员共同完成。戏曲舞台艺术是一种集体的艺术,讲究“一棵菜”精神,各行当、各类型的工作都要齐心协力,才能有高水平的舞台艺术呈现。以此确保行当齐全、阵容整齐,使每一台演出都能够达到目前剧院阵容里的最高水平。”

        拥有近400人的庞大演出阵容,既得益于北京京剧院数十年的积累,也和剧院一直以来对京剧艺术传承的重视分不开,是北京京剧院人才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演员自身而言,青年时期是舞台功底的学习和积累期;而站在全行业角度,对青年演员的重视也意味着对传承的重视。北京京剧院在培养青年演员方面,力主因材施教、按行归路,并将有限的艺术资源集中,尽可能给青年演员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叶派名家李宏图对此做了非常有趣的比喻:“团长就像一位做菜的大师傅,要考虑如何把菜炒的色香味美,怎么搭配更出彩。这要求团长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观,同时也要对市场有正确的认知,知道什么样的演员未来能够撑得起大梁,要把这些人科学地培养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百剧百人庆百年”首场演出结束合影

        ● 把年轻人变成“自己人”让观众代代传承

京剧作为一门有着二百三十年历史的国粹艺术,发展至今受到戏迷观众的广泛喜爱,离不开一代代京剧人的传承赓续,更离不开观众的认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京剧被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剧场内抬眼望去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如何争取更多“黑发观众”是北京京剧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课题。近年来,剧院多措并举,以优质剧目与“名角儿”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为京剧叫好。

        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青年团团长、程派名家迟小秋对此感触深刻:“近些年,很多年轻人开始喜爱京剧、喜爱程派艺术,每次演出开票,许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时间抢戏票,抢完戏票再买机票,千里迢迢来观赏京剧,令我非常感动。不仅演员们需要传承京剧艺术,我们的观众也是需要传承的。剧院搭好舞台,演员演好戏,让年轻人有更多了解京剧的机会。随着年轻人对京剧不断加深了解,他们正越来越喜爱、追随、迷恋我们中国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演员,迟小秋也尽自己最大努力给观众以回馈,“我一直跟团员讲,艺术一定要对观众负责。我们演到老,就要学到老,练到老,竭尽可能让观众的期待不落空,让他们看了之后喜欢京剧并且期待看下一次。”

        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老生名家杜镇杰更把年轻观众们变成了“自己人”。他有一个多是由年轻人组成的粉丝团,很多粉丝都亲切地唤他“杜叔”。近些年,杜镇杰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北京京剧院推出的以挖掘上演传统骨子老戏为主的精品系列演出活动“寻梦·承泽”之上。作为项目主演,杜镇杰常会在排戏过程中征询粉丝们的意见和想法。在他看来,这样的交流让他更加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听到年轻人的声音。“在我每一次演出中,这些年轻人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他们给我反馈与建议,帮我宣传,让身边更多人了解京剧,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在争取年轻观众方面,我们不愁,因为京剧把这些年轻人和我们‘绑’在了一起。”

        尽管京剧收获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京剧人也没有耽于现状。对于如何让京剧拥有更大声量,如何让京剧观众代代传承,北京京剧院已制定了多项工作计划。对此,刘侗院长表示:“在全国范围内,戏曲类的培训还相对没有形成完整的规模体系。为做好对青年的艺术培训,奠定良好的艺术培训环境基础,北京京剧院在2020年一年的时间里编写了十余本京剧教材,并预备在2021年出版面世,接下来还会进一步注册考级培训。我们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京剧考级培训,让广大的青少年能够走近京剧、喜欢京剧、甚至热爱京剧。此外,我们也会坚持演出,不能让艺术无声无息地倒下去。如果院团自身都不发声了,有多少观众也没有用。所以2020年虽然遭遇疫情影响,但我们一直没有停止演出,即使有些场次票房不理想,大家问我还演不演,我说演,必须演。这样不仅让我们的演员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艺术水平,另外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应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北京京剧院作为大型国有院团,要努力做行业‘领头羊’,要引领行业生态,将京剧艺术做大做强,让观众知道我们永远在发声,彰显我们的价值。特别是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那些仍坚持来看戏的戏迷更是京剧的核心观众,我们必须为他们做好服务。此次北京京剧院‘百剧百人庆百年’展演活动中,我们制定了大量青年演员演出计划,同时针对年轻观众安排了诸多符合现代审美的新编剧目和小剧场剧目。我们期待能够让京剧艺术在当代绽放更为瑰丽的光芒。”

    ●“以艺抗疫”义不容辞 让观众感受到力量

        近一年来,疫情将我们每个人在物理空间层面上分割开来,而文化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缓解了随之而来的孤独感,给予每个人振奋人心的力量。北京京剧院的演职员们从2020年至2021年1月,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坚持演出、坚持发声,为城市带来活力,为观众带去更多希望。“社会群众看到我们还在呐喊、还在冲锋、还在发声,他们会觉得我们的城市还有演出在进行,会觉得疫情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做好积极防御,正常生活,就不必过度恐慌。这就是我们要给全社会提振信心,让大家了解疫情是可以战胜的,是可以通过我们科学积极的防御避免感染的。”刘侗院长说道。

        2021年春节档期,在北京多家戏曲院团演出推迟或取消的情况下,北京京剧院仍将坚守节庆演出阵地。对北京百姓而言,过年看大戏是许多观众最重要的文化生活。疫情防控形势虽然严峻复杂,但首都文化圈不能沉寂,为观众服务是北京京剧院作为国有院团的责任与使命。春节初一至初六,北京京剧院将在长安大戏院、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多部传统京剧及新春演唱会,为广大戏迷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家过年的外地人员提供了解国粹艺术的好去处,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使百姓们放松身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疫情防控。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一团团长、张派名家王蓉蓉表示:“面对疫情,文艺工作者无法深入一线,但我们将在后方通过优质作品去弘扬、讴歌、宣传一线的战疫故事,歌颂抗疫英雄。这是我们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为保证“百剧百人庆百年”展演之春节演出的顺利进行,北京京剧院采取了各项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每日严格进行剧院日常消杀,对进出剧院人员实行严格的报备制度,检查“北京健康宝”及“通信行程卡”,食堂确保餐食安全供应及错峰、错位就餐,严格把控请假外出制度,停止一切境外演出活动等。春节期间北京京剧院所有演出活动,非演职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后台,极大程度避免疫情感染风险。2021年1月17日,北京京剧院全体演职员遵循应接尽接和自愿相结合原则,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一组织下接种了新冠疫苗,更添一层防护。

        2021年,北京京剧院将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做好“守正创新”,持续与广大戏迷观众“艺路同行”。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皮黄雅韵唱赞歌 百剧百人庆百年
乌鲁木齐开展“京腔·京韵”国粹经
赤峰人自己的现代京剧《杜鹃山》!
王铭做明白的演员 不做糊涂的戏匠
海阳市京剧团 打造惠民招牌
中国戏曲学院梅派失传剧目《金·断
红河州业余京剧团联合戏曲进校园
李胜素《凤还巢》西安上演​
王珮瑜:看到年轻人爱上京剧 所有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电视剧北京拆迁律师模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