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在临清京胡一响,嗓子就痒
国粹京剧   2019-09-18 09:12:05 作者: 陈金路 来源:聊城晚报 文字大小:[][][]

    临清是全国著名的“京剧艺术之乡”,在临清京胡一响,嗓子就痒

   9月6日晚,山东省第二届京剧票友大赛颁奖晚会现场,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剧院入口处可谓人满为患,甚至出现了将工作人员的衣服给挤烂的情况。大赛决赛之所以选在临清,是因为临清不但是全国“京剧艺术之乡”,而且“京胡一响,嗓子就痒”,京剧已成为临清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临清人热京剧几近痴迷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啊……”临清大众公园是京剧票友聚会的老地方。一早一晚,《铡美案》等经典京剧唱段会引得围观的市民拍手叫好。在临清,痴迷京剧的人不在少数。9月6日晚,戏迷蜂拥而至,导致临清剧院入口处一度拥堵不堪。“他们多少天没看过这样的演出了,憋得够呛!”聊城的一位朋友这样说。“谁说的?俺隔三差五在公园、广场听京剧,看演戏!”人群中一位临清戏迷一边挤一边对这种说法感到愤愤不平。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每唱到精彩处,观众席上的戏迷都用劲鼓掌。

        在临清,无论老人还是孩子,唱几句京戏可以说随手拈来。客人进饭馆就问“有没有京剧”,老板、服务员都以会唱京剧为荣;还有行走不便的老年人在家人陪伴下,每天拄着拐杖去和戏迷聚会,唱上一段过了戏瘾才蹒跚回家;行人听见运河边、公园里、树林里的京腔京韵拉不动腿。

        据介绍,临清有“业余京剧协会”“京剧票友联谊会”“双百戏曲学社”“老干部京剧票友联谊会”等十余家业余京剧组织,全市各类京剧协会会员超过6000余人,戏迷难以统计。

    商人沿运河传来了京剧

        “临清人热衷京剧已有上百年之久。”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因为明清时期,临清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水运码头和货物集散地,也是徽班进京的要道。所以,京剧自然而然地就传播到临清。商贾云集临清,在闲情逸致中就会唱上几段京剧,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价,临清的京剧最早就是从这些商人中流传开来的。

        清朝末年,临清的民间京剧活动渐成规模,并由清唱发展到扮装演出。临清最早的京剧组织有“安天会”“知音会”等。“安天会”会首,是临清死河子北沿席棚李家。每年三月三、四月三接送泰山奶奶的庙会,以及春节、元宵节期间,他们都参加演出。“知音会”会首,是单、徐两家,曾以演唱“小八出”闻名。

        1931年,临清锅市街成立了“中山国剧研究社”,并从北京聘请了著名花脸张焕亭、中国名票杨派武生于冷华教戏。后编演了《打渔杀家》《捉放曹》《群英会》等剧目。1933年该社易名“进德剧社”,并排演了一系列新的剧目。之后,马市街成立了京剧研究会,齐楼等村也成立了京剧组织,请人教戏,招纳票友,各种演唱活动接连不断。

        1945年临清解放后,业余京剧演唱活动更加活跃。1948年,市文化馆成立了业余京剧团,不仅演出传统剧目,还编演宣传《婚姻法》、破除封建迷信的新戏。后又相继成立了“爱民业余京剧团”等京剧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临清京剧爱好者越来越多。1983年,临清市京剧团演出了由当地文艺工作者祁长安、朱允功、王子华等编写的历史京剧《王朝佐》,受到广泛好评。“业余京剧爱好者协会”“临清市群艺京剧票友联谊会”“临清市戏曲学社”等业余京剧组织先后成立。2007年,临清被梅兰芳基金会命名为“梅兰芳教育基地”。2009年,临清市凭借深厚的京剧艺术底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京剧艺术之乡”,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湖南京剧演员展风采 “名家入湘传
史依弘领衔《新龙门客栈》登上国家
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参演“国家
山西京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在临清京胡一响,嗓子就痒
上海京剧院万里行长沙收官
敦煌艺术团演出京剧折子戏
石家庄京剧团香港刮起燕赵京韵之风
2019京剧京歌交流展演晚会在深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