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亮相国家大剧院
国粹京剧   2020-12-01 10:27:13 作者:胡子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字大小:[][][]

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12月亮相国家大剧院
2020年11月13日 10: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胡子轩 

《京城大运河》新闻发布会现场。本网记者 胡子轩/摄

        记者从国家大剧院获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将于12月2-3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带领观众在交响乐、京剧、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寻京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故事,品鉴大运河这一意蕴深厚的史书画卷。

    内核立意: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金名片”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中国大运河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既是对中国人民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的认同,又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宝库。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7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审议通过。

        北京市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将“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作为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大运河历史挖掘和考古研究工作,不断拓展大运河文化丰富内涵,坚持以格局品质为追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这张首都“金名片”。

        关于“京杭大运河”,很多人都知晓,然而关于“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故事流传,却没有太多人了解。《京城大运河》题材独特、艺术立意高远,聚焦于中国大运河北京段,深度挖掘京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北京城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风貌。

        主创团队:行业翘楚齐聚 近200位主创主演恢弘呈现

        主创团队历时一年,经过细致深入的采风,精心打造出《京城大运河》。整台演出分为五个部分:序曲、第一部分《一支塔影见通州》、第二部分《天上的星星郭守敬》、第三部分《漂来的北京城》、第四部分《致敬京运河》。在艺术表现方式上,主要通过京剧不同流派的典型声腔与交响乐的结合,以套曲的形式表现每个部分的主题内涵。

        《京城大运河》主创阵容强大,堪称行业翘楚,包括作曲杨乃林,作词翁思再、李东才,导演孔洁,舞美设计丁丁,灯光设计胡耀辉,服装设计宋立,多媒体设计胡天骥。整场演出由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北京音协合唱团共同担纲,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李飚执棒。值得一提的是,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陈俊杰、张慧芳、胡文阁、王怡、杨少彭、张建峰、张馨月、谭正岩、康静、方旭、张凯、白金、孟宪腾等京剧表演艺术家将倾力加盟,共同呈现京剧部分的盛况。

        据介绍,《京城大运河》主创主演人员接近200人,规模可谓恢弘壮阔。“这是交响乐队和京剧合作的艺术上的一次创新,如何让中西文化交融结合起来,可能是许多艺术家们努力的事情,而《京城大运河》让这个现实题材以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我认为这是一个破天荒的创举。”李飚说。从接到这个任务到如今即将进入实际排练,他看到了所有参与者的热情和在疫情期间坚持工作的决心,“市文旅局对这个项目的大力支持,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动力,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年底推出这个节目有特殊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向全国、向世界介绍北京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题材创意:立足北京,集中描摹运河北京段

        《京城大运河》编剧翁思再希望能从大运河题材方面有所拓展,“自从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有关大运河题材的舞台作品已经出现了多部,而我们这部作品另辟蹊径,集中描绘运河的北京段。”

        “元代在今天的北京地域建都之后,朝廷实施多项水利工程,从玉泉山引水入湖,开凿人工河以接通、延伸京杭运河,逐渐形成京都水网系统。此举既解决运输问题,又解决城市居民饮水问题。其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河工伟力可歌可泣。”翁思再表示,《京城大运河》所歌颂的内容首先具有亲民利民、接地气的意义。回顾整个京城运河的工程,是一个经过科学勘察过程的决策,是古代水利专家的智慧结晶;对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业绩罗列和歌颂,也是本作品的特色之一。而在文化方面,230年前徽班通过大运河北上进京,后来在京城的厚土上发育而形成国粹京剧;在此更早的年代,曹雪芹以通州张家湾为来往码头,多次于运河南北穿梭,最后在京郊完成中国文学史上的皇皇巨著《红楼梦》。对这两个标志性的文化事件,这部作品也给予了浓笔描绘。

        “《京城大运河》是我国第一部以京城大运河为题材、表现北京历史文化和现代京城建设发展前景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作品。”编剧李东才介绍,这部作品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京剧交响化、交响京剧化,传统经典当代呈现,既要有历史沧桑感,又要有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从而形成一个宏伟壮阔、汪洋恣肆,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强烈现实感的套曲结构。当然,这其中的每一章节都不是单摆浮搁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每个章节里,每首曲目所表达的内容、意境、意蕴,又都是有结构、有层次的,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而艺术的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也自然蕴含于其中。

    舞台呈现:演员分属历史和当今两个时空

        今年三月初,孔洁接到《京城大运河》的邀请,负责舞台呈现部分的导演工作,而这源于他连续做了两季《水路戏路——大运河年度戏曲精品大汇》,对大运河的文化历史有一定研究。

        在舞台呈现方面,孔洁最先想到的是画面感较强的戏剧化处理,但是考虑到《京城大运河》是一部交响京剧套曲,本质上是音乐作品,经过与其他主创们的几次沟通后,他推翻了原有的想法,转向以音乐和唱段为主体、其他手段为辅助的舞台呈现思路。在他看来,有别于一般的音乐会演出,《京城大运河》的舞台呈现要有一定的仪式感,尤其是开头处需要用艺术手段很快把观众带入规定情境,结尾处要体现致敬大运河的崇高感。

        孔洁认为,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营造气氛和补充信息,从画面节奏和色彩等方面不能喧宾夺主,“从内容上来说,每个唱段展现的是主干内容,是京城大运河的亮点所在,但是需要一条历史的脉络把这些亮点串联起来,于是在视频中补充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信息,以勾勒出京城大运河清晰的历史轮廓,以便观众在欣赏音乐和唱段的同时,对京城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有个完整的了解。”

        此外,经过仔细研究每段唱词,根据内容和视角,孔洁建议通过灯光、服装和表演区域的划分,让演员分属历史和当今两个不同的时空,营造出一种远和近、凝重和明快、陈述和反思的对比,以深化作品的主题,同时也给演员的表演提供更多的心理支点。

    舞美创新:16块“船帆”多层次营造演出情境

        在艺术表现力上,《京城大运河》综合舞美、灯光、多媒体等多种舞台元素共同呈现。“越深入了解京城大运河,越能感受到前人的智慧和艰难,越能被大运河的历史感动。我实在是孤陋寡闻,其实我就住在通惠河边上,竟然不知道它这么伟大。通过这次创作让我更了解和热爱北京。”舞美设计丁丁表示,他的初衷是以丰富的舞台视觉和当代的审美趣味,挑战自己的想象力,让观众享受出其不意的舞台艺术魅力,“我希望利用现代化的舞美手段营造更加直接的视觉形象,且不失传统京剧场景表达的趣味和品质。”

        据介绍,《京城大运河》舞美最点睛之处在于16块以“船帆”为主体意向的屏幕。前区的8块屏幕可以自由升降,模拟运河上的帆起帆落,同时它是投影画面重要的载体,通过升降形成不同的空间来配合不同章节的演出,营造相适应的情景。“16块屏幕,前后呼应,环绕包裹着音乐厅,类似中国长卷画的上卷和下卷,通过多层次的空间营造演出情境,利用布景运动的美感,让人物与空间建立动态关系。”丁丁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亮相国
“戏韵流芳”纪念张君秋系列演出拉
湖南京剧传承中心《向警予》预演
山西京剧院《市长与柿长》举行开排
福田第三届京剧艺术节​发布会
京口区文联组织优秀京剧票友座谈交
师徒连心上演“盗杯” “小丑挑
重庆京剧团《秦良玉》时隔一年归来
永州市第六届京剧票友艺术节举行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 嘉兴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