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二十六台好戏亮相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
国粹京剧   2020-11-25 10:33:00 作者:翟羽 来源:南京日报 文字大小:[][][]

二十六台好戏亮相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
汇古今风华,展京昆大美

武戏《古城会》剧照。 

武戏《赚历城》剧照。 

南京市京剧团创排的小剧场京剧《鉴证》剧照。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剧照。 

南京市京剧团创排的京剧《梅园往事》剧照。 

        “一节一会”联袂带来的金秋文艺盛会进入精彩下半程——名团名角儿云集、传统剧新编戏纷呈的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从11月1日到11月30日,26台京昆好戏遍布南京各大剧场,既有流传上百年的传统骨子老戏,也有新编的精品大戏,还有先锋实验作品以及青春力量,从最传统到最先锋,全面展示国粹京昆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从红色到时尚  南京两部精品剧目参演

        在今年主会场京昆剧目展演中,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南京市京剧团、苏州昆剧院、昆山当代昆剧院、长荣京剧院等省内六家京昆院团拿出了近两年新创的10部优秀剧目参演,其中4部传统戏、6部现实主义题材。市京剧团作为南京唯一参演剧团,拿出了两台剧目《梅园往事》《鉴证》。

        1946年5月,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进驻梅园新村,与国民党代表和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艰难谈判6个月。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南京编创了现代京剧《梅园往事》,生动再现南京谈判这段重要历史。全剧分《舌战群儒》《暗度陈仓》《山雨欲来》《声东击西》《智斗周旋》《阳奉阴违》《生死狂澜》《针锋相对》等8场。

        对演员而言,越是为观众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呈现起来越有难度。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马翔飞在《梅园往事》中饰演周恩来,他说:“京剧是一次性的舞台艺术,没有机位转换,要一气呵成地演好,压力很大。”在他看来,观众是带着审慎的目光走进剧场的,演员在演的时候,就必须要抓住细节,把人物形象“立”在舞台上,让观众们能相信这个人物,这样才不会有“脱离感”。

        为了让自己和周总理“更近一点”,马翔飞苦心钻研角色:“国内和周恩来有关的纪念馆,我都跑了个遍。”全国巡演间隙,他还特意抽出时间去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从和周总理有关的史实资料里汲取“养分”。“电视剧、电影里有些细节是艺术化处理后呈现的,而纪念馆内的文字和照片材料更加鲜活,也更加真实,通过观察,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物。”

        突破与创新,戏曲人一直在思考。本届京昆群英会沿袭上一届特色实验板块,开设京昆小剧场展演。在该单元,市京剧团《鉴证》将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京剧体验。

        京剧《鉴证》以清史课题“清光绪帝死因研究”为题材,讲述光绪帝在死前十天里,与历史传闻中有投毒嫌疑的慈禧太后、隆裕皇后、袁世凯、李莲英的接触,以及同珍妃超越生死的爱情。这是一部充分彰显小剧场戏曲美学特性的作品。全剧只用十一位演员,以戏曲“一桌二椅”的模式在舞台上变幻出内宫布局。舞台上,光绪在困局之中向死而生,黑纱金线织就的紫禁城两侧,则投映着与情节相印的史料叙述,带领观众由文本到史事,深入历史现场,逐层揭示光绪之死的惊世真相。

        制作团队认为,该剧在小剧场演出不仅能满足剧场条件,还能使小剧场观众感受到大剧场般的格局与张力;在大剧场演出时,不仅能将剧目的魅力传达到观众席各个角落,更能让大剧场观众感受到小剧场才有的精致感、互动感、浸入感。

    在经典中守望传承  京昆名团纷纷拿出保留剧目

        在主会场京昆剧目展演中,来自国家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省外京昆名团带来了各自的保留剧目、传统经典,如京剧《智取威虎山》《赵氏孤儿》《将相和》《徐九经升官记》、昆剧《拜月亭》《玉簪记》《风筝误》等。

        南昆以温婉、清雅的特点著称,而北昆则以柔韧、有张力著称。在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上,北方昆曲剧院创排的摘锦版《拜月亭》让人回味无穷。谢幕之后,观众依然久久不愿离去,剧组不得已拉开大幕,再次谢幕。

