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庆嫂来了!《沙家浜》来了!上海京剧院带着悠扬的京胡声与铿锵的鼓锣声来了!
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上海财经大学联袂沪上七大乐团
“红色经典进校园”系列活动
全国京剧重点乐团
上海京剧院
2020年11月17日18:30
于艺术中心带来红色经典京剧《沙家浜》
当晚,上海财经大学艺术中心京胡悠扬,鼓锣铿锵,上海京剧院携现代京剧《沙家浜》来校演出。现代京剧《沙家浜》是我校承办的“潮涌东方,光耀中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红色经典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三场演出,演出得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梅鹤雅集金融文化沙龙大力支持,这也是《沙家浜》第一次登上上财的舞台。校党政领导许涛、徐飞、陈宏、刘兰娟、方华、陈信元、姚玲珍、朱鸣雄,校党委常委刘庆生、章益国、周杰普,校董校友代表、区域化党建单位代表、东北片高校代表、民主党派代表及师生代表400余人共同走进《沙家浜》的京剧世界,欣赏红色经典,感受军民鱼水情,演出通过校内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同步直播。
现在
且让我们从幕后
缓缓走到台前
1
剧目概况
《沙家浜》是八大样板戏之一
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
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58年
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抗日传奇
1963年
北京京剧团改编沪剧《芦荡火种》
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
最终定名《沙家浜》
就这样,国粹与民族的不尽薪火
结合在了一起
成为回荡在剧院街巷的传唱之声
故事讲述抗战时期
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
某部指导员郭建光
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
"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
假意抗战,暗投日寇
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
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
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
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
继续为解放江南大好河山奋战。
2
大幕拉开
一段西皮摇板开场
锣鼓声敲响满堂
二十平的舞台上
简笔白描出了一个芦苇丛丛的沙家浜
演员们唱念做打,唱词、神韵
无不将观众带回抗战年代
让观众聆听在战火纷飞中
山河一角人民群众的歌谣
人物刻画立体,情绪饱满
将时代染黄的书页上图像剪影染上今朝颜色
3
高雅艺术进校园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郭建光唱
现代京剧《沙家浜》走进校园,将“四史”学习与高雅艺术相结合,通过欣赏红色经典高雅艺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引领高校师生厚植家国情怀。
剧目精彩纷呈
落幕之时掌声雷动,反响极佳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Sufers的观剧感想吧!
4
师生感想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劳帼龄老师:
一场智斗,精彩唱段,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一部红剧,芦荡火种,军民情深、代代相传。西皮二黄,是欣赏;红色经典,是学习。和平年代,我们同样需要英雄精神的激励,沙家浜的红色文化值得我们铭记!
2020级 会计学院 丁羿含:
看完今天的《沙家浜》,仍觉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剧中阿庆嫂的机智周旋,郭指导员的有勇有谋,沙奶奶的善良与不屈,沙家浜百姓的团结坚定,都让我十分难忘。在步入新时代的当下,我们应当铭记革命先辈的付出,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竭尽所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数学学院 2019级的陈尚诚同学则觉得本次观戏,是一份难得的体验,“剧中角色脸上恰当的表情与高亢的唱腔让我仿佛到那时的军民抗日的场景。最令人爽快叫绝的是沙奶奶那痛斥‘忠义救国军’的唱段,面对敌人毫不胆怯,朗声正气揭露其丑恶行径,那正是抗日时期有志之士的激昂高歌!
2019级 外国语学院 李文妍:
心心念念的在校园里看戏的愿望达成,太久太久没有去戏院看戏啦!虽然是样板戏,但是看完还是热血沸腾慷慨激昂,除了超级经典的智斗,打戏也非常精彩!
之前只看过郭毅老师麒派有髯口的戏,没想到他的现代戏扮相真的惊艳!田慧姐姐的阿庆嫂美丽机智,而且嗓子超级亮,这就去看她的贵妃醉酒!胡司令演的很好对还有四龙的身段。
17日下午,上海京剧院工会主席、优秀老生演员曹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京剧艺术鉴赏的艺术沙龙讲座。从中国戏曲的历史和发展发展入手,“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曹老师介绍并展示了京剧的四功五法,带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京剧之美。
2019级 金融学院 詹佳妮:
京剧文化传承到今天仍能经久不衰并且散发出新的活力,离不开这么多优秀艺术家的继承和创新。正是由于有他们的存在,京剧艺术才能像今天一样,浸润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并爱上这一门独特而有魅力的艺术。
“生旦净丑演绎世间百态,喜怒哀乐咏唱千古风流”京剧是我们国家四大国粹之一,代表我们民族戏曲艺术之大成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写到,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拓展地方文化资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经典阅读与历史文化传承”等纳入通识教育改革板块内容。学校图书馆推出“博雅之旅”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通过京剧、剪纸等艺术体验逐步地开展创新型阅读体验活动。学校民乐基地长期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发展路径,推广和促进民乐在高校文化中的发展与传播。校内,为建设优质校园活动品牌,打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我校民乐基地拓展实践形式,通过举办各类演出,实现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对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外,我校民乐基地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实现区校联动,推动我校乃至周边整体传统文化发展,依托学生民乐团、江南丝竹小组深入开展江南丝竹音乐传承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