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焦作“怀庆皮黄”的传承之路
国粹京剧   2020-05-08 09:05:23 作者:杨继盈萌友 李想 来源:东方今报 文字大小:[][][]

    焦作“怀庆皮黄”的传承之路

        4月18日,焦作市示范区苏家作乡寨卜昌村召开“怀庆皮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报研讨会,来自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焦作市非遗管理处等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怀庆皮黄”申报省级非遗以及传承与发展相关事宜,伴随着一声声胡琴响,明清泰顺家族的历史徐徐浮现在我们眼前。

        “怀庆皮黄”是焦作地区一个综合性的传统表演艺术,因艺人吐字发音系怀庆方言,故当地人也称“土二黄、黄戏”。距今已150余年,仍受当地民众喜爱。2013年苏家作乡寨卜昌村的戏种“怀庆皮黄”被焦作市政府列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寨卜昌村的怀庆皮黄缘起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泰顺号”王氏族人通奉大夫二品王大温等花重金从京城请来陈业先生,在三皇庙收徒教戏。因徒弟乡音难改,陈业在徽调、汉调的基础上结合梆子腔等创制怀庆皮黄。期间收宋雪安、马玉芝、王金多为徒。《焦作市戏曲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寨卜昌已有二黄班常乐会的活动。1930年改为逸遄俱乐部”。1950年,村里请河北省京剧团邵长福王金枝夫妇到村为老板,培养了王少春、王景德等一批徒弟,历经六代人传承,现今保护稀有的怀庆皮黄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胡琴伴奏老人王祖爱先生1946年出生,从艺有50多年的时间,如今已年过古稀,每天仍坚持练习京胡,他说:“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将这一地方戏种保护起来发扬光大。”怀庆皮黄是民众获取知识、接受教化和审美实践的重要方式,它是京戏在中原腹地的传播、文化交融鲜活的历史遗存,维系着文化认同,增进文化多样性。

        近年来,该市苏家作乡坚持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力度、创新形式,挖掘、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举办非遗民俗文化节暨非遗节目展,让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文化审美的一部分,打造民俗文化之乡。

        “我们将发展继续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加强对村内怀庆皮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同时引入苏家作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凤灯舞,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红色资源紧密结合,通过巡展的形式,吸引群众观看,增强群众对怀庆皮黄的兴趣。同时开发怀庆皮黄的相关产品,丰富载体,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寨卜昌村党支部书记王尚财说道。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焦作“怀庆皮黄”的传承之路
浙江京剧团《宝莲灯》实景献演【八
国家京剧院青春战“疫”国粹情
国粹声声庆“五一"
福建京剧院开辟“云中剧院”走进年
长荣京剧院“疫后首彩”《红楼二尤
《模唱大师秀》首场杨派专场
贵州京剧院“云戏聚”五一专场亮相
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践行五四精神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 嘉兴培训网 深圳网站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