        《拜月亭》是一部传统戏,蒋世隆与王瑞兰的爱情故事为世人所羡慕。这出北昆戏为何如此受观众喜爱?该剧剧本整理、导演朱雅说,北昆摘锦版《拜月亭》人物塑造略有不一样,“周好璐饰演的王瑞兰个性更加鲜明,有股小姑娘的傲娇劲儿。”

        此外,王瑞兰这一角色需要运用大量的基本功来表演,很多段落都需要边唱边表演。在《离鸾》这一折中,当王瑞兰被父亲带走,踩着马夫上马,这一动作不仅考验演员的定力,对二人的协调性也是考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11岁进戏校到今天,周好璐坚持每天练早功,压腿、踢腿、跑圆场,保持状态,“放弃容易、坚持很难,但作为演员,就要时刻准备,在舞台上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周好璐说。

        为什么戏迷爱看传统戏?除了经典,这其中,坚守、传承的故事,或许更加令戏迷感动。

        11月9日晚,湖北省京剧院带来的古典喜剧《徐九经升官记》获得了“满堂彩”。演出结束后,观众迟迟不肯离开,大喊“再来一个!”在这部戏里,“徐九经”一角由湖北省京剧院院长、著名京剧丑角表演艺术家朱世慧与爱徒谈元两人共同饰演,前四折由谈元演,朱世慧只承担了最后两折的演出。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自1980年问世以来,至今上演了700余场仍久演不衰。该戏的第一代演员基本上已经退休,陆续换上新人,唯独“徐九经”没有换,因为观众只认朱世慧。但作为院长的朱世慧未雨绸缪,力推徒弟谈元饰演徐九经。

    演绎国粹力与美  南北“武将”相聚“群英会”

        激昂亢奋的锣鼓、英姿飒爽的动作、惊险刺激的开打,武戏不仅是京剧入门的绝佳选择,也是很多资深戏迷尤为爱看的戏码。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特意安排了最受观众喜爱的京昆武戏专场。

        “好,不要急,不要急……”11月7日晚上6:30,距离大幕拉开还有一个小时,武生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正在一句一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为省京剧院武生演员吴亮亮打磨《赚历城》。

        《赚历城》是大武生靠把戏中难度较高的一折,在马超正处妻儿被杀、满腔怒火的关头,如何准确表现他的怒火很有讲究,对演员的角色情绪把握要求很高。

        吴亮亮表演的这段,在武功技巧上,要求演员扎靠开打,包括马鞭、单枪、绸条都要“摘”细致,不缠不挂;交战时左手持枪、右手拿剑,打得风生水起不慌乱;“三不沾”要求单腿完成三个难度大的技巧动作。

        站在舞台侧幕,记者看到,吴亮亮已经是满脸汗水、浑身湿透。吴亮亮说,武生重在练功,每天早晚的练功是他们最基本的功课,而练功时难免出现磕碰、扭伤,“我前段时间练功,扭到脚脖子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

        除了《赚历城》,京昆武戏专场还有《钟馗嫁妹》和《古城会》一共三出戏,分别由天津京剧院武生名家黄齐峰、上海京剧院武生名家奚中路主演。

        设置武戏专场,不仅是为了让戏迷过瘾,也有戏曲领军人的忧虑。柯军表示,江苏的武戏是弱项,“培养一个大武生很难。大武生要吃得了苦,在舞台上做到稳、准、狠。稳是在舞台上有条不紊,有大将风度;准是造型、武打要准确;狠是所有的动作都要有一股狠劲。这样,大武生在舞台上才更有魅力。”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二十六台好戏亮相第三届紫金京昆艺
河北京剧艺术研究院《秦香莲》裴艳
天津京剧院《妈祖》亮相南京
北京京剧院新编《嬴驷与商鞅》建组
临清市京剧团进校园培训演出活动
唱作皆优话麒派演出回顾
长荣京剧院《铁证长堤》亮相紫金京
尚艺凌云京剧尚派演唱会
上海京剧院《沙家浜》红色经典进校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 嘉兴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