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国家京剧院澳门的“京剧情缘”​
国粹京剧   2021-01-18 10:24:55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文字大小:[][][]

澳门的“京剧情缘”

国家京剧院一行在澳门演出《龙凤呈祥》。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摄

国家京剧院演员(左二)为澳门中学生演示戏曲身段。 (资料图片)

        日前,国家京剧院一行赴澳门演出交流。演出由内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领衔,献演剧目中,《杨门女将》为该院四代承传大戏,《龙凤呈祥》更是京剧经典,让澳门观众大开眼界,充分领略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两场演出盛况空前,一票难求。

        此次活动由国家京剧院党委书记张亚峰率领,他对澳门媒体表示:“澳门观众对京剧艺术的喜爱让我们深受鼓舞和感动,我们肯定还会再来!”


    精彩纷呈

        演出期间,于魁智和李胜素与澳门的京剧票友、媒体代表举行了小型见面会,多方面探讨京剧表演艺术的普及与传承。他们在分享中指出,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期望通过演出让澳门市民品味精彩纷呈、震撼人心的国粹盛宴。这次来澳门,他们也走进校园与学生交流,希望向青少年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令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同感。

        据两人介绍,《杨门女将》主题鲜明,是文武并重的大戏,也融合了青衣、老旦、武戏演员,难度非常大。它的主题突出精忠报国、中华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该剧由国家京剧院排演几十年,在海内外深受欢迎。

        《龙凤呈祥》是一部文戏,既有经典唱段、精彩表演,也有诙谐的桥段、丑行的表演,会让人看到京剧艺术独具特色的表现魅力,还能看到京剧华美的服饰、色彩斑斓的脸谱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看京剧演出中,什么时候要叫好吗?”国家京剧院此次还与镜平学校中学部和嘉诺撒圣心女子中学的师生们见面,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带来一场生动的京剧普及课。

        京剧的形成和特点、京剧“唱、念、做、打”的表演技巧、京剧有哪些行当、京剧脸谱如何勾画、京剧团乐队的构成……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演员们同时配合演出了《三岔口》《贵妃醉酒》《锁麟囊》等片段,引得台下一片叫好声。学生们还受邀上台参与互动,学习简单的表演程序,亲身体会京剧的表演魅力。


    激发兴趣

        “澳门回归祖国之后,作为代表澳门未来希望的青少年,更应该了解和熟知中华传统文化,在他们幼年时期,及时、多方位地了解富含中华传统文化的京剧艺术,会对他们的成长进步和对祖国的热爱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国家京剧院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张亚峰说。

        张亚峰说,国家京剧院今后每年会到澳门来做惠民演出,进校园演出。他们打算和澳门的文化和教育部门商洽合作,在澳门开设京剧考级与培训,从娃娃抓起。“希望在国家京剧院的舞台上,未来能有优秀的澳门学生考到内地的专业院校,进行系统的戏曲学习,从而加入国家京剧院的演出队伍,登上国家京剧院演出的舞台。”

        “随着国家京剧院和澳门建立合作机制之后,京剧艺术培训班会在澳门落地生根,让澳门喜欢京剧的爱好者来学、来演。我们会来演,澳门的小朋友和学生们也可以演。让京剧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展现戏曲之美。”张亚峰说,但凡是国家京剧院在澳门开展的教育培训,必派出一流的专家和团队。

        这是国家京剧院第二次赴澳门演出。2019年,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国家京剧院一团首次来到澳门,接连带来《满江红》《凤还巢》《帝女花》3场国粹盛宴,演出阵容强大,流派纷呈。其中《满江红》为剧院多年保留剧目,《凤还巢》是梅派名剧,《帝女花》则是由粤剧戏宝移植改编而成。


    融合创新

        “京剧与粤剧融合的尝试由来已久,在国家京剧院建院之初,广东粤剧的代表性人物红线女就北上拜梅兰芳先生为师,虚心请教梅派唱法和表演技巧,对自己的唱腔和舞台演出做进一步锤炼和提升。”张亚峰说。

        领衔出演京剧《帝女花》的于魁智和李胜素说,梅兰芳先生是国家京剧院首任院长,其时已向地方戏曲学习和借鉴。国家京剧院在几年前本着向粤剧经典致敬的态度,把《帝女花》移植改编成京剧,也到广东和港澳地区来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张亚峰说,去年10月,国家京剧院在广州举办的“京腔粤韵唱响湾区”活动上,不仅上演了京剧《帝女花》,还和广州粤剧院签署了人才培养、剧目创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使京剧与粤剧的表演艺术在互融互通互鉴上有了机制和规划性的长效保障。

        除了推动京剧在澳门扎根、将京剧和粤剧融合,京剧和地方元素还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早在2015年,澳门女作家穆欣欣以当地历史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原创京剧《镜海魂》。该剧将澳门历史文化元素与京剧表演形式相融合,还将澳门元素穿插其中——以澳门教堂庙宇为背景、将《七子之歌》作为引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行醉龙”亮相京剧舞台,都令观众备感亲切又眼前一亮。

        该剧在澳门当地演出,收获不俗反响。同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登场,洋溢其间的澳门风情韵味也令首都观众着迷。“京剧是国粹的代表,京剧的恢宏大气和澳门400年厚重的灵魂相契合,可以带着澳门故事走得更远。”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国家京剧院澳门的“京剧情缘”​
王珮瑜:如珮如瑜 如琢如磨
北京京剧院复排三出传统大戏
湖南京剧传承中心展风采强内功促成
南京京剧团共同打造戏曲冬令营
程联群:现代戏《双枪惠娘》对我是
国家京剧院复排传统剧目《洛神》
海峡戏苑京剧季第一季迎来收官之作
上海巩娜拜师李祖铭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小草影院北京拆迁律师模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