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常秋月上海演出《翠屏山》感念师恩
国粹京剧   2019-10-27 09:57:42 作者:赵玥 来源:新民晚报 文字大小:[][][]

    荀派筱韵尽显,京剧名家常秋月上海演出《翠屏山》感念师恩

图说:常秋月宣传照 主办方供图 

        为了纪念恩师陈永玲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京剧名家常秋月昨天(20日)携经典传统京剧《乌龙院》《游龙戏凤》《翠屏山》来到中国大戏院献艺。这次与常秋月搭档的三位老生演员,正是在2005年“青京赛”与常秋月“同科中榜”的老生演员“三鼎甲”:奚派的张建峰与她合演《乌龙院》,余派的凌珂与她合作《游龙戏凤》,谭派的第七代传人谭正岩与她共同演绎《翠屏山》。尤其是笑料迭出的传统京剧《翠屏山》,让上海戏迷大呼看得过瘾。

        常秋月师从著名荀派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工京剧花旦,扮相甜美妩媚、嗓音嘹亮玉润。她打小是由筱(翠花)派传人崔荣英先生开蒙,打下了扎实的筱派表演的基础。更为难得的是,她还得到了陈永玲晚年倾心相授,表演上兼得荀、筱二派之风姿神韵,常能着眼于细微之处并自成一格,赋予人物新意和美感,使其扮演的人物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极具舞台感染力。

        《乌龙院》是一部京剧传统戏。由《闹院》《刘唐下书》和《坐楼杀惜》组成。擅长筱派跷功的常秋月和张建峰连袂演出,火花四溅。当年奚啸伯与筱翠花合作《坐楼杀惜》,筱先生不止一次地称赞“奚脸上的戏足,他戏一足我的劲头也就来了,不然我有劲也使不出来”。上世纪40年代他俩合作演唱这出戏,让很多观众叹为观止。《游龙戏凤》,又名《梅龙镇》,是京剧里一出由生、旦合作的传统骨子老戏,也是大路戏。荀慧生以花旦来演李凤姐,以活泼可爱为主,常秋月结合荀和筱两派旦角的表演特色来演李凤姐,尤为突出了妙龄女子的可爱娇俏、玲珑剔透。

图说:《翠屏山》剧照 主办方供图 

        演出结束后,常秋月动情地回忆起恩师陈永玲的悉心指导,正是14年前老师指导她参赛的那出《翠屏山》获得了金奖,才让常秋月在北京京剧院9年的龙套生涯就此终结。2005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决赛上,常秋月以筱派的《翠屏山》登台亮相,一戏定乾坤,夺得当年花旦组金奖的榜首,由此声名鹊起、扬名全国。这背后离不开恩师陈永玲的指点。决赛在北京举行期间,陈永玲曾想到现场观看,终因身体欠佳未能实现,当时年逾七旬的陈永玲躺在北京冶金医院的病房内,坐卧在病榻上,看完了电视中播放的常秋月扮演潘巧云的两分半钟的表演。

        获得金奖的常秋月兴冲冲地捧着鲜花来到陈永玲老师的病房,但还未开口言谢,陈永玲反倒先柔声道:“谢谢你,秋月。”在常秋月看来,这句谢谢颇为蹊跷,着实受之不起。然而,对陈永玲来说,常秋月就像是一缕阳光,已给予了他足够的慰藉。当他在病榻上看到电视直播时,学生隐约有了他自己的影子。这枚金奖与其说是对青年演员常秋月的肯定,不如说是对陈永玲艺术的肯定。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京剧筱派艺术的肯定。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常秋月上海演出《翠屏山》感念师恩
大连京剧院折子戏专场
“时尚青岛·青岛有戏”高端京剧演
河南京剧艺术中心三地六场演出
津闽秦国粹精品剧目展演落幕
黑龙江京剧院扮靓东北林大文化节
首钢矿业公司京剧演出庆新中国成立
北京京剧院《狼牙山》亮相深圳福田
首届“国京新一代”系列演出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深圳龙华中铁物流 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嘉兴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