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遵义京剧推广传承记略
国粹京剧   2019-11-01 09:18:12 作者: 陈晓红 来源:遵义日报 文字大小:[][][]

    弘扬国粹 唱响京剧

    ——遵义京剧推广传承记略

汇川区第十二小学学生在学京剧

        日前,汇川区第十二小学25名小学生在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王荣芬、游正坤老师手把手教导下,开始了他们学唱京剧、弘扬传统文化的学习之路。

        这是自去年由汇川区文体旅游局、汇川区教育局启动“传统戏剧进校园”以来,又一所学校开启了京剧特色课堂。

        记者采访了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团长、今年74岁的王荣芬,她向记者介绍了遵义京剧的发展历程。

    遵义京剧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丰富遵义的文化生活,遵义决定成立一个专业京剧团。1958年,遵义文化局派人到四川考察,在成都选中了一个水平较高、有实力的民间群众京剧团,邀请他们来到遵义。这批人,便是遵义专区京剧团的元老。

        这支团队在遵义扎根后,以实力征服了遵义观众。剧团团长刘荣升是一个很有名望的老生演员,他演的济公形象惟妙惟肖,深受观众喜爱,当时被称为“活济公”。武生筱虎辰人称“西南美猴王”,其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上世纪六十年到七十年代,遵义京剧团不断发展壮大,培养了不少京剧好苗子,《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鹃山》等剧目,深受群众喜爱。

        1978年,贵州省艺校分来了20多名学生演员加入剧团,剧团如虎添翼。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京剧日渐式微,剧团再也无法支撑,1985年不得不解散。

    业余京剧团体兴起

        专业团队解散了,但那些分散在遵义各行各业的票友们,却放不下对京剧的热爱。不久,一个个业余京剧团(社)队如雨后春笋出现。

        王家班:原遵义市中华路群力电影院对面有一个王家小院,小院中有个京剧鼓师叫王明素,他与票友们经常在小院中聚会唱京剧。经过小院的票友都爱进小院倾听或唱上两段。时间一长,就形成了王家班。

        遵义业余京剧社:遵义运输公司有个会拉京胡的人叫林琪,他经常组织一些票友唱样板戏,年轻的游正坤、王荣芬、邹叔敏等都是其中一员。随票友人数增多,成立了遵义业余京剧社,活动地点在遵义公园门口红花岗区老年大学。

        此后,相继有十多个京剧社成立,比较活跃的有龙井沟京剧社、老干局京剧社、长沙路京剧社、中华路京剧社……而原遵义京剧团退休的那些老艺人们成了香饽饽,受到各剧社邀请,去进行专业辅导。

        2000年,原遵义市群艺馆推荐龙玉水、游正坤、周淑敏等参加遵义市交行杯京剧大赛,获十佳票友称号。同年,游正坤等又参加贵州省龙里杯京剧大赛,获十佳票友称号。

        2006年,遵义市群艺馆京剧团成立,龙玉水任团长,副团长由王荣芬、游正坤担任。

        2007年,遵义市群艺馆京剧团参加了贵州省天津和平杯预选赛,龙玉水、游正坤、邹淑敏获二等奖。

        在此期间,遵义市群艺馆京剧团参加了省内外各种京剧比赛和展演,每次表演,都受到观众好评。

    京剧的传承之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文化方兴未艾,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京剧,以她迷人的风姿,吸引了越来越多京剧爱好者沉醉其中。

        在市文化馆的主导下,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经常参加送文化下乡等公益演出活动,并积极参与“传统戏剧进校园”活动。

        已经是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团长的王荣芬对遵义京剧传承很忧心,她认为,遵义现有的京剧爱好者年龄越来越大,培养遵义京剧下一代爱好者迫在眉睫。为此,剧团主动出击,经常组织活动开展送戏曲进院校、进中小学等活动,希望以京剧的魅力吸引年轻一代主动加入进来。

        “奶奶,学京剧难吗?”“难,要下苦功才学得会。但只要你们愿意学,奶奶会教你们。”王荣芬对向她询问的学生如是说。如今,团里凡有京剧教学经验的老师都被派进学校开展京剧教学。

    京剧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

        汇川区第十二小学校长李月说,学生们不能只知道当红歌星,还要让他们知道梅兰芳等老一辈艺术家。京剧进课堂的意义在于,不仅要让孩子们欣赏到京剧的美,更要知道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京剧进校园,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透过这个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在开展“传统戏剧进校园”活动中,越来越多老师与学生、家长参与其中。2014年4月6日,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走进遵义县(现播州区)第五小学。在第五小学京剧社团成立的开班典礼上,学生们争相报名。

        同年,该校举办第一届艺术节,学生们以京剧《红灯记》及京剧联唱表演,轰动了全场。孩子们的身眼手法,招招吸引观众眼球,让人着迷。

        2015年5月,该校又举行了第二届艺术节,同学们表演的《苏三起解》《红灯记》等京剧节目再次震撼全场。

        2017年,“传统戏剧进校园”走进红花岗区第八小学,王荣芬等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2018年,她们又走进汇川区第十二小学……

        王荣芬说,这条路很苦但很快乐,苦的是夏练酷暑冬练严寒,乐的是看到孩子们学习京剧的可爱劲,心里甜甜的,乐开了花。

        为了弘扬国粹,京剧团的成员们还积极走进社区、乡村。

        2018年6月10日,剧团在新蒲新区黔北老街举办了一场京剧专场演唱会,《贵妃醉酒》《空城计》《智斗》《红灯记》等,整个晚上,观众“再来一首!”“再来一首!”的呼声不断。

        2019年6月,王荣芬与一众票友走进红花岗区金华村,站在了乡村文化大舞台上。如今,已演出了七八场,每一场都引起强烈反响,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王荣芬说,京剧可以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如何传承,已成为老艺人们关注的话题。

        “这是遵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我们的任务。”王荣芬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穆桂英挂帅》首次登陆广州
“时尚青岛·青岛有戏”高端京剧演
天津京剧院推出“青京赛”金奖演员
京剧电影《风雨同仁堂》北京首映
遵义京剧推广传承记略
北京京剧院《大唐贵妃》复排演出建
张火丁上海大剧院献演《霸王别姬》
京剧名段声动榕城九日台
中国戏曲学院启动京剧传承基地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深圳龙华中铁物流 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嘉兴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