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建院七十五周年
国粹京剧   2021-01-27 10:48:30 作者: 孟彦军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弦歌不辍 京韵悠扬

庆祝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建院七十五周年

        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45年的“冀中实验剧团”。75年来,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走过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进平山西柏坡的小村庄,走遍生机勃勃的燕赵大地,也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75年来,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始终秉持文武兼备、吃苦耐劳的朴素作风,创排了《秦英征西》《八仙过海》《辛弃疾》《珍妃》《红旗谱》《战洪图》《响九霄》等经典剧目,汇聚了宋德珠、杨荣环、罗蕙兰、马又良、安荣卿、郭景春、祝元昆、肖月珠、裴艳玲等一大批京剧名家,也为全国输送了张艳玲、张慧芳、张军强、王小蝉等优秀人才,为京剧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75年光辉历程,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将继续发扬传统,锤炼特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优秀艺术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征途上再创新佳绩,谱写新篇章!

《玉堂春》 1988年

        今年是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建院75周年。75年来,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伴随着全国戏曲事业走过风风雨雨,欢笑与泪水相伴,收获与希冀同在,交融成剧院的发展历史,凝聚成一部京剧艺术的传承史。

        一曲能开千古韵。上个世纪50年代成立的河北省京剧团以及后来的河北省京昆剧团广纳贤才,汇集了一大批当时的京剧名宿,有艺术指导贯盛习、宋德珠,主演杨荣环、罗蕙兰、安荣卿、郭景春等。这些京剧名家在到河北省京剧团之前,就已经名重京津沪,有一大批拥趸,有着很好的票房号召力。这些名家的到来,不仅仅给新成立的京昆剧团带来了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一批经典剧目,有贯盛习的《杨家将》《定军山》等,杨荣环的《贵妃醉酒》《凤还巢》等,罗蕙兰的《玉堂春》《宇宙锋》等,郭景春的《挑滑车》《三打祝家庄》等。在1961年河北省京昆剧团的演出说明书上,记录着当时常演剧目京剧39出、昆曲16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名家与他们带来的传统经典剧目成为新成立的河北省京昆剧团的厚实家底与根基。

        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传承、传播最终依靠的是一部部经典剧目和一代代年轻演员的成长。1960年河北省京昆剧团成立时,“扈玉金墙”作为重点打造剧目,优秀演员、老师云集,宋德珠授安荣卿《扈三娘》,俞振飞、言慧珠指导《墙头马上》。安荣卿的《金山寺》先后跟随尚小云学过尚派、梅派、北昆,最后跟随宋德珠学习。安荣卿集众家所长,把各个流派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1961年冬,河北省京昆剧团以《扈家庄》《玉堂春》《金山寺》《墙头马上》等剧目在天津连演40天,共计38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师门立雪得心传。新成立的河北京剧团以及后来的河北省京昆剧团的演员大多较年轻,一部分来自于过去的科班,如罗蕙兰、马又良、沈春林、祝元昆,还有一大部分来自于中国戏曲学校的首届、第二届优秀毕业生,如金煜辉、王代成、余少英等,这些年轻演员在名家、大家的带领下“笃行谦卑、惟精惟一”,认真学戏。祝元昆受教于贯盛习,宋德珠指导安荣卿……口耳相传,心领神会,年轻人从这些大家身上学到了演戏的本领,更学到了“艺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得京剧艺术之“心传”,快速成长。在经历了“扈玉金墙”等一批经典剧目的集中学习提高之后,这些经典剧目在这批年轻人的身上扎下了根,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开枝散叶。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传统戏后,当年这批年轻的优秀演员创造了河北省京剧院的又一个辉煌。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安荣卿在京演出《扈三娘》引起轰动;以罗蕙兰、肖月珠、祝元昆等为主要演员创排的《秦英征西》《唐太宗》《八仙过海》等社会反响热烈。

        上世纪80年代末,河北省京剧团进京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该团的演员均系30岁左右的青年人, 如何威、张云生、张慧芳、张军强、年金朋、窦国启等, 行当齐全、 技术全面、基本功扎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剧院一批中青年优秀艺术人才在剧目创作和艺术实践中脱颖而出,屡获重大奖项。其中,张艳玲、梁维玲、张慧敏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几十年过去,薪火相传,河北省京剧院又一批年轻演员成长起来。

        守正创新,把传统融入时代。在戏曲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坚守传统与创新发展并存,坚守的是戏曲艺术的虚拟性、写意性、抒情性等美学精神追求,创新的则是时代精神的融入。进入新世纪以后,河北省京剧院相继推出了《响九霄》《赵佗》,其中《响九霄》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响九霄》中,裴艳玲既是剧中主演“响九霄”,又是“响九霄”唱腔、念白、动作的设计者。在唱腔设计上以传统为主,在“哭坟”一段中则借鉴了法国一位音乐演奏家的即兴表演手法,不用伴奏、不要板式,独自吟唱,却如诉如泣,令闻者动容。浸淫于传统戏曲却不保守,大胆创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裴艳玲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2009年,裴艳玲凭借该剧摘得梅花大奖。

        回眸笑慰,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75年的发展史如同一部历史大剧,恢宏壮美、韵味悠长。未来可期,祝福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出人、出戏、出效益,为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再立新功。

 

《大闹天宫》 1979年 王金湘饰李天王

《战洪图》 1956年 梁庆云饰丁震洪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建院七十五周
云南京剧院新入职员见面会
日照小学儿童春晚演出京剧《梨花颂
于魁智李胜素《擂响中华》新年戏曲
对话李保良 “当京剧名角遇上辛弃
德云社京剧专场长安大戏院
淄博市京剧院 迎春送福志愿
上海京剧传习馆里 互动体验跨界融
宁夏京剧院打造新版《三岔口》​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电视剧北京拆迁律师模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