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2020年即将过去一半 贵州京剧院如何“攒座儿”?
国粹京剧   2020-06-01 10:35:04 作者:应腾 李桢 来源:多彩贵州网 文字大小:[][][]
    2020年即将过去一半 贵州京剧院如何“攒座儿”?

        “被圈粉”,这是进入2020年,国粹“IP”京剧上网络“热搜”的关键词之一。

        前有以京剧为背景的网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后有京剧脱口秀综艺节目《瑜你台上见》,京剧文化借力影视作品吸引一批年轻人的关注和热议,被业内称为“流量助力京剧普及与探索”。

        看似能趁风蹭热度,借势引流量,“圈粉”“攒座儿”的京剧,却在特殊时期下被按下暂停键。作为全国全年演出场次最多的京剧地方院团之一,戏迷、票友们将目光投向了贵州京剧院——在即将过去一半的2020年,京剧院将有哪些大轴戏,压轴戏登台?又有哪些“攒座儿”计划?

    让“故事”激活“歌舞”

        以“歌舞演故事”的京剧,将“唱”列在首位。练功吊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早已成为每一位演员生活“惯性”,如果没有突发疫情,2月中旬开始,贵州京剧院将非常忙碌。而如今,这个曾经365天天天有戏演,场场都不落戏的演员们,截止4月底,已取消120余场演出,这让大家有点“按耐不住了”。

    复排!为“攒座儿”做准备!

        走进贵州京剧院,和大门紧闭的“国艺剧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曲演罢,余音绕梁”的练功房。

        压腿、学身段、跑圆场……京剧武戏演员们频练基本功;练功吊嗓、温习戏文、排练对唱……文戏演员和乐队一起复排训练,加强配合。“2019年我们登台演出590场,即便早已对唱词、走位烂熟于心,都需要日复一日的再磨炼。”对久久没有登台上妆的演员李晨阳而言,学京剧,任何时候都是“学身法、练唱功、养心态”的时候,“特殊时期下更是如此。”

李晨阳(中)正在排练剧目《霸王别姬》

        一方面,演员时刻为回归舞台,“攒座儿”做准备;另一方面,新剧本的创排工作也蓄势待发。

        “今年,我们将着重打造大型现代京剧《绣娘阿彩》,献礼脱贫攻坚收官年。”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冯冠博告诉记者,在新剧的创作上,京剧院注重挖掘本土题材,在“脱贫攻坚”“道德模范”典型事迹上进行深挖创作。“在传承京剧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讲好贵州故事,展示贵州风采和文化底蕴,才是提高文化自信的关键。”

编剧正在对剧本进行创作编写

        据悉,《绣娘阿彩》以带领数千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的贵州非遗苗绣传承人石丽萍为原型,将真实生动的故事情节,化作京剧舞台一折折戏。“京剧被称为‘歌舞演故事’,如何让‘故事’激活‘京歌’,这部剧将是一个新的尝试。”冯冠博透露,目前《绣娘阿彩》第三稿剧本研讨已通过,创排团队将从编、导、演、音、美等方面,对剧本进行全方位的深加工。“我们计划在6月开始排练,而这部有新意,有现代韵味的大型现代京剧,也将有希望角逐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原创戏曲电影’。”

    创新,是为了守旧

        5月1日,贵州京剧院以“登台录制戏曲节目,和戏迷票友‘云戏聚’”的方式,开启前所未有的“复工模式”。节目云上线后,被戏迷票友称为“凭实力‘攒座儿’”。

        “当现场的戏剧交流被阻断,恰好又出现了年轻人喜欢的传播手段,传统艺术就需要不断融合借鉴,不断传承。”冯冠博告诉记者,“云戏聚”以线上模式,打破以往和戏迷票友共同学习交流,演出的线下活动,不仅是贵州京剧院的首次尝试,也是首次以“先录制后云展播”的方式宣布复工。

“云戏聚”中,贵州京剧院演员们带来经典剧目《霸王别姬》

        与此同时,贵州京剧院已开始尝试通过趣味短视频来呈现京剧艺术。不仅用通俗易懂的短视频方式对剧目进行讲解,还融入网红歌曲,进行自编自唱京歌,用当下年轻人喜爱、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京剧文化。

        “借力互联网,就是我们在‘传’方面的新尝试,希望以新的形式,保住传统艺术的精华。”冯冠博告诉记者,过去戏迷票友现场看戏听戏,人物表情受限于空间,不易看清,而“云展播”,视频镜头更偏向凸显人物表情,不仅更能精准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对演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成为我们在剧目故事性、文化美感与年轻表达的又一次探索。”

“云戏聚”录制当天,演员也尝试在某直播平台个人帐号上试直播

        在新的尝试下,是否意味着“云戏剧”将取代剧场?

        “不会,创新恰恰是为了守旧。”在冯冠博看来,发展戏曲艺术,既要“承”得住,又要“传”得好。“京剧有2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影视剧、综艺还是‘云端看戏’,都只能让老票友‘解馋’,让新观众了解戏曲艺术。”他认为,在戏曲普及上,“圈粉”只起到启蒙的作用,如何对观众进行系统教育,凭实力“攒座儿”,才体现剧院“真功夫”。

        事实上,早在1905年,戏剧就已经用影像方式呈现。“不管在不在平台播出,给观众提供好的观看体验才是最需要解决的。”冯冠博告诉记者,曾经盛行的戏曲电影没有取代现场演出,如今“云戏剧”在借助网络优势的同时,更要坚守京剧底色,将京剧的精华融入其中,才能守住京剧的“魂”。“把‘云戏聚’运用好了,可以开拓出更广泛的涵容量,满足更多人群需求,发掘出新的观众群。”

现场专业的京剧伴奏乐队,使舞台表演更具灵活性与张力

        2020年即将过去一半,在接下来的“攒座儿”计划中,贵州京剧院将逐步恢复方舟戏台演出、戏曲进景区、进乡村、进学校等演出活动,同时,“贵阳国际票友艺术节”也有望在7月举行。“现在我们的演员早就攒足了劲儿,大幕开启那天,戏迷、票友的现场体验感将会更好!”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2020年即将过去一半 贵州京剧
京剧《许云峰》艺术指导谭孝曾、阎
周燕萍京剧课堂“苏州行”
北京京剧院在疫情大考中行稳致远
京剧人《龙华赞歌》唱响上海解放
天津京剧院《杨家将》云演大获成功
政协委员董园园:艺术佳作让抗疫护
刘铮《浅谈京剧男旦的艺术魅力》分
河南京剧艺术中心慰问抗疫医护人员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 嘉兴培训网 深圳网站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