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内蒙古京剧60年京腔和蒙韵的融合之美​
国粹京剧   2020-12-19 10:50:23 作者:彭 程 来源:内蒙古新闻广播 文字大小:[][][]

内蒙古京剧60年|京腔和蒙韵的融合之美

        今年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京剧团成立60周年,60年来,内蒙古京剧让京腔和蒙韵完美融合,让国粹艺术在内蒙古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走出一条内蒙古京剧的特别道路。

        12月10号到11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新创京剧《大盛魁》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音乐厅上演,悠扬的马头琴声,蒙古风情的道具,全新编排的故事情节,这一场京剧有点不一样。

        观众:特别有感染力,能接受,尤其这种表现形式,挺新颖的。

        《大盛魁》导演李杰:既有草原文化的元素,也有我们传统的京剧文化的元素,很多元素的这种介入,它丰富了我们的表现手段,同时我们还是坚守在京剧的立场上,既顾了本,又求了新。

《大盛魁》剧照

        60年来,内蒙古京剧人始终以扎根地域和民族沃土为目标,把皮簧与长调、京胡与马头琴、梨园雅韵与游牧风情有机结合,在继承传统剧目、编创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方面业绩斐然,演出传统剧目多达百出、创作新剧目三十多部。

《草原母亲》剧照

        品牌节目包括《全部玉堂春》、《全部穆桂英》、《巴林怒火》、《草原小姐妹》、《草原母亲》、《大漠昭君》等,其中《草原母亲》荣获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及五个单项奖、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及自治区“五个一工程”特等奖,并首次出现了舞台版、交响京剧版和电影版,《大漠昭君》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二等奖,极大提高了内蒙古京剧在中国梨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京剧团团长孟祥洪

        我们所有的新编剧目,从《草原小姐妹》一直到今天的《大盛魁》,还有我们前期排的《大漠昭君》、《草原母亲》,你听全是草原上的故事,草原上的英雄,草原上的生活。

京剧团老照片

        60年来,内蒙古京剧团肩负着在草原振兴京剧的重任,集萃了蒙、汉、满、回等一大批多民族优秀演员,涌现出多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导演、作曲家、舞美设计家、鼓师、琴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一家就是其中代表,儿子李小春、孙子李继春,如今李万春的曾孙女李梓维也已经成为内蒙古京剧的新鲜血液。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曾孙女李梓维

        李梓维:我爷爷是九零年去世,我是九八年出生,所以没能看到爷爷在台上的风采,但是爸爸在演戏,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直在戏班里长大,所以很多就耳濡目染,这些老的艺术家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对这个行业的执着。

        2014年,内蒙古京剧团同步整合更名为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京剧团,复排了红色经典京剧《红灯记》,在全区巡演达五十多场;承担了国家艺术基金二〇一九年度资助项目——新创京剧《大盛魁》,让内蒙古京剧成就再创新高。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内蒙古京剧60年京腔和蒙韵的融合
上海京剧万里行完成
张欢主演《谢瑶环》黑龙江京剧院剧
国家京剧院《下陈州》剧组开封采风
走进安徽会馆领略京剧魅力直播季火
鲁东促进会京剧演唱会“星期五剧场
于魁智李胜素再登武汉“戏码头”​
内蒙古京剧团建团60周年系列活动
浙江京剧团《战士》正式创排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 嘉兴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