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闭幕
国粹京剧   2020-12-04 11:12:20 作者:高利平 来源:新华日报 文字大小:[][][]

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演绎家国情怀,传递时代强音


11月20日,京剧《赵氏孤儿》在紫金大戏院上演。 本报记者 乐 涛摄

11月28日晚,京剧《鉴证》登陆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 本报记者 邵 丹摄

        11月30日晚,伴随着闭幕大戏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的精彩上演,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画上圆满句号。

        根植传统,求索创新。一个月来,京昆群英会以主会场京昆剧目展演、分会场启动“梅兰芳戏剧奖”评选和京昆青年演员大赛、京昆学术论坛、小剧场京昆戏曲展、京昆大家乐等5个板块,带给戏迷观众近30台京昆大戏。人民的总理周恩来、民族英雄林则徐、戏曲剧作家汤显祖、京剧名家梅兰芳……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一个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通过京昆舞台演绎家国情怀,传递时代强音。


观照当下,

京昆舞台浓缩时代光影

        莎士比亚说,戏剧是时代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在本届京昆群英会上,一台台浓缩着时代光影的京昆现代戏成为最大亮点。

        开幕大戏京剧《眷江城》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英雄之城,战“疫”过程中无数的感动瞬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都跃然台上。经过从生活通往舞台的艺术提萃之路,这部戏实现了京剧演绎当下时事题材的重大突破。

        闭幕大戏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经过一年的打磨和修改,再次面对观众的检阅。舞台上,水磨昆腔尽显大师少年风华,舞台下,观众纷纷赞叹省昆青年演员彰显名角风范。专家表示,这出戏实现了昆曲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成功跨越了“昆曲严密的程式化系统与现代生活、人物转换之间的尴尬线”。在剧中饰演梅兰芳,跨行当、跨剧种的娴熟切换,主演施夏明也实现了一个昆曲小生的重大突破。

        此外,同样是新编戏,京剧《陈修良》《梅园往事》回望战争年代,解读伟人与英雄的光辉事迹;昆剧《世说新语》《浮生六记》《占花魁》,京剧《铁证长堤》踏进历史长河,探寻千年文脉、名士风流;京剧《幸福“158”》、昆剧《峥嵘》描摹当下,反映民生,大胆探索当代题材,融入时代审美,凝聚京昆戏曲人的时代思考和新鲜诠释。


经典传承新秀辈出,

京昆艺术生生不息

        省内6家京昆院团带来的10台参评剧目,充分展示了江苏京昆的原创力量。与此同时,省外7家京昆名团献上的10台参演剧目则是名家云集,经典再现,演绎家国情怀的同时,也让观众们看到了京昆艺术新秀辈出、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京剧《智取威虎山》作为特殊年代编排的八个样板戏之一已然成为当下经典,国家京剧院阵容整齐,唱念做打合乎传统,人物形象神完气足,观众评价该戏“立足传承,反映时代,现代戏同样很过瘾”。京剧《赵氏孤儿》可谓“一出忠义大戏,满台苍茫气韵”,多少义士前赴后继护佑那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婴儿,舞台上喷发最为深层的忠义情怀,成就了这场历久弥新的经典大戏,京剧名家杜镇杰扮演的程婴让诸多观众泪洒剧场。上海京剧院《将相和》流派纷呈行当齐全,昆剧《拜月亭》《玉簪记》《风筝误》,传统程式有板有眼,唱念做表耳熟能详,尽显京昆传统魅力。还有最受喜爱的京昆武戏专场,省内外院团同台竞演,切磋技艺,令观众惊叹国粹的力与美。

        戏曲艺术的传承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传承。本届京昆群英会的26场演出中,大多由青年新秀主演,《临川四梦·汤显祖》《椅子》等四场京昆实验小剧场及京昆青年演员大赛演出则是代表着戏曲“青春力量”的一次集中亮相。他们背后,离不开老师的口传心授,京昆群英会就是这场“传承”的大检验、大比武。

        “紫金·新人奖”昆剧组、京剧组的决赛可谓文戏清新、武戏扬威。省内6家京昆院团的20位京昆青年演员使出浑身解数,将台下多年所学表现给现场评委和观众。苏州昆剧院的青年武生殷立人表示,自己上台既希望老师在旁把场,又有点忐忑。作为老师的著名昆剧武生柯军则一早就在观众席落座,等待着学生的比赛。京剧梅派青衣李奕洁、著名昆剧旦角龚隐雷分别在侧幕给即将上场的学生朱青、林雨佳交待着表演要点。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也提前赶到后台,为学生唐晓成加油鼓劲。

        上海昆剧院《玉簪记》精彩亮相群英会,两位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张静娴同时也是《玉簪记》的传承老师,特意赶到南京为学生胡维露和罗晨雪把场。岳美缇说:“学生看到老师把场,平时老师提醒的东西就会闪现出来。”张静娴则在票根上密密麻麻写下学生表演中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类似这样的小纸条,罗晨雪收到了整整一盒子。湖北京剧院的《徐九经升官记》则直接是京剧名丑朱世慧带着学生谈元前后半场接力表演,将极具神韵的京剧丑角表演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线上线下立体互动,

“京昆”品牌深入人心

        一切为观众服务,线上线下与戏迷全方位互动,是本届京昆群英会又一亮点。线下,京昆书画名家邀请展,拓展京昆艺术审美趣味,延伸其审美价值。“我们在艺起”主创见面会、名角见面会等活动,让广大戏迷与戏曲艺术家面对面交流,深度探讨戏里戏外哲理意韵。昆虫记观众剧评团“一剧一评”,产出了30多篇专业、精彩的剧评文章。

        线上,本届群英会推出了“京昆云聚场”,自5月1日持续至今,总计播出33场,涵盖经典回放、大师开讲、新剧导赏3个板块,总浏览量1430多万。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的十家京昆院团不仅献出了自家的珍贵版权资料,用作公益播放,还请出尚长荣、蔡正仁等老艺术家和傅希如、黎安等梅花奖演员为剧目做精彩导赏。

        江苏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现存全国八大昆曲院团,江苏有其三。江苏是京剧一代宗师王瑶卿、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是“徽班进京”的起锚地。更好的资源意味着更大的责任。2016年,江苏创办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历时三届,如今的群英会正逐渐成为汇聚全国京昆名家、名团、名剧,出精品、出人才的全国性展示交流平台。“紫金京昆”这一品牌也不断深入人心,成为全国戏曲院团、演员、戏迷广泛支持认可的活动品牌。

        生旦净丑氍毹添香,水磨皮黄余音绕梁。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虽然落幕,但京昆艺术带给人们的无尽享受则如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闭幕
“国粹风华”京剧名家唱响壹佰剧院
天津京剧院《六月雪》与观众见面
票友聚齐延吉 共享“京剧大餐”
芝罘京剧研究会12月4日联合烟台
纪念尚小云重庆京剧团《秦良玉》再
孟广禄专场演出在龙华
黑龙江京剧院《玉堂春》吸引年轻粉
山东省京剧院来博开展惠民演出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 嘉兴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